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为了方便同学们更好的复习七年级上册重要的历史知识点,接下来将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分享出来,供参考!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是生活在北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北京人的变化说明劳动在从猿向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4.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5.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多年,是黄河流域的代表。半坡居民是最早种植粟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发明了彩陶。 6.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的代表。河姆渡居民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住的是干栏式的房屋。 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 4.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5.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600年被商汤所亡。 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商鞅变法 1、背景 (1)根本原因: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发展需要: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4、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建立县制,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是后来商鞅被处死的原因);(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最能体现变法性质);(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国富);(3)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兵强) 5、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6、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②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③商鞅个人敢于与旧势力坚决斗争。 百家争鸣 1.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 (1)儒家学派创始人。代表作《论语》(由弟子整理)。 (2)思想主张: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政治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苛政猛于虎) 教育成就:①创办私学;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③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3)地位: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4)影响:儒家思想在西汉汉武帝时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5)评价: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2.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 (1)道家学派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也称《老子》由弟子整理)。 (2)思想主张:①顺应自然;②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3)政治主张:“无为而治”(西汉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指导思想,最终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库充盈的统治局面,即“文景之治”) 3.百家争鸣(战国) (1)出现的原因:①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根本原因)。②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 (2)百家争鸣的影响:各家相互辩驳,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 1、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最早的古人类。 2、北京人: 70万年-20万年,学会使用火并保存火,模样与现代人相似。 3、山项洞人:距今3万年,人工取火,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爱美意识。 4、河姆渡人:生活在七八千年的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干栏式建筑木结构水井,种植水稻,饲养家畜,运用雕刻技术,制作陶器玉器和骨哨,懂得使用天然漆,猪纹陶钵。 5、半坡居民:距今6000年的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饲养家畜,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制作彩陶,会纺织;人面鱼纹彩陶盆。 6、阪泉之战:黄帝炎帝,黄帝胜,炎帝归顺黄帝;涿鹿之战:炎黄联盟蚩尤,炎黄联盟胜,演变华夏族。 7、炎帝:陕西渭河流域,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8、黄帝:名轩辕,建造宫室以避寒署,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 9、仓颉造字伶伦制作音律嫘祖缫丝。 10、禅让制:尧舜禹禅让给有贤德的人大禹治水,消除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 11、禹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是我国第一个王朝。禹传位启,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最后一个是桀。 12、商汤灭夏,公元前1600,建商,定都亳。盘庚迁都到殷;最后一代君王纣不得民心。 13、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之战武王灭商,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14、分封制: (1) 目的: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3)内容: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4)诸侯权利和义务:具有较大独立性,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调兵。 (5)意义: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15、周厉王统治期间,引起”国人暴动”,周朝由盛转衰。 16、青铜器: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利簋: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记载牧野之战。 17、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我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最早的有文字记载从商朝开始。 18、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 (1)农业: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深耕细作,经济发展。 (2)手工业:规模扩大,青铜冶铁业得到发展。 (3)商业:出现商品交换,使用金属货币。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鍒濅竴涓婂唽鍘嗗彶蹇呰儗閲嶇偣鎵撳嵃鏈夊摢浜�?

