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爱国主义的诗句有哪些
爱国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天职。那么有哪些比较好的古代爱国的诗句?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古代爱国的诗句大全,供大家参阅! 古代诗人陆游的爱国诗句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爱国名句 3、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4、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 5、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惟报国。 赞美祖国河山的古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条界破青山色。江上送客游庐山。 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日观卜先征,时巡顺物情。风行未备礼,云密遽飘英。委树寒花发,萦空落絮轻。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天光摇空碧。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三峰突兀与天齐,天门未到劳攀跻。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 石洞荒凉树影孤,洲人相语是酆都。 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寺古僧徒稀,山深岚气冷。 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 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 天下三岩自石传,灵岩的是梵王天。群峰环寺连丛柏,双鹤盘空涌二泉。 我爱西溪好,披云屡往来。一川烟景合,三面画屏开。 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骨强清似鹤,步健老犹龙。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谁似西堂知解脱,不教忧色到朱颜。 元气裂,两仪具。五岳峙,真形露。 钟山英秀草堂灵,林下相逢话愈清。闻道谋身官勇退,得闲何必待功成。 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句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渐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杜审言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 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杜甫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李白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杜甫
1、唐·杜甫·《春望》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2、清·徐锡麟 ·《出塞》 原文: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译文: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3、宋·陆游·《病起书怀》 原文: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译文: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4、唐·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原文: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9、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 10、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陆游《关山月》 1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12、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13、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1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17、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 1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9、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 20、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21、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22、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2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24、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立春日感怀》 25、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2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2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 28、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岳飞 29、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30、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31、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3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33、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34、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35、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6、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3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王勃《滕王阁序》
1、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曹植《怨歌行》 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3、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曹植《怨歌行》4、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5、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文天祥《南安军》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适《塞下曲》3、莫避春阴上马迟。——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4、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5、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6、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7、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8、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陇西行》9、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10、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李商隐《富平少侯》1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12、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13、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14、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15、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16、天时地利与人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17、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范云《效古诗》18、试听别语慰相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19、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20、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21、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22、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2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24、大家齐唱大风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25、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26、夷甫诸人,神州沈陆,几曾回首。——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27、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高适《登百丈峰二首》28、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29、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30、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31、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32、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栖蟾《送迁客》3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34、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35、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36、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37、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范成大《州桥》38、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39、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秋逢甲《春愁》40、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41、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42、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汪遵《咏北海》4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44、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45、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46、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47、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48、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9、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50、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5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5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53、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54、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55、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康有为《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感》56、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5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5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59、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60、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61、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6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3、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陈子龙《渡易水》64、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65、宁不知倾城与倾国。——李延年《北方有佳人》6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67、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68、梅似雪,柳如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6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曲》70、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屈原《国殇》71、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72、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怀古》73、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74、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75、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76、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77、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洪秀全《吟剑》78、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龚自珍《漫感》79、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80、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81、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8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8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唐·杜甫·《春望》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2、清·徐锡麟 ·《出塞》 原文: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译文: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3、宋·陆游·《病起书怀》 原文: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译文: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4、唐·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原文: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9、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 10、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陆游《关山月》 1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12、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13、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1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17、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 1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9、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 20、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21、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22、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2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24、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立春日感怀》 25、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2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2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 28、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岳飞 29、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30、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31、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3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33、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34、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35、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6、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3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王勃《滕王阁序》
