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需要什么程序
预备党员转正,通常应由本人提出申请,党小组讨论酝酿,支委会提出能否转正的意见,支部党员大会讨论通过,并将支部决议填写在本人《入党志愿书》的相应栏目内,报上级党委审批。 预备党员转正的程序: 1、预备党员汇报自己在预备期间实践党章对党员提出的要求的情况,肯定成绩和进步,找出缺点和不足,表示自己的态度和决心。 2、支委会介绍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有哪些进步,还存在什么缺点,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提出能否转正的意见。 3、支部大会充分发扬民主,在党员畅所欲言的基础上进行表决,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同意转正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4、支委会将支部大会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支部书记签名盖章后,报上级党委审批。 预备党员具备以下条件可以近期转正 1、入党时具备党员条件,在预备期间各方面表现好的。 2、入党时条件差些或尚不具备条件,在预备期中有显著提高,已经达到党员条件的。 3、思想品质好,偶尔犯了一些错误,性质不太严重,或在工作中存在一些缺点,但能够接受党的教育并虚心检查,提高认识,迅速改正的。 4、在某些问题上遇到过困难,本人无力克服,一度影响了工作积极性,经教育后又积极起来的。 5、因能力差,工作成绩不大,但服从领导,在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中确实努力,有进步表现的。 6、其他能够足以说明已具备党员条件的预备党员,均可按期转为正式党员。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大会有哪些程序?
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1.预备党员的宣誓申请人被批准为预备党员后,必须参加由党委组宣部组织的入党宣誓仪式。 入党宣誓仪式时间应在党委审批之后进行。入党宣誓仪式可以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2.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党支部应及时将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和实际工作锻炼,对他们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1)坚持继续教育、考察制度,进一步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预备期间,党支部要坚持对预备党员继续培养、教育与考察,通过党内学习和支部生活,使新党员受到党员标准、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帮助他们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一步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2)定期对预备党员进行考评,认真填写《预备党员培养教育考察登记表》入党介绍人要继续负责预备党员的考察工作,至少每季度要与预备党员进行一次考察谈话。党支部至少每季度对预备党员的现实表现考察评议一次。考评结果要有重点地与本人见面,肯定成绩,指出缺点和不足。考评意见如实填入《预备党员培养教育考察登记表》。(3)预备党员每季度要向党支部做一次思想汇报,每半年进行一次书面思想小结,并在支部大会上汇报对预备党员中反映比较普遍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教育,帮助提高。预备党员毕业或调动工作时,党支部应及时将教育、考察的情况连同《预备党员培养教育考察登记表》一起转给接收单位党组织。 3.严格履行转正手续(1)严格党员标准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党支部应按时讨论其能否转为正式党员。预备党员转正,要按照党员标准全面衡量,不能凭印象、讲感情或降低党员标准。对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对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需要继续考察教育的,可延长一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对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按期转正、延长预备期、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须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并由组宣部报学院党委审批。(2)预备党员申请转正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本人应主动提前半个月向党支部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书面申请和全年思想小结。如本人没有及时提出申请,党组织要进行启发教育,但不能强迫其申请转正。书面转正申请和全年思想小结主要内容:① 何时被批准入党,何时预备期满,要求转正的意愿;② 预备期中履行党员义务情况,党性意识如何;③ 政治思想、工作学习以及群众关系方面的进步与成绩;④ 入党时存在缺点的改正情况,目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今后努力方向⑤ 其他应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等。(3)预备党员转正前党支部的准备工作预备党员提出转正申请后,党支部要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把群众意见作为衡量预备党员能否转正的重要依据。要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员标准审查预备党员的申请、预备党员一年预备期中的现实表现等,综合分析研究,提出是否同意按期转正的意见,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4)召开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大会,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必须到会,入党介绍人一般也应到会。