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诗端午节的诗句
屈原的诗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的,那么关于屈原的端午节诗句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屈原的诗端午节的诗句,希望喜欢! 屈原的诗端午节的诗句 《屈原塔》宋 苏轼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阳采撷》 【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已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七律 • 端午》 【现代】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屈原与端午节 有一位诗人,他出身贵族但不安于既得利益,改革内政实行法治,举贤授能,振兴楚国,为了这些理想,不懈追求。他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了一种执著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因他死在农历五月初五日,人们把这一天当作一个节日,即端午节,来敬仰他、怀念他——屈原。 大约在公元前三四零年的战国时代,屈原出生在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里。他青年时代就有着出色的才干,踏进楚国朝廷不久,便受到赏识,当了[左徒]这一仅次于宰相的大官。但是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始终不能实现,终于被削职流放出去。他在流放途中,走遍了现在湖南、湖北的许多地方,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忧民感情的诗篇。后来楚国亡了,屈原心裹有说不出的痛苦,便来到泊罗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入江里自尽了。 屈原本来不姓屈,他的祖先屈侠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受封封在屈这个地方,也就是说他本应是姓熊,而以屈为氏。在古代呀,一个公族,就是本族,大家一个共姓叫姓,某一个支派叫氏,后来姓、氏不分了,所以称屈原姓屈。其实屈原应该是姓熊,以屈为氏,但是姓氏不分所以叫屈原,姓屈,那么屈原本名叫屈平,原是他的字,也就是屈原名平字原。屈原名平,是天的象征,字原是地的象征,实际上屈原是以天、地为他效法的对象,以追求社会的公正和协调。 《史记》里面说屈原知识渊博,记忆力很好,精通政治的.兴衰变化,而且口才非常好,再加上屈原出身于王室公族,他是楚王本家,而且在当时楚国有三大贵族,姓屈的,姓锦的,姓赵的都是楚王本家。他出身贵族,所以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就被楚怀王封为左徒,左徒这个职务,地位仅次于令尹(相当于宰相,叫相国,那么在楚国不叫相,楚国叫令尹),而屈原的左徒仅次于令尹。屈原担任左徒职务,对内跟楚怀王商议国家改革大事,制定改革的法令,对外要接待诸侯,参与外交事务,屈原他的改革的主要内容,对内则讲要休民法度,举贤授能,对外主张是联齐抗秦统一中国,那么这个时期这是屈原受到楚王信任,努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以图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美政时期,屈原把他的理想叫做美政。 按照通常的观念,以屈原的身份,贵族的身份,他完全可以在楚国有旧贵族把持朝政这个环节当中,随波逐流,但是屈原没有这样,他不同腐朽的旧贵族集团同流合污,并且由此而受到黑暗势力的残酷的迫害和打击。他没有低头,没有屈服,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始终不改变自己的节操,敢于斗争。他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只要是我所热爱的,我所追求的真理,那么纵使让我死上九回死上多次我也绝不后悔,哪怕把我五马分尸我也绝不改变,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啊。 学者闻一多先生曾对端午节作过精辟的考证,他认为端午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一个节日,东汉以后这一风俗逐渐向北方传播。吴越族以前,我们的祖先华夏族是以龙为部族标志的,伏羲、女娲、颛顼、禹、黄帝都是龙族著名领袖,是以龙为图腾的,认为龙是法力最大的神灵。以至华夏族的后人,把这些著名的祖先也视为龙的化身。从此有祭祀龙的盛典。直到今天我们也自称是“龙的传人”,世界各国也都以“龙”为中国的象征。吴越民族在每年五月五日这一天,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他们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中,或裹在树叶里,往水里扔,献给神龙吃。他们还把乘坐的船,刻画成龙的形状,配合着岸上急促的鼓声,在水面上作各种游戏和竞赛划船。这便是端午节及其习俗的由来。古研究的发展和发掘的大量出土文物证实:闻一多先生的考证是比较科学的。

屈原写的有关端午节的诗是哪些?
