正宗三角粽怎么包
正宗三角粽怎么包 正宗三角粽怎么包,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现在也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学习包粽子,自己亲手包的粽子不仅味道更香,还能做多种口味,可以包出三角形粽、塔型粽等,以下正宗三角粽怎么包。 正宗三角粽怎么包1 准备工作 1、糯米提前浸泡2小时左右。 2、咸蛋黄喷一点白酒去腥。 3、粽叶洗净备用。 蛋黄肉松粽的做法步骤 制作材料: 糯米 120g / 粽叶 10片 / 咸蛋黄 5个 / 肉松或豆粉松 25g 棉线 适量 分量: 此配方可制作5个 所需工具: 容器碗 剪刀 勺子 制作步骤 1、熟练地折出一个漏斗,填入一小半糯米。 2、铺上一层豆粉松。 3、放上咸蛋黄。 4、最上面用糯米铺平。 5、把表面和粽叶一齐抹平。 将多出来的那部分粽叶一起折下来, 盖住整个开口。 两边的叶子下折,沿着粽子的棱角折叠粽叶,捏紧。 6、一手捏住粽子,留出一截线头, 将棉线在每个面缠绕2圈,线头处打结。 7、剪去多余的线头,就完成了。 包粽子小窍门 1、粽叶的选用: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 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 2、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3、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4、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 5、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肉粽子馅的做法超好吃 1、五花肉需提前一天切好,放酱油、盐、味精腌一个晚上 2、糯米早上买来淘一下,沥干水,放酱油、盐、味精腌二三个小时 3、粽叶用清水冲洗一下,沥一下水 4、把两张粽叶尾部相接叠起来,正面朝着自己 5、两只手朝着自己往里弯一下 6、加入糯米 7、放入一块肉 8、在肉的上面再放上糯米 9、把粽叶朝上覆在糯米上 10、多出来的粽叶朝边上弯一下 11、用棉线把它扎起来 12、然后将包好的粽子放入一个大锅子,加满水(最好没过粽子),中大火烧开,中火煮一个半小时,然后翻一翻(把下面的翻到上面来,再把上面的`翻下去),再加满水,再煮一个半小时,关火让它焖着,等凉了取出就可以了。 正宗三角粽怎么包2 1、平时人们包三角粽子时需要准备适量的粽叶,糯米,还要准备一些咸蛋黄或者蜜枣,已经腌好的五花肉作为馅料,另外还要准备适量的棉线来绑粽子。 2、把准备好的粽子也提前放在清水中浸泡,浸泡时间不能低于24小时,而准备好的糯米也要提前淘洗干净,放在清水中浸泡,浸泡时间应该在八九个小时左右,浸泡以后的糯米体积会明显膨胀。 3、包三角粽时可以取出两张已经泡好的粽叶,剪刀剪掉它尾部的硬杆,再把两片叶子正反相贴,毛面相对,在它的1/3处,折出一个漏斗的形状,用一个手把肉都拖住,另外一个手取适量的糯米放在漏斗中。 4、第一次向漏斗中放入的糯米,应该站漏斗体积的1/3左右,随后放入咸蛋黄或者腌好的五花肉在他上层再放一些糯米,用筷子把糯米压实,然后把粽叶多余的地方向自己的方向折下来。 5、再顺着它的三角边儿,把所有的粽叶都折好,这时一个三角形状的粽子也就包好了,再取出准备好的棉线把所有粽叶都捆绑结实,放锅加清水煮熟,取出以后就能品尝到自己做出的美味三角粽了。 6、在包三角粽的过程中,手一定要把粽叶压紧,一点也不能放松,不然根本做不出好看的三角形,另外在用线绑粽子时,手也不能松劲,不然粽子会全部散开,那样就能前功尽弃了。 正宗三角粽怎么包3 包粽子的六个步骤 一、三角粽 1、准备1片宽大的粽叶,洗干净,卷成一个圆锥状,如果是干的粽叶需要提前浸泡一夜。 2、在圆锥状的粽叶中装入糯米。 3、有馅料的可以放一层糯米在装一层馅料。 