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下册语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 重点难点 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解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的“乐”要读成“lue”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初读,正音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 4.且读且点评,读出韵律节奏。 (三)再读,解意 1.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汇报自己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老师引导学生解释重点词语: 茅檐: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 吴音:吴地的方言。这里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密和睦的样子。 翁媪:老翁、老妇人。 锄豆:在豆田里锄草。 无赖: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 3.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 4.再读全文,学生质难问疑。 (营造民主课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争议之处,还可以展开讨论) (四)精读、悟情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2.请学生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 3.学生配乐自由读,边读边悟。 4.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往。 (五)熟读,成诵 1.小组内互读,把所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全班朗读,注意表达思想感情。 3.熟读成诵。 五年级下册语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感知、体验、表达的阅读对话中,体会词的意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 教学重点:在多层次的阅读对话中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 教学难点:理解“相媚好”,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过程: 出示音乐。 师:你听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 师:谁来把课文读一读。 生读:“bao”、“bo”。 师:带着这个字音再读一读。 师:这个剥在这里应该读“bao”。 (指导学生朗读,学生把“剥”读错,老师纠正。) 教师指导“莲蓬”读音。 师:“读诗要慢一点”。 师:这首词有上下两段,中间停顿要长一点。同学们读得时候要注意每一句话写的是什么? (学生读) 师:这首诗,说说哪些句子你自己就能读懂。 生:我能读懂“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小儿子不能做,但是也不偷懒,用手轻轻把莲叶放在地上,用手剥着莲子,那样子可爱极了。 师:“无赖”这个词听说过吗? 生:我妈妈的单位上有个阿姨的孩子,回来不写作业,那个阿姨就说他的'孩子有点“无赖”。 师:有点不听话的意思。 生:可以体会到小孩的天真快活。 师:就指的是小儿子天真活泼的样子。 师:还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溪头卧剥莲蓬”中的“卧”字可以看出来,小孩是趴在小溪边的。 师:这个“卧”是趴在溪边的意思。还可以是什么意思? 生:还可以是“躺在”溪边。 师:一会趴着一会躺着,很悠闲。 生:小儿子腿晃着,说明他很放松。 生:腿在打着节拍,晃来晃去。 师:小儿子真够自在的。要是我的话,我还会在草地上打个滚。我们看到小儿子顽皮可爱的样子。 师:还有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可以从“大儿锄豆溪东”。 生:可以从“中儿正织鸡笼”。 师:古诗词的语言和我们不一样。中儿是什么意思? 生:中儿是二儿子,认认真真缝着鸡笼。 师(笑):鸡笼不是用针线缝的,而是用竹子编成的。 师: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怎样? 生:大儿子多么勤劳,二儿子多么认真。 师:怎么夸他们? 生:你们很勤劳,你们很懂事。 师:你们多么勤劳,多么懂事! 师: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瓮媪”,说的是两个老妇人。 师:你的意思是说两个老奶奶? 师:老爷爷和老奶奶。 生:他们微微有点醉意,两个人在一起聊天。 师:读懂了“醉”,喝醉了在一起说话。你对醉怎么看? 生:被景色陶醉了,我从资料上看到的。 师:这是资料里的,撇开资料,你会怎么看? 生:从“吴音”可以看出来。 师:老两口在聊天,说着什么呢? 生:种地。 师:如果让你去种地,你去会和谁去种地? 生:和我老婆(笑)。 师:大儿子在种地,想着谁? 生:想着年老的父母。 师:哪里看出真的年老了? 生:从“白发”可以看出来。 师:谁来读大儿的那句话? (生感情朗读) 师:我听出劳动的快乐。 师: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怎么读? (生读) 师:你能体会“相媚好”是什么意思? 生:相亲相爱,亲密无间的样子。 师:就是写他们很融洽,很和谐。 师:还哪个都没说到的地方? 生:“茅檐低小,屋上青青草”,全家虽然没有很好的条件,但是关系很好! 师:哪里没看到? 生:“溪上青青草”。 师:看出什么? 生:风景很好。 师板书。 生:溪边都是茂盛的小草。 师:多一个字,我们的理解就更丰富了。 师:你们还看到什么样的小溪? 生:潺潺的。 生:清澈的。 师:还看到什么? 生:荷花清香。 师:你就把自己看作一棵小草,看你能看到什么? 生读。 师:默读这首词,把画面在你的心中理顺。 (一个学生读) 师:边听边想象,按顺序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读)(师纠正读错的地方) 师:你们先看到什么画面? 生:看到“低小的茅檐”…… (生读) 师:你还看到什么画面? 生:两个老人,喝醉了酒,亲热地聊天。 师:怎么读? (生读) 生:大儿子懂事勤劳,二儿子仔细地编制鸡笼。 师:不看着书,能把句子给大家说一说吗? 师:我们用看画面,说画面的方式就能把这首词记住。 师:如果用自己的话,你打算怎么写。 生:茅檐低小,溪上轻轻草…… 师:赶快动笔写一写你心中的画面。 (播放鸟鸣的音乐,学生写。) 师:谁写好了? 生:我最喜欢,这婀娜的荷叶,有的还是花蕾,含苞开放……看到它,唤起我美好的回忆。 生:小儿包莲蓬,小儿子扎着小辫,南风吹着他的刘海,他双腿不停的摇晃,把莲叶轻轻放在地上…… 师:如果你在这个环境中,你也可以感受到小儿子的活泼可爱。 生:老两口,亲亲热热用他们的语言说着悄悄话。 师:人美、景美,这是什么样的村居生活? 生:亲亲热热地村居生活。 生:快乐的村居生活。 生:充满诗情画意的村居生活。 浏览一段资料:“辛弃疾出生于……”生平资料。 师:我相信再读这首词你们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师:大家齐读一遍。 (放音乐,学生齐读) 师:配上音乐,谁来给大家读读。 背景出示画面,学生读。 师:可以感受到什么? 生:感受到乡间生活…… 师:你多么希望天底下所有的人都过上这样的生活。 生:希望所有人都能安居乐业。 师:好一个“安居乐业”! 生:这个农家小院,生活非常丰富,非常美好,辛弃疾看到这样的情景想起自己的一生…… 师:那我们试着背一背。 (师生齐背) 师:请大家欣赏这首欢快的歌,可以跟着一起唱。 (播放音乐《清平乐村居》) 学生拍手相和。 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 清平乐 村居 剥 bāo 青青草 bō 相媚好 无赖