① 申请人向支部大会提出按期转正申请,并汇报一年预备期中的表现和主要优缺点以及其他需要向党组织说清楚的问题;② 入党介绍人介绍申请人一年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并表明是否同意按期转正的意见;③ 与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并表明是否同意其按期转正的意见;④ 支委会向大会介绍对预备党员的审查情况,并表明支委会是否同意其按期转正的意见;⑤ 经大会充分讨论,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申请人的转正问题进行表决。按应到会有表决权党员人数半数以上的意见,通过按期转正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决议;因故不能到会的党员正式向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统计在票数内。预备党员转正决议的内容决议正文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①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的基本表现情况,支部大会对其意见和今后的要求;② 支部大会对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为正式党员的讨论结果;③ 通过预备党员能否转为正式党员的决议表决情况。党支部将大会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并签字盖章后连同预备党员的转正申请、思想汇报、《预备党员培养教育考察登记表》和其他入党材料一并交组宣部报党委审批。 因本人原因需延长预备期或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期办理转正手续的预备党员,党支部须及时向组宣部通报情况。(5)党委审批及审批后的支部工作学院党委对组宣部上报的预备党员转正材料,应在三个月内讨论审批。党委审批后,组宣部及时将审批结果填入申请人的《入党志愿书》并向党支部下发同意按期转正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通知单。党支部接到通知后,要在党员大会上宣布,并派人同按期转正党员谈话,通知其党龄起始时间,要求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延长预备期的党员,党支部要具体指出他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帮助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指出努力方向并详细说明延长期限;对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党支部要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并详实说明原因。党支部和组宣部要及时将预备党员的转正情况录入《发展党员工作名册》。学生预备党员转正后,《入党志愿书》、入党和转正申请书、自传、政审材料、教育考察材料交所在系党总支,由党总支存入本人档案。教职工预备党员转正后,《入党志愿书》、入党和转正申请书、自传、政审材料、教育考察材料交人事处,存入本人人事档案。
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1.预备党员的宣誓申请人被批准为预备党员后,必须参加由党委组宣部组织的入党宣誓仪式。 入党宣誓仪式时间应在党委审批之后进行。入党宣誓仪式可以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2.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党支部应及时将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和实际工作锻炼,对他们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1)坚持继续教育、考察制度,进一步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预备期间,党支部要坚持对预备党员继续培养、教育与考察,通过党内学习和支部生活,使新党员受到党员标准、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帮助他们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一步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2)定期对预备党员进行考评,认真填写《预备党员培养教育考察登记表》入党介绍人要继续负责预备党员的考察工作,至少每季度要与预备党员进行一次考察谈话。党支部至少每季度对预备党员的现实表现考察评议一次。考评结果要有重点地与本人见面,肯定成绩,指出缺点和不足。考评意见如实填入《预备党员培养教育考察登记表》。(3)预备党员每季度要向党支部做一次思想汇报,每半年进行一次书面思想小结,并在支部大会上汇报对预备党员中反映比较普遍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教育,帮助提高。预备党员毕业或调动工作时,党支部应及时将教育、考察的情况连同《预备党员培养教育考察登记表》一起转给接收单位党组织。 3.严格履行转正手续(1)严格党员标准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党支部应按时讨论其能否转为正式党员。预备党员转正,要按照党员标准全面衡量,不能凭印象、讲感情或降低党员标准。对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对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需要继续考察教育的,可延长一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对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按期转正、延长预备期、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须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并由组宣部报学院党委审批。