4、将粽叶的另一端翻折过来,盖在糯米上,要完全盖住开口。 5、顺着三角角的边将所有粽叶都折好。 6、用绳子将粽子绑结实既可以了。 二、塔型粽子 1、准备两片粽叶,洗干净,呈十字交叉卷成一个碗状,不会的可以看图。 2、把糯米装进去,可以装自己想吃的馅。 3、取2片粽叶左右包裹住,取1片粽叶盖住顶部 4、把两边的粽叶分别向中心折。 5、再将另外两边的叶尖向内折,用手捏住,将整个塔粽翻过来。 6、最后用绳子把粽子绑结实。 三、长粽 1、把粽叶洗净后平放在桌子上。 2、把粽叶对折,用手压实,将粽叶的两端分别向中间折,用手压实。 3、这样折好的粽叶是一个长条信封状。 4、将糯米放入折好的粽叶信封中,不要装太满。 5、把粽叶的封口向下折,用手压实。 6、用绳子将粽子绑结实就可以了。 2、大蒜蛋 在我国的河南和浙江等地,在每年的端午节的时候都会选择吃大蒜蛋,主要的原料就是大蒜和鸡蛋,直接把这两种食材放在锅里去煮,等到熟透之后就直接吃,这种吃饭不仅味道不错,而大蒜消炎杀菌,鸡蛋补充营养,是十分健康养生的一种吃法

三角粽的包法
三角粽的包法如下: 主料:芦苇叶若干 糯米适量。 辅料:赤豆适量、蜜枣适量。 1、采摘来的芦苇叶清洗干净。 2、选3张无破损的苇叶错开正面向上叠在一起,目的是增加宽度。 3、将芦苇叶头部剪平齐。 4、弯折苇叶成漏斗状,但尖头必须闭合,不能有漏洞,注意苇叶的叠放顺序,上面的苇叶在里面,下面的苇叶在外面。先放一点糯米垫底。 5、中间放一颗蜜枣(咸粽就是肉放中间),再填满糯米。 6、把苇叶尾向左前方折过去。 7、弯折苇叶包住左边,到中间再折向右后方。 8、绕过右边的角向右前弯折。 9、再绕过中间的角折回,用棉绳捆扎就做好了。
主料:芦苇叶若干、糯米适量、五花肉适量、赤豆适量、花适量、蜜枣适量、酱油适量。 步骤: 1、采摘来的芦苇叶清洗干净,苇叶有正反面,叶筋凹陷的是正面(左),叶筋凸起的是反面(右)。 2、选3张无破损的苇叶错开正面向上叠在一起。 3、如图将芦苇叶头部剪平齐。 4、弯折苇叶成漏斗状,但尖头必须闭合,不能有漏洞,注意苇叶的叠放顺序,上面的苇叶在里面,下面的苇叶在外面。先放一点糯米垫底。 5、中间放一颗蜜枣(咸粽就是肉放中间),再填满糯米。 6、把苇叶尾向左前方折过去。 7、弯折苇叶包住左边,到中间再折向右后方。 8、绕过右边的角向右前弯折。 9、再绕过中间的角折回,用棉绳捆扎,一个三角粽子就包好了。
主料:芦苇叶若干、糯米适量、五花肉适量、赤豆适量、花适量、蜜枣适量、酱油适量。 步骤: 1、采摘来的芦苇叶清洗干净,苇叶有正反面,叶筋凹陷的是正面(左),叶筋凸起的是反面(右)。 2、选3张无破损的苇叶错开正面向上叠在一起。 3、如图将芦苇叶头部剪平齐。 4、弯折苇叶成漏斗状,但尖头必须闭合,不能有漏洞,注意苇叶的叠放顺序,上面的苇叶在里面,下面的苇叶在外面。先放一点糯米垫底。 5、中间放一颗蜜枣(咸粽就是肉放中间),再填满糯米。 6、把苇叶尾向左前方折过去。 7、弯折苇叶包住左边,到中间再折向右后方。 8、绕过右边的角向右前弯折。 9、再绕过中间的角折回,用棉绳捆扎,一个三角粽子就包好了。

最简单的三角粽包法与步骤看一遍就懂的三角粽包法步骤
导语:包粽子有三角的包法,有四角的包法,其中最简单当属三角粽包法了。当然,也有个别三角粽包法比较难,但新手只需要学最简单的三角粽包法与步骤就可以了。以下小编为您推荐看一遍就懂的三角粽包法步骤。 最简单的三角粽包法与步骤 看一遍就懂的三角粽包法步骤 1、两片粽叶叠放在一起,然后卷成漏斗形状; 2、放好材料后,将粽叶往上压,盖住米; 3、手紧捏住两边的叶子,把多余叶角往边一折; 4、捆上绳子即可。三角粽制作技巧:1、粽叶的选用: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2、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3、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4、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 5、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最简单的三角粽子包法