谁有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单元复习课的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教案+单元试题).zip》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EFYMhB7AZnrdnPh_-Vu4rw 提取码:wosx 部编人教版语文1-6年级下册全套单元、期末试卷(360+152套)+专项练习(180套)+分类复习(14类)+知识要点等超全资料|梅语文:小升初综合复习资料汇总|梅语文: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册月考试卷|梅语文:部编人教版语文1-6年级下册期末专项练习(180套)|梅语文:部编人教版语文1-6年级下册期末知识要点汇总|梅语文:部编人教版语文1-6年级下册期末分类复习(14类)|梅语文:部编人教版语文1-6年级下册单元检测卷1-8单元(371套含答案)|梅语文:部编人教版1-6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36套含答案)|梅语文: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下册期末试卷(152套)|梅语文:部编版1-6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教案、课件+复习计划|梅语文: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PPT课件及教案+计划|梅语文: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教案、课件+复习计划|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课件.ppt|梅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总复习课件.ppt|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各单元总复习.ppt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课 题:归类复习 、按单元复习相结合。教学目标:通过归类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本册教学内容,能灵活运用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做题能力。教学重点: 基础知识的巩固。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做题。后进生的教学方法:师:导学鼓励,引导点拨。生:抄写、背诵。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复习古诗词教学重点背诵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及诗意。教学设计:一、《牧童》唐 吕岩1、默写: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2、全诗的意思: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3、《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二、《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1、默写: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2、意思: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3、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三、《清平乐.村居》宋 辛弃疾1、默写: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2、重点句意思:大儿子,在小溪东岸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最逗人喜爱是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3、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4、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最喜”表达了他对小儿的喜爱之情。5、这首词反应了朴素、温暖而又风趣的乡村生活。四、《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扬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2、词语解释:(1)甚:很。(2)惠:同“慧”,智慧的意思。(3)诣:拜见。(4)乃:就,于是。(5)示:给……看。(6)曰:说。(7)未:没有。3、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4、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答: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启示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第 二 课 时教学目标 巩固日积月累内容。教学重点名人名言、对联、歇后语、成语积累。教学设计:(一)《浪淘沙》唐 刘禹锡要求背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二)关于立志、好学、惜时、求索的名言和诗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三)对联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 (回文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联)*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的种类大致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等。 (四)关于磨砺意志、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不怕困难的成语。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课 题:归类复习 、按单元复习相结合。教学目标:通过归类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本册教学内容,能灵活运用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做题能力。教学重点: 基础知识的巩固。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做题。后进生的教学方法:师:导学鼓励,引导点拨。生:抄写、背诵。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复习古诗词教学重点背诵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及诗意。