1、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曹植《怨歌行》 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3、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曹植《怨歌行》4、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5、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文天祥《南安军》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适《塞下曲》3、莫避春阴上马迟。——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4、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5、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6、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7、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8、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陇西行》9、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10、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李商隐《富平少侯》1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12、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13、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14、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15、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16、天时地利与人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17、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范云《效古诗》18、试听别语慰相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19、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20、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21、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22、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2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24、大家齐唱大风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25、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26、夷甫诸人,神州沈陆,几曾回首。——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27、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高适《登百丈峰二首》28、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29、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30、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31、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32、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栖蟾《送迁客》3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34、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35、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36、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37、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范成大《州桥》38、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39、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秋逢甲《春愁》40、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41、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42、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汪遵《咏北海》4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44、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45、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46、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47、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48、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9、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50、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5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5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53、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54、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55、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康有为《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感》56、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5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5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59、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60、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61、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6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3、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陈子龙《渡易水》64、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65、宁不知倾城与倾国。——李延年《北方有佳人》6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67、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68、梅似雪,柳如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6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曲》70、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屈原《国殇》71、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72、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怀古》73、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74、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75、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76、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77、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洪秀全《吟剑》78、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龚自珍《漫感》79、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80、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81、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8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8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有关爱国的诗句有
瑞文网文学网文学体裁诗句 爱国古诗句2018-04-21 诗句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爱国古诗句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有关爱国古诗句大全 NO.1 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济翁 NO.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 NO.3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NO.4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 NO.5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辛弃疾 NO.6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NO.7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林安邸》 NO.8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唐·李百药《元景安传》 NO.9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NO.10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NO.11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NO.12 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NO.13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NO.14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 NO.15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NO.16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NO.17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NO.18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 NO.19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之蓝关》 NO.20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NO.21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 NO.22 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NO.23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NO.24 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 NO.2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NO.2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NO.27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NO.28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岳飞 NO.29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NO.3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NO.31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战国策》 NO.32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NO.33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NO.34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其一》 NO.35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NO.36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 NO.37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 NO.38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NO.39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 NO.40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NO.41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读陆放翁集》 NO.42 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NO.43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NO.44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王勃《滕王阁序》 NO.45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NO.46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滕王阁序》 NO.47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就义诗》 NO.48 栏杆拍遍,无人会 登临意。——《水龙吟》 NO.49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NO.50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 NO.51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 NO.52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NO.53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 NO.54 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NO.55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NO.56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NO.57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NO.58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NO.59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NO.60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NO.61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NO.62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NO.63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NO.64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NO.65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NO.66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NO.67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NO.68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NO.69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NO.70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调·其三》 NO.71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NO.72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NO.73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NO.74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陆游《关山月》 NO.75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NO.76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陆游《关山月》 NO.77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NO.78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NO.79 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NO.8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NO.81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NO.82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NO.83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 NO.84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NO.85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NO.86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NO.87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过若松町》 NO.88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 NO.89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立春日感怀》 NO.90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NO.91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NO.92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NO.93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NO.94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NO.95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NO.96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情。——陆游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示儿》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示儿》

爱国诗词有哪些?
关于爱国的诗词包括: 1、清代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原文: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译文: 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2、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 原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3、南宋陆游《金错刀行》 原文: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策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译文: 用黄金镀饰、白玉镶嵌的宝刀,到夜间,它耀眼的光芒,穿透窗户,直冲云霄。大丈夫已到了五十岁,可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只能独自提刀徘徊,环顾着四面八方,祈求能一展抱负,小试牛刀。 我在京城里结交的都是些豪杰义士,彼此意气相投,相约为国战斗,同生共死。不能在流传千年的史册上留名,我感到羞耻;但一颗丹心始终想消灭胡虏,报效天子。 近来,我来到汉水边从军,每天早晨都对着参差耸立的终南山,遥望着布满晶莹似玉般积雪的峰峦。啊,楚国虽然被秦国蚕食,但即使剩下三户人家,也一定能消灭秦国,难道我堂堂中华大国,竟会没有一个能人,把金虏赶出边关? 4、南宋陆游《示儿》 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5、南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原文: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6、唐朝王昌龄《出塞》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离家万里的士卒始终没能回还。 如果有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跨国阴山。 7、唐代李贺《雁门太守行》 原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8、宋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原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 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的美名。可惜已成了白发人! 9、宋代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原文: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 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放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我要从头彻底地收复旧日河山,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10、南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原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译文: 江山千古依旧,割据的英雄孙仲谋,却已无处寻觅。无论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那斜阳中望见的草树,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们说寄奴曾经居住。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元嘉帝多么轻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狠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我战斗在硝烟弥漫的扬州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的行宫下,神鸦叫声应和着喧闹的社鼓。有谁会来寻问,廉颇将军年纪已老,他的身体是否强健如故?