最简单的三角粽子包法如下所示: 材料:糯米、红豆、粽叶、食用碱、粽绳 1、选两片大小差不多的粽叶,顺方向对齐,一般大叶在下,小叶在上。 2、取叶中折成一个漏斗形,关键是漏斗的底部需要有叠折角,这样的漏斗才不会漏米。 3、叶柄是在外层,叶尖是在内层,叶柄和叶尖要相对重叠齐。 4、糯米的量是漏斗的8分满最佳,太满易爆米。 5、注意盛好糯米后的手势,一只手呈V字形抓住漏斗,另外一只手要准备盖帽子。 6、帽子盖下来以后,顺势捏住帽舌,呈现出来的两个“上角”也顺势往下折。 7、再看看帽子的两个“上角”,上角1呈现叠折角,这样就不会漏米。 8、上角2,同样呈现叠折角,这样才不会漏米。 9、帽子盖好后就是准备折帽舌。 10、帽舌顺帽沿一并往上折起,帽舌和帽顶高度平齐。 11、帽舌与帽顶相对平齐捏紧。 12、以上步骤都做好后就可以缠粽绳了,在帽子的中间缠绕系紧即可。
最简单的三角粽子包法: 1、将三四片粽叶一层压一层的叠摞在一起。 2、由芦苇叶尖尖叶子一端向尾部先折一个小角,然后抵着折痕卷成漏斗的形状。这样粽子角基本被“密封”起来了,糯米很难漏出来。 3、右手做漏斗状,将粽叶卡在手里,起到自然固定的作用。此时手劲儿很自然,能感觉到糯米在手里是有分量的。 将糯米灌至与粽身齐平就可以了,装的太亏包的粽子形状不好还松散,包的太满更会导致漏米。其次,手不要刻意捏紧,因为捏的太紧米灌不满,导致粽子松散或是将粽身弄散粽叶弄破的悲剧。 4、包好米之后就可以封盖了。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掐在折痕处,并且由外向中间收米(就是把粽叶往里推紧),这样可以保证这两角处密封的更严实,不会轻易漏米。 5、然后将粽叶尾部盖住糯米,再把两侧多出的芦苇叶向下折叠,盖住侧边。 6、最后将冒出头的芦苇叶尾部捏成角,往一侧一折。这样粽子就完全包好了。 7、左手固定粽子不动,用牙咬着稍短一头的绳子,另一头从折叠处向另一端依次绕圈,捆的时候尽量多绕几圈并且紧实点儿。
最简单的三角粽子包法: 1、将三四片粽叶一层压一层的叠摞在一起。 2、由芦苇叶尖尖叶子一端向尾部先折一个小角,然后抵着折痕卷成漏斗的形状。这样粽子角基本被“密封”起来了,糯米很难漏出来。 3、右手做漏斗状,将粽叶卡在手里,起到自然固定的作用。此时手劲儿很自然,能感觉到糯米在手里是有分量的。 将糯米灌至与粽身齐平就可以了,装的太亏包的粽子形状不好还松散,包的太满更会导致漏米。其次,手不要刻意捏紧,因为捏的太紧米灌不满,导致粽子松散或是将粽身弄散粽叶弄破的悲剧。 4、包好米之后就可以封盖了。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掐在折痕处,并且由外向中间收米(就是把粽叶往里推紧),这样可以保证这两角处密封的更严实,不会轻易漏米。 5、然后将粽叶尾部盖住糯米,再把两侧多出的芦苇叶向下折叠,盖住侧边。 6、最后将冒出头的芦苇叶尾部捏成角,往一侧一折。这样粽子就完全包好了。 7、左手固定粽子不动,用牙咬着稍短一头的绳子,另一头从折叠处向另一端依次绕圈,捆的时候尽量多绕几圈并且紧实点儿。

老式三角粽子的包法步骤
老式三角粽子的包法步骤如下:1、准备两张粽子叶,将粽子叶叠在一起以后,用手从粽子叶的正中间将其弯折,把粽子叶折成一个漏斗形状,漏斗形状,要将其折得稳固一些。2、放入食材,将其按压紧实。把多出来的粽叶,直接对折盖住糯米,并用手压紧。再用手将粽叶的边缘,整理出菱角形状,将多余的粽叶对折,并用细线将其绑紧,一个三角粽子就完成。 3、用饮料瓶把下半部分割下来,只用上面的圆锥部分就可以,接着取出两片粽叶,交叉对折成一个锥形,然后放到剪裁好的瓶子中。开始装糯米等食材,将粽子叶上半部分朝下弯折盖住糯米,用手捂住,把饮料瓶口翻转,粽子取出来,最后用绳子捆结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