教学设计:一、《牧童》唐 吕岩1、默写: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2、全诗的意思: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3、《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二、《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1、默写: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2、意思: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3、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三、《清平乐.村居》宋 辛弃疾1、默写: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2、重点句意思:大儿子,在小溪东岸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最逗人喜爱是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3、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4、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最喜”表达了他对小儿的喜爱之情。5、这首词反应了朴素、温暖而又风趣的乡村生活。四、《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扬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2、词语解释:(1)甚:很。(2)惠:同“慧”,智慧的意思。(3)诣:拜见。(4)乃:就,于是。(5)示:给……看。(6)曰:说。(7)未:没有。3、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4、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答: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启示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第 二 课 时教学目标 巩固日积月累内容。教学重点名人名言、对联、歇后语、成语积累。教学设计:(一)《浪淘沙》唐 刘禹锡要求背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二)关于立志、好学、惜时、求索的名言和诗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三)对联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 (回文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联)*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的种类大致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等。 (四)关于磨砺意志、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不怕困难的成语。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教案课件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ppt课件免费下载.zip》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3MqYb-rK-Zx4jn77fupuQw 提取码:wjin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ppt课件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视频》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Sw7N7p6SFaPZZM8jtr4zw 提取码:7k3y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视频|目录.jpg|64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八(第二课时).mp4|6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习作:漫画的启示(第二课时).mp4|62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习作:漫画的启示(第一课时).mp4|61-02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童年的发现》(第二课时).mp4|61-01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童年的发现》(第一课时).mp4|61-00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童年的发现》.mp4|60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第一课时).mp4|59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第二课时).mp4|58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第一课时).mp4|57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七(第二课时).mp4|56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七(第一课时).mp4|55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mp4|54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mp4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视频》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Sw7N7p6SFaPZZM8jtr4zw 提取码:7k3y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视频|目录.jpg|64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八(第二课时).mp4|6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习作:漫画的启示(第二课时).mp4|62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习作:漫画的启示(第一课时).mp4|61-02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童年的发现》(第二课时).mp4|61-01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童年的发现》(第一课时).mp4|61-00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童年的发现》.mp4|60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第一课时).mp4|59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第二课时).mp4|58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第一课时).mp4|57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七(第二课时).mp4|56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七(第一课时).mp4|55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mp4|54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mp4