(2)预备党员申请转正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本人应主动提前半个月向党支部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书面申请和全年思想小结。如本人没有及时提出申请,党组织要进行启发教育,但不能强迫其申请转正。书面转正申请和全年思想小结主要内容:① 何时被批准入党,何时预备期满,要求转正的意愿;② 预备期中履行党员义务情况,党性意识如何;③ 政治思想、工作学习以及群众关系方面的进步与成绩;④ 入党时存在缺点的改正情况,目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今后努力方向⑤ 其他应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等。(3)预备党员转正前党支部的准备工作预备党员提出转正申请后,党支部要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把群众意见作为衡量预备党员能否转正的重要依据。要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员标准审查预备党员的申请、预备党员一年预备期中的现实表现等,综合分析研究,提出是否同意按期转正的意见,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4)召开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大会,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必须到会,入党介绍人一般也应到会。① 申请人向支部大会提出按期转正申请,并汇报一年预备期中的表现和主要优缺点以及其他需要向党组织说清楚的问题;② 入党介绍人介绍申请人一年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并表明是否同意按期转正的意见;③ 与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并表明是否同意其按期转正的意见;④ 支委会向大会介绍对预备党员的审查情况,并表明支委会是否同意其按期转正的意见;⑤ 经大会充分讨论,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申请人的转正问题进行表决。按应到会有表决权党员人数半数以上的意见,通过按期转正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决议;因故不能到会的党员正式向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统计在票数内。预备党员转正决议的内容决议正文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①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的基本表现情况,支部大会对其意见和今后的要求;② 支部大会对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为正式党员的讨论结果;③ 通过预备党员能否转为正式党员的决议表决情况。党支部将大会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并签字盖章后连同预备党员的转正申请、思想汇报、《预备党员培养教育考察登记表》和其他入党材料一并交组宣部报党委审批。 因本人原因需延长预备期或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期办理转正手续的预备党员,党支部须及时向组宣部通报情况。(5)党委审批及审批后的支部工作学院党委对组宣部上报的预备党员转正材料,应在三个月内讨论审批。党委审批后,组宣部及时将审批结果填入申请人的《入党志愿书》并向党支部下发同意按期转正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通知单。党支部接到通知后,要在党员大会上宣布,并派人同按期转正党员谈话,通知其党龄起始时间,要求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延长预备期的党员,党支部要具体指出他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帮助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指出努力方向并详细说明延长期限;对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党支部要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并详实说明原因。党支部和组宣部要及时将预备党员的转正情况录入《发展党员工作名册》。学生预备党员转正后,《入党志愿书》、入党和转正申请书、自传、政审材料、教育考察材料交所在系党总支,由党总支存入本人档案。教职工预备党员转正后,《入党志愿书》、入党和转正申请书、自传、政审材料、教育考察材料交人事处,存入本人人事档案。

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都应该经过
法律分析:一、 提出书面转正申请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满前一个月内(最少半个月前)以书面形式向党组织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申请,其内容包括:(1)说明入党时间、预备期满的时间并提出按期转正的申请。(2)对自已在预备期中的表现作出客观全面的总结,尤其是在发展为预备党员时,支部会上同志们提出的缺点,在预备期间改正得如何;(3)写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提交在预备期间各阶段的思想汇报(平均每季度一份)和年度思想、工作总结等。 三、向上级党组织提交所在单位的工作鉴定。鉴定应由所在单位党组织用单位函头纸出具,若单位无党组织则由单位行政部门出具。鉴定要写明预备党员何时到本单位、从事什么工作,并简要概述预备党员在思想、工作等方面的表现。有党组织的单位还要写明是否建议其按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落款时还要注明单位负责人姓名及联系方式且须加盖单位公章等。 