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内容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内容参考如下: 研讨时间:x月x日 研讨地点:多功能厅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持人:韩xx 研讨主题:如何充分运用户外游戏材料,促进幼儿上下肢协调发展 研讨目标:探索如何利用有效的材料,促进幼儿上下肢动作协调发展。 研讨方式:问题式研讨方式参与式研讨方式 研讨过程: 一、提出教研主题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们今天研讨的主题是:如何充分运用户外游戏材料,促进幼儿上下肢协调发展。首先请各级部主任介绍一下自己的年级组在促进幼儿上下肢动作协调发展方面是如何运用材料的。 二、各级部主任反思及讨论前的质疑 1、小班级部运用游戏材料情况介绍 韩於香:幼儿上下肢动作协调我们针对投掷区和跳跃区开展的,在投掷区以投掷沙包、流星锤为主,我们发现的问题是幼儿幼儿只会前后移动,只是上肢在动,下肢得不到活动,所以,我们就投放了不同层次的材料:大小不同的报纸球、小动物投掷箱等,以增加孩子下肢的运动量。我想听一听大家更好地意见和建议。 2、中班级部运用游戏材料情况介绍 白瑞芳域,在本区孩子能通过材料与玩具互动达到跳跃动作水平的发展,有单脚跳、双脚跳等动作技能,由于设置的游戏活动较多,孩子们的兴趣高,有的孩子不愿意换区,这些孩子下肢活动运动量大,上肢活动少,怎样使上下肢活动协调发展呢,这是我们困惑的问题。 根据研究主题我们采取添加适量促进上肢活动的玩具,如:增加了一些吊饰(如自制的布偶、沙包沙袋等)让孩子在跳的过程中增加一些击打动作。二是增设一些促进上肢发展的活动:如在小青蛙学本领的游戏中增加了原地套圈的活动,我觉得这是我们初步的尝试,希望多听听大家的意见。 3、大班级部运用游戏材料情况介绍 李纳:我说一下我们的投掷区,我们投放了沙包、流星锤、投篮架、套圈,在活动时,孩子只是前后移动,左右平移,动作单一,幼儿上肢容易疲劳,下肢得不到活动,产生上下肢运动量不均衡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也是投放了不同层次的材料,还投放了跳绳,还利用篮球编排了球操,让幼儿上下肢动作也得到充分的`锻炼。老师们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主持人:刚才听了三位老师的介绍,共同存在的问题是局部身体运动多,老师很关注孩子的发展,发现问题了,孩子到这个区域时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参与式讨论 主持人:围绕今天教研的主题,结合下午三位老师的发言,请大家发表各自的见解,以年级组分三小组讨论,园长参与讨论。 主持人:三组教师有这样一些共识:一是充分挖掘玩具材料的教育价值,增强玩具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做到巧妙利用。二是为幼儿提供更多自主活动的空间。三是将游戏区域进行综合运用,可采取交换区域、整合区域、等多种管理方法,为孩子创设更多的游戏情境,使幼儿上下肢得到协调发展。 研讨小结: 《纲要》中提出培养体育活动的兴趣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最终是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纲要》中也提到要通过环境的利用有效促孩子发展,从这两点分析,区域游戏组织是多种多样的,是满足不同兴趣,不同需要的孩子的。 在区域游戏中如何既满足兴趣又促进孩子的发展,区域体育活动的研究至今要重新审视,思考,是否还要按基本动作要求去分区,我们发现了跳跃区投掷区孩子的问题,如何根据孩子的发展进行分区,再者创设适宜环境,投放适宜玩具材料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能不能突破传统做法,不用动作技能的名称框住我们的思维,建议可否开展勇敢者等区域,有所创新。