1、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出自宋代杨炎正的《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愿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释义: 深秋季节,江面空阔,一阵寒风吹来,眼睛被吹得发涩,顿感寒意,让我这个他乡之客不胜秋意悲凉。为了驱散这些忧愁,我呼酒登楼,登上了多景楼的最高处。倚栏四望,江山壮丽如画,巧夺天工。长江波涛汹涌,那下面的鱼龙应当正在一唱一和地悲啸着吧,而我却没有赋诗吟愁这样的闲情逸致。 江上的寒风霜露总是善于欺负客居之人,将它们的寒气吹入我的衣裘中,让我顿感寒冷。 寒意让我顿时清醒,满腔豪情都化成感慨,望着神州大地徒然兴叹悲鸣。我一直胸怀报国壮志,却报国无门,空自白了鬓间须发。平生空有一腔意气,现在却只剩了憔悴,暮年已至,如何能再有作为,一展襟怀?只有这江上的明月和那沙鸥能够了解我的心意,就让它们陪我度此残生吧。 2、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释义: 在路途的马上渡过晚春的寒食节,可惜在江边的码头上望,却看不见来自洛阳灞桥的离人。虽然被贬为下臣放逐到南方,心中还是惦念着北方的英明的君王,故乡家园,令人伤心断肠的地方,经历了日日夜夜之后,新的柳条又长出来了! 3、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 出自宋代黄中辅的《念奴娇·炎精中否》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草庐三顾,岂无高卧贤杰? 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翠羽南巡,叩阍无路,徒有冲冠发。孤忠耿耿,剑铓冷浸秋月。 释义: 宋朝的国势还是如日中天吗?可叹人材平庸,不见杰出的英雄。金兵长驱直入三困汴京,谁是保国的壁垒长城?天翻地复,二帝被虏,深仇大恨何时雪清。君王求贤三顾茅庐,民间自有隐居的豪英。 上天希骥大宋中兴,新皇神武英明,如周武王姬发一样贤明。海内边陲愿为朝廷效力,狂妄的金人很快就要灰飞烟灭无踪。高宗南渡驾兴临安,使人无处拜谒宫廷。空怀愤慨激昂,一腔孤忠,相伴只有秋月下闪着冷光的剑锋。 4、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出自宋代陆游的《水调歌头·多景楼》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释义: 江东一带据有险要形势的地方,第一要数像屏障般雄伟的镇江。山挽山,山连山,就像画图般莽莽苍苍,云渺渺,水隐隐,景色美处耸立着高高的楼房。战事又起,战鼓号角声面对着风显得格外悲壮。烽火连天,明明灭灭隔江相望,如烟往事,遥想起孙权、刘备在此地共商破曹大事。 当年孙刘联军的军容啊,银戈金甲千里都闪着光芒。军士野宿,万灶烟腾,正如同今日宋军一样。 露珠结在草上,风吹黄叶飘荡,正当金秋时光。方滋啊,你的气魄真宏大豪放。感今愁,怀古忧,全被你谈笑间一扫而光。君不见羊祜曾登临岘山,观赏襄阳?那无数登山贤士早涅末无能。他们的遗恨难收,空令人黯然神伤。独有羊祜千年传扬,他的英名如同浩浩汉江千古流长。 5、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 出自宋代岳飞的《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释义: 军中的号令像疾风暴雷一样迅速传遍全军,官军的声威震动了大地的每个角落。军队长驱直入,必将迅速收复河洛一带失地,一直攻打到幽燕一带。战马到处,踏着入侵之敌的血迹,旗杆上悬挂着敌国君主的头颅。官军胜利归来,把好消息报告皇帝,收复了失地,祖国又得到了统一。
1.《示儿》南宋.陆游: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白话译文: 1)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2)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2.《书愤》南宋.陆游: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白话译文: 1)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2)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3)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4)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白话译文: 1)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2)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4.《关山月》南宋.陆游:全诗每四句分为一个层次,三个层次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一边是豪门贵宅中的文武官员,莺歌燕舞,不思复国;一边是戍边战士,百无聊赖,报国无门;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诟,泪眼模糊,盼望统一。 这三个场景构成了三幅对比鲜明的图画,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白话译文: 1)与金议和的诏书已发布十五年,可笑将军们不战只是空来防边。 2)豪门府第终日沉溺于宴乐歌舞,可叹战马肥死厩房弓箭断了弦。 3)边疆戍楼的刁斗声声催下落月,可伶战士三十从军今日已白发。 4)羌笛幽怨可谁能理解战士的心?月色凄凉空照沙场战士的遗骨。 5)中原大地古来战争不断地发生,而今只能让逆胡在此传子生孙? 6)遗民忍死偷生盼望着失地收复,今夜不知有多少人流泪望月轮 5.《从军行》唐.李白:以疏简传神的笔墨,叙写了唐军被困突围的英勇事迹,热情洋溢地歌颂了边庭健儿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全诗从侧面反映了作者欲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白话译文: 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白话译文: 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 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春光陪伴着我返回故乡。 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爱国诗百度百科——示儿百度百科——书愤百度百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百度百科——从军行百度百科——关山月百度百科——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和张仆射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5.《少年行》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6.