五年级语文《清平乐·村居》教案
一、古诗导入,试想画面。 1、课件出示古诗《村居》,指名读,让学生说说诗句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让远离农村的学生对农村景色有个初步的印象。) 2、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学习的这首词也和农村有关,请看屏幕。(课件出示:《清平乐 村居》,师介绍作者辛弃疾) 3、其实“村居”就是指“农村人家”的意思。读了这首词的词牌名和题目,想到农村,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 二、疏通文本,自主解疑。 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你们的描述让老师陶醉,大词人的笔下又会给我们展示出一幅怎样的风景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词人所营造的田园世界吧! 生自由练读,教师检查初读情况。 指导读准“翁媪”(wēng’ǎo)和剥(bāo)。 (2)优秀的`词,不仅内容引人入胜,读起来也是琅琅上口,悦耳动听。老师有个建议,你们看,这首词描绘的乡村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读得轻柔、舒缓一点。 生再次按要求练读,师提醒学生注意词尾“小、草、好、媪”“东、笼、蓬”的押韵。 2、默读全文,自主释疑。 同学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首词读正确了,真好!学贵有疑,大家再默读这首词,把不明白的地方找出来。 (1)词句和插图结合,理解“翁媪”,并知道 “相媚好”所表现的就是这对老夫妻感情的浓厚与缠绵! (2)老师记得生活中“无赖”的意思是“赖皮”啊!在词中怎么是顽皮、天真呢?我不理解。谁能告诉我? 学生讨论理解“无赖”。 (3)师介绍“吴音”的意思。 (4)通过组词的方法理解 “醉”。 我们已经大致理解了这首词的意思,让我们再读一读这首词,把你的理解读进去。 三、品评诗句,生成画面。 辛弃疾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用寥寥的四十六个字就将一幅安宁祥和的乡村生活图景展现在我们眼前。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词,说说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画面? 生边读边想象,教师指导学生用语言生动具体地描述:(根据学生的叙述,用课件相机展示画面。) 1、风景图 看到画面了吗?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不断扩充画面:你看到的溪水是什么样儿的?水面上还长着什么?水面下还有什么……) 2、相媚图 猜猜看,如此恩爱的老夫妻,他们可能在亲热地说些什么呢? 3、大儿锄豆图,二儿织笼图。 看到儿子劳动的场面,老夫妻俩会怎么说?(体会大儿、二儿的勤劳) 4、小儿剥莲图 (1)引导学生抓住“卧”,理解小儿的天真、淘气,以及自由自在的快活之情。 (2)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小儿是非常的顽皮,拿起笔,写一写你想象中的小儿剥莲蓬的样子!(注意观察小儿的动作、神态) 四、体会意蕴,定格画面。 1、你们看,这里有如画的风景,有劳作的美好,有晚情的温馨……谁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你现在的感受。 2、你最喜欢哪幅画面?为什么? 3、现在你觉得“醉”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让我们再一次把这首词读一读,能背的背一背,读出我们对乡村生活的陶醉、沉醉、迷醉! (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农村生活的安宁、详和,更深切地懂得词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渴望。) 五、拓展建构,走近作者。 这首词带给我们的是多么美好的享受啊!辛弃疾一生给我们留下了600多首词,有爱国词,乡村词等,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一首——(乡村词)。 (课件出示辛弃疾的另外三首词:《西江月》、《菩萨蛮》、《破阵子》)同学们,相信你们读了这几首不同题材的词,你会对作者有更深的了解。

2020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ppt课件免费下载.zip》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3MqYb-rK-Zx4jn77fupuQw 提取码:wjin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ppt课件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rBb4IRIYew2mG2yAuZsCA 提取码:y4s8语文,是我们的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门语言,也许它不像数学那样千变万化,也不像英语那样被广泛重视,我们生来会讲的母语,却往往成为孩子的弱项。怎样才能让孩子把我们自己本身的语言学好,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方法,才能学好语文。该节目是由知名主持人王芳主讲,该节目以提高孩子语文素养为目的。用趣味联结知识,让孩子获得及时的反馈。大语文纵览教学法,通过文人轶事、文学经典、历史背景等形式学习语文,激发兴趣,获得自主学习的持续动力。让孩子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思维导图,随时激发,调取应用。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rBb4IRIYew2mG2yAuZsCA 提取码:y4s8语文,是我们的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门语言,也许它不像数学那样千变万化,也不像英语那样被广泛重视,我们生来会讲的母语,却往往成为孩子的弱项。怎样才能让孩子把我们自己本身的语言学好,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方法,才能学好语文。该节目是由知名主持人王芳主讲,该节目以提高孩子语文素养为目的。用趣味联结知识,让孩子获得及时的反馈。大语文纵览教学法,通过文人轶事、文学经典、历史背景等形式学习语文,激发兴趣,获得自主学习的持续动力。让孩子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思维导图,随时激发,调取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