2021教研活动记录教研内容有哪些?
为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育局、学区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教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科研,狠抓教学管理,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实施以研促教,以研兴教,为广大教师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 二、活动原则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教研活动的宗旨,充分体现全体性、导向性、操作性、发展性、激励性。 教研活动要立足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以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 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教研能力,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并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文化氛围,使教研组成为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 三、活动形式 1、个人、集体备课相结合,关注每一节课,帮助教师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2、教师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重难点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依托学科组,校际间合作,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讨论解决的策略,多人实践体验,深入研究。 3、开展示范课、优质课、研究课等教学观摩活动,让有经验的老师,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4、加强校际交流学习:到外校听课、学习考察的老师,要把外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引进来。 5、教学研讨、经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反思等。 四、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树立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 2、建立学科备课组,实行在教师个人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制度。个人备课做到“六备”,实行超周备课,教师应有教案上课。集体备课主要在组内进行,集体备课的内容可为一个学期或一个阶段中较难把握的内容。活动前组长确定备课内容和人员,活动时重在分析教材设计意图和讨论课堂教学设计,形成相对成熟的备课资料。 3、以教研组为单位,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应有过程、人数、具体内容等记录和资料,教导处要参与指导,起专业引领作用。 4、教研活动应全员参与,积极围绕活动主题内容发表个人见解、展示自我。 5、以学校为基地开展各种校本教研活动,如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教学观摩、教学竞赛、成果展示、校际交流等一系列活动。 6、参加各级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或研修。 五、教研活动要求 1、每学期初,教研组长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和本组实际情况,订好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 2、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各教研组由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按计划进行教研活动。 3、教师应准时参加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在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形成争鸣、探究、团结的教研气氛。认真记录,并写好心得体会。 4、积极参加教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撰写相关的论文。 5、学期结束时,教研组要把本学期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资料交教导处,教研组长还应提倡和支持教师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经验。

2021教研活动记录教研内容是什么?
加强常规管理,是落实教研计划的根本保证。 本学期初,我组认真制定教研工作计划,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认真组织了教研工作,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宗旨,本学期我组各位教师除了经常阅读学校要求的有关专业资料和各种刊物资料外,还组织教师聆听了李强专家的讲座,观摩了宋琦和杨维莲老师的教学风采。 学习了新的教学技术,学习了她们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平时的教学中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二、落实教学常规,丰富教学活动 1、各数学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准时上、下课,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同时利用“1+2”、课外辅导、家访等查漏补缺,培优转差。 2、本学期配合学校的安排,组织了教师们做一次教学经验交流活动,起到了必须教学潜力提升的作用。 3、本学期数学教研组用心配合教导处定期进行教案、作业检查(没月一次),每次都能及时检查、及时记录、及时反馈。 4、我组还用心配合了教导处的教师技能竞赛的工作安排,并顺利完成了本学年度的低年级段的语、数赛课活动。 存在的不足与改善的方向 1、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够。今后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使大家的教学艺术进一步得到提高。 2、营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有待于提高。 总之,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发扬成绩,弥补工作中的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尝试着一些大胆的创新,使我们的教研工作焕然一新。

教研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教研活动包括以下内容记录: 1、通过教师的教学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例如:教学质量问题、教育经验问题、教师学习新知识的问题、教师上课带动力的问题等等。孩子的成长需要拥有良好的教育,幼儿园老师会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学问题是第一步。 2、通过学生的运动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例如:学生健康问题、学生活动问题、学生讲卫生问题、学生情绪问题等等。学生身体情况是否健康,可以通过学生情绪、运动等方面了解,教研活动需要记录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了解幼儿园的品质。 3、通过老师和学生安全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例如:防溺水安全、防骗安全、家长接送安全等等。 4、注:由于孩子年龄较小的缘故,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是老师的心病,教研活动记录表需要讲述安全问题,也需要将老师的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 5、总结:幼儿园开展各项活动的时候,都会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相应活动的改变。在记录教学问题的时候,学生各方面问题,也许需要记录起来。

教研活动记录教研内容怎么写?
教研活动记录首先要写教研活动的时间,主题,参与人员,其次,要记录教研活动的内容,具体到问题及解决措施以及讨论的过程。 若是讲座,要注意记录讲座的主要内容,重视条理性,文字要整洁。若是一堂课,要注意讲课人所讲的重点内容及板书的内容。不论是讲座还是听课,记录内容一业要真实。 注意事项 一个好的教研活动,其展开的各环节必须是环环相扣,能够一步步引领教师在经历多次的思想碰撞之后,最终获得某种认识。 可以这样说,如果在教研活动中各环节脱节或是拖拉,就会使教研的目标发生偏移,甚至无法达成目标问题的解决;而如果教研活动中环节紧凑,设计合理,必然能够保证教研活动的完整性和目标的指向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