《扬子江》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7.《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少年行》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10.《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唐·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11.《关山月》宋·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2.《病起书怀》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13.《塞上曲二首》唐·戴叔伦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14.《赠梁州张都督》唐·崔颢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 15.《示儿》宋·陆游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扩展资料 爱国是炎黄子孙的不解情结,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孟子“达则兼济天下”的教诲不知影响了多少文人墨客,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告诫不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 中国是诗的大国,无数诗人慷慨激昂,感叹悲歌,或表现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如文天祥的《正气歌》;或表现誓死杀敌、为国建功的凌云壮志,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或表现结束战乱、迎接和平的强烈愿望,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或表现身处困境,仍心系国家的赤子情怀,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 这些诗思想高尚,情感纯真,艺术性强,文质兼美,成为古代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国诗
1、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出自宋代杨炎正的《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愿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释义: 深秋季节,江面空阔,一阵寒风吹来,眼睛被吹得发涩,顿感寒意,让我这个他乡之客不胜秋意悲凉。为了驱散这些忧愁,我呼酒登楼,登上了多景楼的最高处。倚栏四望,江山壮丽如画,巧夺天工。长江波涛汹涌,那下面的鱼龙应当正在一唱一和地悲啸着吧,而我却没有赋诗吟愁这样的闲情逸致。 江上的寒风霜露总是善于欺负客居之人,将它们的寒气吹入我的衣裘中,让我顿感寒冷。 寒意让我顿时清醒,满腔豪情都化成感慨,望着神州大地徒然兴叹悲鸣。我一直胸怀报国壮志,却报国无门,空自白了鬓间须发。平生空有一腔意气,现在却只剩了憔悴,暮年已至,如何能再有作为,一展襟怀?只有这江上的明月和那沙鸥能够了解我的心意,就让它们陪我度此残生吧。 2、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释义: 在路途的马上渡过晚春的寒食节,可惜在江边的码头上望,却看不见来自洛阳灞桥的离人。虽然被贬为下臣放逐到南方,心中还是惦念着北方的英明的君王,故乡家园,令人伤心断肠的地方,经历了日日夜夜之后,新的柳条又长出来了! 3、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 出自宋代黄中辅的《念奴娇·炎精中否》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草庐三顾,岂无高卧贤杰? 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翠羽南巡,叩阍无路,徒有冲冠发。孤忠耿耿,剑铓冷浸秋月。 释义: 宋朝的国势还是如日中天吗?可叹人材平庸,不见杰出的英雄。金兵长驱直入三困汴京,谁是保国的壁垒长城?天翻地复,二帝被虏,深仇大恨何时雪清。君王求贤三顾茅庐,民间自有隐居的豪英。 上天希骥大宋中兴,新皇神武英明,如周武王姬发一样贤明。海内边陲愿为朝廷效力,狂妄的金人很快就要灰飞烟灭无踪。高宗南渡驾兴临安,使人无处拜谒宫廷。空怀愤慨激昂,一腔孤忠,相伴只有秋月下闪着冷光的剑锋。 4、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出自宋代陆游的《水调歌头·多景楼》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释义: 江东一带据有险要形势的地方,第一要数像屏障般雄伟的镇江。山挽山,山连山,就像画图般莽莽苍苍,云渺渺,水隐隐,景色美处耸立着高高的楼房。战事又起,战鼓号角声面对着风显得格外悲壮。烽火连天,明明灭灭隔江相望,如烟往事,遥想起孙权、刘备在此地共商破曹大事。 当年孙刘联军的军容啊,银戈金甲千里都闪着光芒。军士野宿,万灶烟腾,正如同今日宋军一样。 露珠结在草上,风吹黄叶飘荡,正当金秋时光。方滋啊,你的气魄真宏大豪放。感今愁,怀古忧,全被你谈笑间一扫而光。君不见羊祜曾登临岘山,观赏襄阳?那无数登山贤士早涅末无能。他们的遗恨难收,空令人黯然神伤。独有羊祜千年传扬,他的英名如同浩浩汉江千古流长。 5、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 出自宋代岳飞的《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释义: 军中的号令像疾风暴雷一样迅速传遍全军,官军的声威震动了大地的每个角落。军队长驱直入,必将迅速收复河洛一带失地,一直攻打到幽燕一带。战马到处,踏着入侵之敌的血迹,旗杆上悬挂着敌国君主的头颅。官军胜利归来,把好消息报告皇帝,收复了失地,祖国又得到了统一。
1.《示儿》南宋.陆游: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白话译文: 1)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2)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2.《书愤》南宋.陆游: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白话译文: 1)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2)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3)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4)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白话译文: 1)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2)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4.