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资料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春节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们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洋溢着节日快乐的笑容。下面是关于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的内容,欢迎阅读! 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 我们的节日—春节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2018年就向我们说再见了,2019年的新年钟声敲响了又一个新春佳节再向我们招手。如果按我们家乡的习俗,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才算春节,春节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但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嘛,所以我呀就当一回“小广播员”,给大家“解说”一下我们家乡的春节吧! 除夕可以算得上是春节最忙碌最重要的'一天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伯大娘一大早就忙活开了:有的去摘菜,有的去炒菜,有的去包饺子……反正忙忙活活地就干了一天。到了晚上,大人们更忙了,无暇照顾我们这些小孩。天还没黑,性急的哥哥就拿出了一个“二踢脚”,把它“送”上了天,这一声响犹如黎明前的鸡鸣,方圆几十里以内的鞭炮全响了。因为我们这里有一种认为“老祖宗”存在的迷信习俗,所以,爸爸提着鞭炮去放了,这可能是一种欢迎“老祖宗”的仪式,不一会,鞭炮点响了,“噼里啪啦”的声音震耳欲聋,而我们家的小狗却惊恐地躲在床底下,可能是以为“世界末日”到了。吃了晚饭,爸爸提着一筒烟花去院子里放了,“轰”的一声震天响,烟花弹从烟花筒中射出,飞上蓝天“啪”烟花在天空绽放了,顿时,天空如一页画纸,五彩缤纷。而年夜饭更加丰盛了:鸡、鸭、鱼、肉样样都有,什么饺子,什么年糕;真是太多了。 大年初一,大家都要去串门,家家户户的门框边,都贴着一幅幅对联,我看着火红的春联,看见了这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我看着火红的春联,仿佛看见这家来年红红火火的日子,那春联仿佛变成了一只只千纸鹤,带着这家人的向往飞向了远方,因为这一天最重要的就要数拜年了,所以我和哥哥姐姐们一大早就出门拜年了,拜年其实也蛮好的:磕个头,拜个年,临走时再抓把糖,拿把瓜子,多好啊! 正月十五又是一个春节的高潮,超市里挤满了人,真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啊。当然了,元宵节最不能少的就是元宵,煮好的元宵,放进嘴里,软绵绵的,轻轻咬一口,元宵中的馅便溢到嘴里,甜滋滋的,不知有多好吃! 春节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让我们一起欢度春节吧! 春节安全注意事项 1、不要酒后驾驶 酒精会让人的自制力和视力下降,导致视线变窄、注意力不集中。在这种状态下开车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反应迟钝和行动迟缓很容易导致汽车飞出路外和撞上建筑物,或者撞到其他车辆和路人。如今春节临近,朋友聚会更是增多,喝酒已成为无可避免的“环节”,提醒大家饮酒后不要开车。如果开车出行,不要喝酒;参加聚会时如不得不喝,之后就打车回家或找人代为驾驶。 2、动火安全 需要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务必联系保安员陪同,要注意选择一个宽敞的地方,注意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注意寝室火灾,不要卧在床上吸烟,离开外出时要关闭不必要的电源,禁止寝室放置任何易燃物品;发生意外时懂得如何自救或求救。 3、财物安全 不要在寝室存放大量的现金或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出门前检查自己物品是否收好锁好;检查您的阳台、窗户是否容易让他人侵入,如翻越、攀爬等以防被盗。 4、交通安全 春节期间外出的人比较多,要注意交通安全;出外不要乘坐无牌无照的“黑车”,这样您的安全和权益得不到保障;有车一族请注意,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不要酒后驾车和疲劳驾车;如果需要外出必须有人结伴同行,特别是晚上不要私自外出。 5、饮食安全 建议您能注意饮食卫生、要细嚼慢咽、不要暴饮暴食贪杯。防食物中毒,尽量少在外面用餐。如果餐后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立即就医或告知你的亲人朋友或同事。 6、防酒精中毒。 饮少量低度酒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健康损害,但饮酒过量或酗酒则会危及你的生命安全。

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素材
天气虽然寒冷,却挡不住新年的喜气:树梢上的红气球,屋檐下的红灯笼,地面火红的鞭炮屑,还有家家户户门口贴的红春联,以及小孩子手里拿着的红包,都见证了春节给我们带来的喜悦。下面是关于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素材的内容,欢迎阅读! 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 春节传说--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我们的节日-春节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2018年就被又长大一岁的我们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勤劳的我们也为2019年拉开了帷幕。告诉你,春节可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呢! 春节的第一天,极其不愿起床的我被来我房贴东西的爸爸吵醒了。我一起来,就把粘在我身上的瞌睡虫丢下,不忘和爸爸妈妈说祝福语。就这样,我就得到了我这一年的第一个红包。拿了红包后,我就看见屋子里被爸爸妈妈打理得干干净净。接着,我就带着好心情去和亲戚们拜年了。 来到乡下,你猜接连不断的声音是什么声音?哈!告诉你吧!是鞭炮声。因为表哥不敢点鞭炮,大人们又忙,所以,点鞭炮的这种体力活就由我这个勇敢的女孩来做啦。“烧鞭炮咯!”我大喊一声,就把手中已经点燃的鞭炮甩到屋外。“哔哩啪啦”鞭炮声过后,地上就洒满了红色的东西。我跟你说件事:那就是我在点鞭炮的时候,把鞋子个点了一个洞。 这个春节,我一直都在点鞭炮。路过的人们都让我小心点呢!我睡觉都在回想着我放鞭炮的时候呢!我说:这个春节过的真不一样!