2、讨论、培训 一、党小组(若有)对预备党员进行认真讨论,充分发表意见; 二、提出对预备党员能否转为正式党员的意见,供党支部参考; 三、党组织对预备党员进行培训 3、征求意见 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主要听取所在单位领导、同事的意见) 4、审 查 根据预备党员的转正申请、党小组(若有)和党内外群众的反映,对照党员条件,全面分析研究预备党员(主要审查思想汇报、转正申请报告、所在单位鉴定、党费缴交情况、参加组织活动情况、预备期考察评语等等),能否转为正式党员提出意见,提交党员大会讨论。 5、讨 论 一、由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向大会汇报本人主要优缺点,今后努力方向和要说明的问题; 二、党小组(若有)介绍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和党小组意见; 三、支委会介绍预备党员的表现和对他们进行教育考察的情况,提出能否转正的意见; 四、党员讨论。肯定成绩,提出缺点,提出希望,表明能否转正,并举手表决; 五、将表决结果(支部大会决议)填入其《入党志愿书》。 6、审 批 党支部将党员讨论结果报告上级党组织; 党委(或授权的党总支)讨论审批,并通知党支部。 7、善后工作 一、批复后,党支部书记(或党组织负责人)要与本人谈话; 二、将审批结果在支部党员大会上宣布。之后,以公告形式在单位内张榜; 三、预备党员转正后,将其《入党志愿书》、入党和转正申请书、自传、政审材料、教育考察材料等,交流动党员总支存入本人人事档案。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六条 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第七条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应当认真教育和考察。 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的支部应当及时讨论他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预备党员转正流程
法律分析:一、应提前准备好转正材料 预备期满前一个月,预备党员本人应该主动向所在党支部提交转正申请材料,包括: (一)转正申请书。 (二)《入党志愿书》。 (三)《思想汇报》。 (四)《预备党员考察登记表》。 (五)转正大会前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 (六)转正大会前的公示 二、党支部应严格按照程序讨论转正 (一)党支部要先认真审查材料是否齐备,决定是否提交支部党员大会予以讨论。 (二)讨论预备党员转正,要在预备党员预备期满之日或者稍迟几天召开党员大会,绝对不允许提前开会,就是说预备党员转正支部会议的召开时间不得早于预备期结束。 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实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正式党员人数的一半,才能讨论表决;不过半数,则须改期召开大会讨论。 三、支部决议填写要规范 四、转正大会后向上级党委提交转正请示 (一)支部讨论表决后要将转正材料报上级党委审批。 (二)组织填写《预备党员转正推荐表》 (三)材料归档: 五、转正党员大会后要进行考察谈话 六、召开党委会议研究审批预备党员转正 七、党委审批后,需书面通知党支部审批结果。 八、支部收到通知后,在支部党员大会上,宣布上级党委审批结果。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 第二十五东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党支部应按时讨论其能否转为证试党员。具备党员条件的,按期转正;不完全具备条件、需进一步教育和考察的,可延长上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预备党员转正流程
法律分析:预备党员转正流程: 1、预备期满前一个月,预备党员本人应该主动向所在党支部提交转正申请材料,包括:转正申请书、《入党志愿书》、《思想汇报》、《预备党员考察登记表》、转正大会前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转正大会前的公示。 2、党支部应严格按照程序讨论转正,党支部要先认真审查材料是否齐备,决定是否提交支部党员大会予以讨论;讨论预备党员转正,要在预备党员预备期满之日或者稍迟几天召开党员大会,绝对不允许提前开会,就是说预备党员转正支部会议的召开时间不得早于预备期结束;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实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正式党员人数的一半,才能讨论表决;不过半数,则须改期召开大会讨论。 3、支部决议填写要规范 4、转正大会后向上级党委提交转正请示,支部讨论表决后要将转正材料报上级党委审批、组织填写《预备党员转正推荐表》、材料归档。 5、转正党员大会后要进行考察谈话 7、党委审批后,需书面通知党支部审批结果。 8、支部收到通知后,在支部党员大会上,宣布上级党委审批结果。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七条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应当认真教育和考察。 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的支部应当及时讨论他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预备党员到期转正流程
法律分析:(一)预备党容员递交转正申请书,一般在预备期满前二十天为宜; (二)党支部委员会考察,提出是否按期转正的意见; (三)召开党支部大会,讨论预备党员的转正问题,并表决。预备党员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四)党支部委员会填写党支部大会决议情况,汇总相关材料,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五)上级党委召开委员会,由党委会集体审批; (六)上级党委批复,即通知。 (七)由党支部通知党员本人,并公布。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七条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的支部应当及时讨论他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