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为什么叫愚人节

  并未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以各种方式互相欺骗和捉弄,往往在玩笑的最后才揭穿并宣告捉弄对象为“愚人”。玩笑的性质极少包含实质恶意,但个别玩笑由于开得过大而引起人们的恐慌,产生较大规模反响及衍生成为(传媒)谣言和都市传说,所以对于人们来说一般会加以避免如灾难之事的玩笑。

  需要注意的是愚人节这天玩笑只能开到中午12点之前,这是约定俗成的严格规定,过了钟点还开玩笑的人会立刻碰钉子,自找没趣儿,称为比被他取笑的人还要大的傻瓜。

  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起初,任何美国人都可以炮制骇人听闻的消息,而且不负丝毫的道德和法律责任,政府和司法部门也不会追究。相反,谁编造的谎言最离奇、最能骗取人们相信,谁还会荣膺桂冠。这种做法给社会带来不少混乱,因而引起人们的不满。人们节日期间的愚弄欺骗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离谱,而是以轻松欢乐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