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
红色最好最好在电脑大号字体打出来再涂上颜色 比较好看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多姿,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习俗有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寒假快乐
寒假快乐

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文字
翻开精美的日历,我细数着春节将要来临。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我期盼的佳节,因为只有这几天,我才能放下沉重的学习,放松自己的心情,淘洗着一年中最欢乐的日子。下面是关于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文字的内容,欢迎阅读! 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 春节传说--桃符传说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形容初日的光亮。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 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 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喜庆春节的诗句 1、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2、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除夜》 3、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4、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5、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6、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7、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9、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10、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11、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12、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13、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瞿佑《屠苏酒》 14、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15、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佚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16、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1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8、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苏轼《守岁》 19、天上风云庆会时——陈献章《元旦试笔(选一)》 20、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21、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22、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23、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 24、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拜年》 25、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我们的节日——春节 在一阵接一阵的期待中,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从小在我的记忆中,春节一直有它专属味道,这种味道一直陪伴着我,直到现在。 一味——门前火红的对联 每年刚到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忙着大扫除,把往年一切不好的东西通通都扫出去之后,便开始了最重要的——贴春联。 往往每户人家都会选一副语句都最吉祥的对联贴在自家的大门上,这预示着来年能有一个安定,美好的生活。 比如说我们家,今年大门贴的上联:天增岁月人赠寿,下联:春满人间福满门。