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的古诗
中秋夜 作者: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注释1.圆魄:指中秋圆月。2.安知:哪里知道。 译文天上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赏析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人人“皆言”的未见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为是的,也要敢于怀疑,不断深入地探索。其二,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对局部、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2]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1.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2.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2.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中秋节的古诗全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古诗全诗,欢迎大家分享。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剪梅·中秋元月/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中秋/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晁补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中秋/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中秋对月/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 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曾几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节的古诗
中秋节存在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这么多年的时间来,只要会吟诗作对的古人不知道留下了多少咏中秋的佳句佳篇。下面是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欢迎参考阅读! 中秋节的古诗1 1、《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7、《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9、《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10、《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1、《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12、《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13、《十五夜抵建宁》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14、《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15、《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6、《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17、《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18、《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9、《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唐)权德舆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 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20、《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中秋节的古诗2 1、《中秋待月》 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2、《倪庄中秋》 金·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3、《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4、《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6、《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7、《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9、《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10、《明月何皎皎》(东汉无名氏)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中秋节的古诗3 1、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代: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2、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代: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3、中秋登楼望月 宋代: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4、中秋月 宋代: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5、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代: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6、洛中秋日 唐代:许浑 故国无归处,官闲忆远游。 吴僧秣陵寺,楚客洞庭舟。 久病先知雨,长贫早觉秋。 壮心能几许,伊水更东流。 中秋节的古诗4 1、《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3、《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中秋节的古诗 5、《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6、《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节的古诗5 1、《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2、《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3、《中秋》 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4、《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节的古诗6 1.《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3.《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5.《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7.《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8.《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0.《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1.《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2.《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3.《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4.《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15.《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中秋节的古诗7 1、八月十五夜月 作者: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2、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3、中秋夜洞庭圆月 作者: 姚合 素月闲秋景,骚人泛洞庭。 沧波正澄霁,凉叶未飘零。 练彩凝葭菼,霜容静杳冥。 晓栖河畔鹤,宵映渚边萤。 圆彩含珠魄,微飚发桂馨。 谁怜采苹客,此夜宿孤汀。 4、《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作者: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5、中秋不见月 作者: 罗隐 风帘淅淅漏灯痕,一半秋光此夕分。 天为素娥孀怨苦,并教西北起浮云。 中秋节的古诗8 1、《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2、《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4、《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5、《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6、《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8、《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9、《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0、《中秋待月》 【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11、《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12、《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13、《十五夜抵建宁》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14、《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15、《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6、《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17、《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18、《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唐诗中秋夜的意思是什么如题.就是五言绝句.李峤写的