鍒濅竴涓婂唽鍘嗗彶蹇呰儗閲嶇偣鎵撳嵃鏈夊�備笅锛� 涓�銆佸厓璋嬩汉锛氳窛浠婄害170涓囧勾锛屼簯鍗楃渷鍏冭皨鍘匡紝闀挎睙娴佸煙銆傜洰鍓嶆垜鍥藉�冨唴宸叉�橀ゥ鐭ユ渶鏃╃殑浜虹被銆備細鍒朵綔宸ュ叿锛岀煡閬撲娇鐢ㄧ伀銆� 浜屻�佸寳浜�浜猴細璺濅粖绾�70鈥�20涓囧勾锛屽寳浜�鍛ㄥ彛搴楅緳楠ㄥ北鍦嗛晣杩斾笂锛�榛勬渤娴佸煙銆備繚鐣欑潃鐚跨殑涓�浜涗綋璐ㄧ壒寰併�傝兘澶熷埗閫犲拰浣跨敤宸ュ叿锛堟墦鍒剁煶鍣�锛夈�備娇鐢ㄥぉ鐒剁伀锛屼細闀挎椂闂翠繚瀛樼伀绉嶃�傝繃缇ゅ眳鐢熸椿锛屼粠浜嬮噰闆嗙嫨鐚庢椿鍔ㄣ�� 涓夈�佸北椤舵礊浜猴細璺濅粖绾�3涓囧勾锛屽寳浜�鍛ㄥ彛搴楅緳楠ㄥ北椤堕儴锛岄粍娌虫祦鍩熴�傚拰鐜颁唬浜哄熀鏈�鐩稿悓銆傝兘澶熶汉宸ュ彇鐏�锛涗娇鐢ㄦ墦鍒剁煶鍣�锛屾帉鎻$(鍏夊拰閽诲瓟鎶�鏈�锛涢噰闆嗙嫨鐚庢崟楸硷紝缇ゅ眳锛涘叿鏈夊�$編鎰忚瘑銆� 鍥涖�佷笢姹夋敼杩�閫犵焊鏈�鐨勯噸瑕佸巻鍙蹭汉鐗╂槸钄′鸡銆傛剰涔夛細涓栫晫鍚勫浗鐨勯�犵焊鏈�锛屽ぇ澶氭槸鐢辨垜鍥界洿鎺ユ垨闂存帴浼犲幓鐨勩�傞�犵焊鏈�鐨勫彂鏄庢槸鎴戝浗浜烘皯瀵规梾姹�涓栫晫鏂囧寲鐨勫法澶ц础鐚�銆� 浜斻�佷笢姹夋湯骞寸殑寮犱徊鏅�钁�銆婁激瀵掓潅鐥呰�恒��銆備功涓�闃愯堪涓�鍖荤悊璁哄拰娌荤梾鍘熷垯銆備粬鍖诲痉楂樺皻锛屽尰鏈�楂樻槑锛屽悗涓栧皧绉颁粬涓衡��鍖诲湥鈥濄�� 鍏�銆佷腑鍥界殑涓�浜涙棭鏈熼仐鍧�涓�鍙戠幇浜嗕笘鐣屼笂鏈�鏃╃殑浜哄伐鏍藉煿姘寸ɑ銆� 涓冦�佹垜鍥界殑榛勬渤娴佸煙鏄�鏍藉煿绮熺殑鏈�鏃╄捣婧愬湴銆� 鍏�銆佸啘浣滅墿绉嶆�嶃�佸�剁暅楗插吇銆佽仛钀姐�佺(鍒剁煶鍣ㄦ槸鍘熷�嬪啘涓氬叴璧峰彂灞曠殑閲嶈�佹爣蹇椼�傝�冨彜鍙戠幇鏄�浜嗚В鍙插墠绀句細鍘嗗彶鐨勯噸瑕佷緷鎹�銆� 涔濄�侀粍娌虫祦鍩熷師濮嬪啘鑰曠敓娲荤殑浠h〃鏄�锛氬崐鍧¢仐鍧�銆� 鍗併��鐢查�ㄦ枃鐨勫湴浣嶅拰鎰忎箟锛氭槸涓�鍥藉凡鍙戠幇鐨勫彜浠f枃瀛椾腑骞翠唬鏈�鏃┿�佷綋绯昏緝涓哄畬鏁寸殑鏂囧瓧銆傛垜鍥芥湁鏂囧瓧鍙�鑰冪殑鍘嗗彶锛屼粠鍟嗘湞寮�濮嬨��
鍒濅竴涓婂唽鍘嗗彶蹇呰儗閲嶇偣鎵撳嵃鏈夊摢浜�?

初一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初一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有: 1、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胜。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4、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5、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也称“铭文”。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整理成“大篆”。
初一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内容如下: 1、中国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 2、我国的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3、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石器是原始农业兴起发展的重要标志。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4、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是:半坡遗址。 5、甲骨文的地位和意义: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历史简介 历史(希腊语 ἱστορία,通过调查获得的知识 ”)是书面文件中描述的过去及其研究。在书面记录之前发生的事件被视为史前史。 “历史”是一个总称,涉及到过去的事件以及记忆,发现,收集,组织,介绍,以及关于这些事件的信息解读。写历史的学者称为历史学家。 历史还包括使用叙事来检查和分析一系列过去事件并客观地确定造成这些事件的因果关系的学科。历史学家有时会通过讨论该学科的研究本身,并以此作为对当前问题的“视角”,来讨论历史的本质及其有用性。
初一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有: 1、中国古代有许多远古的传说,如盘古开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 2、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进入部落联盟时代,当时黄河流域较大的部落有炎帝、黄帝、蚩尤。炎帝在阪泉之战中输给了黄帝并归顺,组成了炎黄部落,炎黄部落在后来的逐鹿之战中打败了蚩尤,黄帝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并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炎帝黄帝由于突出的贡献,被我们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3、中华民族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民族,而是在很多的部落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不断的融合和同化,形成了共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认同,不断的去异存同,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 4、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的发明,比如炎帝,他叫人民种植五谷蔬菜,制作生产工具(骨耜),会煮盐,叫人民开辟集市互通有无,医病救人,制作陶器,教民纺织、制作乐器琴瑟、还具有最早的天文历法知识,被称为神农氏。 5、黄帝也有很多的发明,传说黄帝会制作车船、建造宫室、挖掘水井、会炼铜、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他的部下仓颉造字、隶首发明了算盘、伶伦发明音律、他的妻子嫘祖擅长缫丝技术。 6、远古的这些传说,往往夸大了许多历史事实,但是也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大量的考古发掘印证了传说中的许多事物,虽然传说不完全可靠,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水平。 7、在黄帝之后的黄河流域,有三个较大的部落,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他们为了对付共同的水患,结成了部落联盟。 8、禅让制就是,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但其实质是部落之间实力的此消彼长。 9、尧是陶唐氏的首领,他教化人民开垦农田、适时耕种,在年老之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了舜。舜在位时,制定刑罚、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并派大禹治理水患,晚年时候,又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了治水成功的大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