横批: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这些春联在徐徐的春风中微微鼓动,发出脆脆的声响,好像在讲述着那个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野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做“年”。 年无恶不作,专在大年三十这一晚来吃小孩子,人们恨透了年。但是人们又渐渐掌握了对付年的方法,年怕红色,于是人们就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上红色的纸,在上面写上一些吉利的话。这,渐渐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对联…… 又一阵微风拂过我的脸颊,我睁开稍闭的双眼。映入眼帘的还是那一幅幅的对联。不过,我却感觉这是春节一种特有的风景。 我好像闻到了年的味道…… 二味——桌上丰盛的年夜饭 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餐桌前,话语之间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我又想起了外婆曾讲过的另外一个关于年的传说: 相传,在百姓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后,便想出了一整套过年的方法:这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把宅院后门都封住躲在屋中吃年夜饭,由于这晚餐有吉凶未卜的意味,所以很丰盛…… 吃完了年夜饭,看着满兜的压岁钱,心里那个乐呀! 年的味道似乎越来越浓了呢! 三味——热闹无比的春晚 吃完了年夜饭,期待已久的春晚便开始了,精彩的主持,优美的歌曲,风趣的小品。是本次春节联欢晚会的一大亮点。 所以说,春节联欢晚会是我们中国人民精神上的又一年夜饭…… 享受了两顿丰盛的年夜饭之后,我感受到,我们已经处在过年的气氛之中了…… “10、9、8……3—2—1!”随着春晚主持人的倒数,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又进入了新的一年! 然而,伴随我们一起狂欢的,依旧是那浓浓的年味。

我们的春节手抄报资料
一进入冬天,人们就开始期待春节,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做盛大的节日,所以每年的春节都是最热闹的时候。我们对于春节的期盼就是春节可以一家人团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绝对是一件超级美好的事情。下面是关于我们的春节手抄报资料的.内容,欢迎阅读! 我们的春节手抄报 春节安全注意事项 春节安全注意事项?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在这春节期间,很多人都赶着回家探亲等。春节是合家团圆的欢乐日子,出行安全尤为重要。那春节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不要酒后驾驶 酒精会让人的自制力和视力下降,导致视线变窄、注意力不集中。在这种状态下开车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反应迟钝和行动迟缓很容易导致汽车飞出路外和撞上建筑物,或者撞到其他车辆和路人。如今春节临近,朋友聚会更是增多,喝酒已成为无可避免的“环节”,提醒大家饮酒后不要开车。如果开车出行,不要喝酒;参加聚会时如不得不喝,之后就打车回家或找人代为驾驶。 2、动火安全 需要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务必联系保安员陪同,要注意选择一个宽敞的地方,注意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注意寝室火灾,不要卧在床上吸烟,离开外出时要关闭不必要的电源,禁止寝室放置任何易燃物品;发生意外时懂得如何自救或求救。 3、财物安全 不要在寝室存放大量的现金或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出门前检查自己物品是否收好锁好;检查您的阳台、窗户是否容易让他人侵入,如翻越、攀爬等以防被盗。 4、交通安全 春节期间外出的人比较多,要注意交通安全;出外不要乘坐无牌无照的“黑车”,这样您的安全和权益得不到保障;有车一族请注意,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不要酒后驾车和疲劳驾车;如果需要外出必须有人结伴同行,特别是晚上不要私自外出。 5、饮食安全 建议您能注意饮食卫生、要细嚼慢咽、不要暴饮暴食贪杯。防食物中毒,尽量少在外面用餐。如果餐后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立即就医或告知你的亲人朋友或同事。 6、防酒精中毒。 饮少量低度酒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健康损害,但饮酒过量或酗酒则会危及你的生命安全。 快乐的春节 大年三十,家里最忙的就是爷爷奶奶了,他们带我买年货。超市里的人真多啊!有奶奶抱着孙子,有爸爸妈妈和儿子一起来买年货的,没过多久,我们就采购了很多年货,家里的冰箱塞得满满的,爸爸妈妈给我买了新衣、新鞋…… 爷爷一回来就炒饭菜,过了一会儿,一阵饭香扑鼻而来,我正准备偷偷吃点,突然响起了“咚咚”的敲门声,原来是大伯来我家串门了,之后叔叔阿姨已经陆续地来到我家。 吃完晚饭《春节联欢晚会》开播了,在主持人热情洋溢的祝福专用中,节目开始了,小演员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漂亮的花伞,我们看得入了迷。11点59分50秒,主持人拿着话筒大声说:“新年马上就要到来了,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让我们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新年的钟声敲响,整个城市响起了雷鸣般的鞭炮声,五颜六色的鞭炮像含苞待放的花朵绽开了笑脸。我跟爸爸放完鞭炮收了压岁钱就呼呼大睡了。 我爱春节,爱在放鞭炮的时候;爱在收压岁钱的时候;更爱团圆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