中秋夜》是初唐诗人李峤所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出自《全唐诗》。这首诗虽短小,却寓意深刻。 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中秋月圆人未圆,举杯望月把亲牵。独自守着中秋夜,借酒消愁了心愿。只为幸福的明天,漂泊异乡又一年。中秋月圆之夜本是亲人团聚的时候,因漂泊在外却不能团圆。这首词很明显,反映了作者对家乡思恋和对亲人牵挂。 中秋月圆之夜,把酒对月诉说相思苦。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全诗内容:“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诗经取名,取名参考楚辞,诗经,唐诗宋词等著作,按姓氏属性起名,给宝宝诗经取名,承载书香气息,传承国学文化…古诗中秋夜唐代作者李峤《中秋月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李峤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 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谁知道唐诗中秋夜是什么时候写的?作者由此想到了什么地方?《中秋夜》是诗人李峤在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写的,诗人由此想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 中秋夜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中秋月圆人未圆,举杯望月把亲牵。独自守着中秋夜,借酒消愁了心愿。只为幸福的明天,漂泊异乡又一年。中秋月圆之夜本是亲人团聚的时候,因漂泊在外却不能团圆。这首词很明显,反映了作者对家乡思恋和对亲人牵挂。 中秋月圆之夜,把酒对月诉说相思苦。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李峤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巜中秋月 这首诗的 《中秋月》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苏轼由密州改知河中府,未到任有改知徐州。次年四月,苏辙送苏轼赴徐州,在徐州任所住到中秋以后方离去。此诗即作于兄弟中秋赏月之时。苏轼晚年贬官岭南途中回忆说:“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观月彭城(即徐州),作此诗。” 作品原文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 黄昏时的彩云完全消散,万里晴空充满了清寒。白茫茫的天河悄然无声,冉冉东升的明月像一轮移动的白玉盘。好景不长,难聚易散,这一辈子少有这样的夜晚。纵使明年今夜也有这样的明月,你我也不知在什么地方观看? 《中秋月》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中秋月”,描绘出彩云消逝,清凉寂静,圆月如玉的中秋美景;后两句抒怀,感叹好景不长,聚散无定。全诗借闲夜、朗月表现了一种孤独的个体心理体验,具有浓厚的感伤色彩,也富有哲理,耐人寻味,是浪漫主义的伤感艺术。 扩展资料名家点评 杨万里《诚斋诗话》:“五、七字绝句最少,而最难工,虽作者亦难得四句全好者······东坡云:‘暮云收尽溢春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四句皆好矣。” 整体赏析 《中秋月》是一首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伤别的诗,记述的是兄弟二人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这首诗借闲夜、朗月表现了一种个体心理的体验——孤独。孤独也是生命体验的原型,是痛苦的,同样也是美丽的。感受孤独的人是弱者,品尝孤独的人才是强者。无论是“鼓盆而歌的庄周、“我欲乘风归去的李白,还是“不见老人衰惫之气”的苏轼,都品尝了孤独且较好地表现了孤独。 同时,此诗通过对一个美丽的月夜的细微体察,表现了人类永恒的母题——时光易逝生命无常及随之而来的巨大孤独感。相对于永恒的宇宙,个体的生命是如此微不足道。人生数十载,匆匆而已,什么也带不走,无论多么地留恋生命,也只是暂时驻足尘世。 而生命的旅途只能一个人跋涉,生命本身就是孤独的。《中秋月》是浪漫主义的伤感艺术。且不说一代代风流终于灰飞烟灭,且不说人生在世不称意,不知何处是故乡。即使面对明月如水、凉风徐来,那种只有自我孤影自恋的冰凉之感也会袭上心头,难以卸下。 此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孤寂的中秋月夜图。高明淡荡的寒月淡淡濛濛的暮云似水银泻的寒光······极空灵、平静、凄清,引起了诗人无限的情思与遐想。“寒“清”“无声”“转”传达了诗人凄凉孤独空寂虚幻的心境。后两句由外转向内。 面对此景此时,诗人浮想联翩,感慨无限。此夜要长好,他日月难圆,告慰劝诫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寄希望于未来。这里苏东坡用移情手法物我相融,孤月与孤人融为一体,“月下无人更清淑的情形,令人难忘。对月伤怀,感受生命流逝的死亡母题,也正体现在此。 面对天地的无穷无尽,陈子昂痛切地感受到了存在的虚幻与孤独,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无依无靠地行走于时间的长河中。苏轼是孤独的,短时的欢乐换来了长久的漂泊:“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夜》 李峤圆魄山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注释]圆魄:指中秋圆月。魄,月亮。寒空:寒冷的高空、天上。安知:哪里不知道。不:没。 [译文]天上升起一轮明月,都说到处是一样的月亮。哪里知道千里之外,就没有暴风骤雨呢?
《中秋夜》是初唐诗人李峤所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出自《全唐诗》。这首诗虽短小,却寓意深刻。 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中秋月圆人未圆,举杯望月把亲牵。独自守着中秋夜,借酒消愁了心愿。只为幸福的明天,漂泊异乡又一年。中秋月圆之夜本是亲人团聚的时候,因漂泊在外却不能团圆。这首词很明显,反映了作者对家乡思恋和对亲人牵挂。 中秋月圆之夜,把酒对月诉说相思苦。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全诗内容:“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 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中秋夜》 李峤圆魄山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注释]圆魄:指中秋圆月。魄,月亮。寒空:寒冷的高空、天上。安知:哪里不知道。不:没。 [译文]天上升起一轮明月,都说到处是一样的月亮。哪里知道千里之外,就没有暴风骤雨呢?
《中秋夜》是初唐诗人李峤所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出自《全唐诗》。这首诗虽短小,却寓意深刻。 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中秋月圆人未圆,举杯望月把亲牵。独自守着中秋夜,借酒消愁了心愿。只为幸福的明天,漂泊异乡又一年。中秋月圆之夜本是亲人团聚的时候,因漂泊在外却不能团圆。这首词很明显,反映了作者对家乡思恋和对亲人牵挂。 中秋月圆之夜,把酒对月诉说相思苦。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全诗内容:“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 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古诗中秋夜带拼音
zhōng qiū yè 中秋夜táng lǐ qiáo唐李峤yuán pò shàng hán kōng , jiē yán sì hǎi tóng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ān zhī qiān lǐ wài , bù yǒu yǔ jiān fēng 。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zhōng qiū yè 中秋夜táng lǐ qiáo唐 李峤yuán pò shàng hán kōng , jiē yán sì hǎi tóng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ān zhī qiān lǐ wài , bù yǒu yǔ jiān fēng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注释1.圆魄:指中秋圆月。2.安知:哪里知道。译文 天上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 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yíng quē qīng míng wài ,dōng fēng wàn gǔ chuī 。hé rén zhǒng dān guì ,bú zhǎng chū lún zhī 。yuán pò shàng hán kōng ,jiē yán sì hǎi tóng 。 ān zhī qiān lǐ wài ,bú yǒu yǔ jiān fēng 。
zhōng qiū yè 中秋夜táng lǐ qiáo唐 李峤yuán pò shàng hán kōng , jiē yán sì hǎi tóng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ān zhī qiān lǐ wài , bù yǒu yǔ jiān fēng 。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zhōng qiū yè 中秋夜táng lǐ qiáo唐 李峤yuán pò shàng hán kōng , jiē yán sì hǎi tóng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ān zhī qiān lǐ wài , bù yǒu yǔ jiān fēng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注释1.圆魄:指中秋圆月。2.安知:哪里知道。译文 天上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 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yíng quē qīng míng wài ,dōng fēng wàn gǔ chuī 。hé rén zhǒng dān guì ,bú zhǎng chū lún zhī 。yuán pò shàng hán kōng ,jiē yán sì hǎi tóng 。 ān zhī qiān lǐ wài ,bú yǒu yǔ jiān fēng 。
zhōng qiū yè 中秋夜táng lǐ qiáo唐 李峤yuán pò shàng hán kōng , jiē yán sì hǎi tóng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ān zhī qiān lǐ wài , bù yǒu yǔ jiān fēng 。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