《关山月》南宋.陆游:全诗每四句分为一个层次,三个层次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一边是豪门贵宅中的文武官员,莺歌燕舞,不思复国;一边是戍边战士,百无聊赖,报国无门;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诟,泪眼模糊,盼望统一。 这三个场景构成了三幅对比鲜明的图画,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白话译文: 1)与金议和的诏书已发布十五年,可笑将军们不战只是空来防边。 2)豪门府第终日沉溺于宴乐歌舞,可叹战马肥死厩房弓箭断了弦。 3)边疆戍楼的刁斗声声催下落月,可伶战士三十从军今日已白发。 4)羌笛幽怨可谁能理解战士的心?月色凄凉空照沙场战士的遗骨。 5)中原大地古来战争不断地发生,而今只能让逆胡在此传子生孙? 6)遗民忍死偷生盼望着失地收复,今夜不知有多少人流泪望月轮 5.《从军行》唐.李白:以疏简传神的笔墨,叙写了唐军被困突围的英勇事迹,热情洋溢地歌颂了边庭健儿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全诗从侧面反映了作者欲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白话译文: 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白话译文: 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 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春光陪伴着我返回故乡。 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爱国诗百度百科——示儿百度百科——书愤百度百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百度百科——从军行百度百科——关山月百度百科——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和张仆射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5.《少年行》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6.《扬子江》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7.《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少年行》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10.《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唐·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11.《关山月》宋·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2.《病起书怀》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13.《塞上曲二首》唐·戴叔伦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14.《赠梁州张都督》唐·崔颢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 15.《示儿》宋·陆游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扩展资料 爱国是炎黄子孙的不解情结,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孟子“达则兼济天下”的教诲不知影响了多少文人墨客,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告诫不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 中国是诗的大国,无数诗人慷慨激昂,感叹悲歌,或表现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如文天祥的《正气歌》;或表现誓死杀敌、为国建功的凌云壮志,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或表现结束战乱、迎接和平的强烈愿望,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或表现身处困境,仍心系国家的赤子情怀,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 这些诗思想高尚,情感纯真,艺术性强,文质兼美,成为古代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国诗

有哪些著名爱国诗词?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过零丁洋》、《春望》、《夏日绝句》、《示儿》、《岳阳楼记》等等
老头叫四季老头叫四季。
文天祥的 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春望》、《夏日绝句》、《示儿》、《岳阳楼记》等等
老头叫四季老头叫四季。
文天祥的 过零丁洋

爱国的诗词
爱国的诗词: 1、宋·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人死后可以说是无牵无挂了,可诗人却心系未收复的失地。他以激昂热切的笔调,表达了渴望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诗人爱国报国之情。 2。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手起笔落,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间。诗人借古讽今,爱国之情溢于言表,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3、清·秋瑾《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列强瓜分中国,堂堂礼仪之邦,却是衣冠委地。诗人是革命者,不惜“千金买宝刀”,随时准备将一腔热血洒在祖国统一的革命大业上。这是鉴湖女侠的飒爽英姿。 4、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作者失意闲居却“醉里看剑,梦回连营”,渴望重上前线挥师北伐。梦里他犒劳将士检阅兵马。杀敌报国,收复祖国河山,建立功名的壮怀跃然纸上。 5、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安史之乱”使诗人多年漂泊“剑外”,备尝艰苦。“忽传”的捷报令诗人喜极而泣。这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以无比明快的笔调,抒发着自己的爱国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