【屈原写端午节的诗句一】 1、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2、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5、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6、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7、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8、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9、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1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11、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1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13、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1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15、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1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17、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1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19、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20、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国殇》21、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22、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23、魂兮归来!——《招魂》24、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25、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26、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2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渔父》28、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29、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30、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屈原写端午节的诗句二】1.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东君》)2.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山鬼》)3.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山鬼》)4.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礼魂》)5.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九章·抽思》)6.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九章·抽思》)7.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8. 世溷(hun)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九章·怀沙》)9.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10.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11.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九章·涉江》)12.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13.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14.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15. 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天问》)16.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chai)?(《离骚》)17.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18.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19.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20.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21.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22.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23.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24.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25.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26.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离骚》)27.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湘夫人》)28.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湘夫人》)29.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大司命》) 30.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首先,屈原活着的时候还没有端午节,端午节是屈原投汨罗江后,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这个节日是在屈原死后才有的,所以屈原根本没写过关于端午节的诗。
1、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军哦搜狗红哦你你你爹地喝的的等一下破破坏哈啦额哦怕呀一呀
首先,屈原活着的时候还没有端午节,端午节是屈原投汨罗江后,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这个节日是在屈原死后才有的,所以屈原根本没写过关于端午节的诗。
1、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军哦搜狗红哦你你你爹地喝的的等一下破破坏哈啦额哦怕呀一呀

端午节的屈原的诗句
端午节的屈原的诗句1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辞》 3、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4、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5、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6、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兮?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兮。——屈原《招魂》 7、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屈原《楚辞·渔父》 8、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9、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10、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九歌·国殇》 11、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去归来兮,哀江南。——屈原《招魂》 12、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 13、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屈原《楚辞·渔父》 1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1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楚辞》 16、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辞》 1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18、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愁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修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希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祝兮好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慧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屈原《九歌》 19、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澹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飙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屈原《九歌》 20、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2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2、山中人兮芳杜若。——屈原《九歌》 23、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屈原 24、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25、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 26、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27、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屈原 28、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从,更壹志兮——屈原 29、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屈原 3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31、愿岁并谢,与长友兮。——屈原《楚辞》 32、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33、桂棹兮兰桨,击空明月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屈原《离骚》 3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楚辞》 35、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36、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渔父》 37、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38、鸟飞反故乡,孤死必首丘——屈原 39、约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屈原《离骚》 40、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屈原《天问》 41、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谬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缜,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扬包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屈原《九歌》 4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43、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楚辞》 44、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屈原《渔夫》 45、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九歌》 46、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47、哀莫哀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惜。——屈原 48、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49、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50、"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屈原《九歌》" 5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屈原 52、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53、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屈原 54、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屈原《橘颂》 端午节的屈原的诗句2 1、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6、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7、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 8、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9、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10、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11、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端午节故古诗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阳采撷》 【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已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七律.端午》 【现代】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人若是太幸运,则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自己能力究竟有多少;若是太不幸,则终其一生皆默默无名。 作者:富勒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张煌言《舟次中秋》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唐.元稹)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屈原端午节的诗句
屈原端午节的诗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了屈原一种执著的追求真理的精神。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屈原端午节的诗句,希望喜欢! 屈原端午节的诗句 题屈原祠 洪州将军 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祠堂小水滨。 行客谩陈三酎酒,大夫元是独醒人。 屈原庙 崔涂 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 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庙古碑无字,洲晴蕙有香。 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春秋战国门屈原 周昙 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关于屈原端午节的诗句 1、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2、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5、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6、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7、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8、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9、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1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11、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1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13、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1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15、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 1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17、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1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19、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 20、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国殇》 21、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22、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23、魂兮归来!——《招魂》 24、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 25、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 26、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2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渔父》 28、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29、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 30、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关于端午节童谣 (一)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 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沾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二) 端午花,红又红;摘朵鲜花送金龙; 端阳端阳,粽子粽;拿个粽子塞龙洞; 龙戴鲜花吃粽子;吃饱粽子回龙洞。 不要伤害屈原老公公. (三)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五,是端阳; 粽叶香,裹五粮;剥个粽子沾上糖; 幸福生活万年长。 (四)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 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五) 粽叶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端午节的诗句屈原
端午节的诗句屈原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端午节的诗句屈原,欢迎阅读参考! 端午节的诗句屈原【一】 1、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2、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5、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6、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7、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8、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9、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1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11、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1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13、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1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15、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 1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17、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1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19、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 20、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国殇》 21、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22、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23、魂兮归来!——《招魂》 24、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 25、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 26、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2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渔父》 28、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29、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 30、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端午节古诗屈原【二】 题屈原祠 洪州将军 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祠堂小水滨。 行客谩陈三酎酒,大夫元是独醒人。 屈原庙 崔涂 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 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庙古碑无字,洲晴蕙有香。 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春秋战国门屈原 周昙 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屈原简介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