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哪些关于“诚信”的名言?
孔子关于“诚信”的名言: 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 2、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8、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孔子 9、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孔子 10、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 1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孔子 12、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13、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孔子
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释义】孔子说:“君子喜欢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喜欢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与此相反。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释义】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经常忧愁。” 3、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即使大家都讨厌他,自己也不要随便附和,一定要考察一下;即使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释义】孔子说:“不怕别人部料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释义】孔子说:“不事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也不随意猜测别人的不诚实,然而却又能及早地加以察觉,这才是贤人啊!” 6、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为政》 【释义】孔子说:“观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所走过的道路,了解他的心情、爱好,那么这个人的真实面目怎么隐藏得住呢?怎么能隐藏得住呢?” 7、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有几句正确言论就推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言论。” 8、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 【释义】孔子说:“可以同在一起学习的人,未必能一起通向真理;可以一起通向真理的人,未必能共同坚守真理;可以一起坚守真理的人,未必都能做到通权达变。” 9、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可以同他谈话,却不同他谈话,这会错过人才;不可以同他谈话,却同他谈话,这是错说了话。聪明人既不会错过人才,也不会错说话。” 1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谋划事情。” 1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有志之士、仁德之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肯勇于牺牲自己来维护仁德。”——《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化解怨恨了。” 13、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工匠要搞好他的工作,一定要事先修好他的工具。我们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为那些卿大夫中的贤人服务,与那些士人中的仁人交友。” 14、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释义】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 15、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颜渊》 【释义】孔子说:“诚恳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要使他仍然不听,也就算了,免得自找羞辱。”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16.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1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8.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9.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0.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释义】孔子说:“君子喜欢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喜欢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与此相反。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释义】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经常忧愁。” 3、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即使大家都讨厌他,自己也不要随便附和,一定要考察一下;即使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释义】孔子说:“不怕别人部料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释义】孔子说:“不事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也不随意猜测别人的不诚实,然而却又能及早地加以察觉,这才是贤人啊!” 6、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为政》 【释义】孔子说:“观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所走过的道路,了解他的心情、爱好,那么这个人的真实面目怎么隐藏得住呢?怎么能隐藏得住呢?” 7、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有几句正确言论就推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言论。” 8、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 【释义】孔子说:“可以同在一起学习的人,未必能一起通向真理;可以一起通向真理的人,未必能共同坚守真理;可以一起坚守真理的人,未必都能做到通权达变。” 9、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可以同他谈话,却不同他谈话,这会错过人才;不可以同他谈话,却同他谈话,这是错说了话。聪明人既不会错过人才,也不会错说话。” 1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谋划事情。” 1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有志之士、仁德之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肯勇于牺牲自己来维护仁德。”——《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化解怨恨了。” 13、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工匠要搞好他的工作,一定要事先修好他的工具。我们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为那些卿大夫中的贤人服务,与那些士人中的仁人交友。” 14、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释义】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 15、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颜渊》 【释义】孔子说:“诚恳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要使他仍然不听,也就算了,免得自找羞辱。”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16.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1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8.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9.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0.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说的有关诚信的名言有哪些?
1、君子贞而不谅。——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够坚守正道,而不是不顾是非的去讲究信用。” 2、言必信,行必果。——春秋孔子《论语·子路》。 译文:说话一定要坚守信用,说道的事情,一定要能够做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果断。 3、言忠信,行笃敬。——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 译文:说话要讲忠诚,守信用;行动要忠实、有礼。而慈祥母亲的溺爱,却会出现败家子。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译文:我每天都用三件事情来检查自己。为别人做事情,是否忠诚?和朋友交往是否守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都学到了?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该怎么办。就像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1、言必信,行必果。——春秋孔子《论语·子路》 释意:说的事就一定守信任,做事一定办到。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则不立。——春秋孔子《论语·颜渊》 释意: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释意: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4、言忠信,行笃敬。——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 释意:说话要讲忠诚,守信用;行动要忠实、有礼。而慈祥母亲的溺爱,却会出现败家子。 5、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释意:子路啊,告诉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即对待学问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1、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 2、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3、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4、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5、虚假的坦白实在是一个可怕的事情。——巴尔扎克6、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8、失去信用而赚的钱应结算在损失里。——罗马9、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10、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11、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西塞罗12、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13、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14、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镜子,不可能修复。——德国15、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德国谚语16、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17、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1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19、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2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21、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22、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23、世界未有比真诚人更为可贵的。——西塞罗24、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25、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的最高贵品质。——歌德26、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27、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2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29、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汉·韩婴《韩诗外传》30、信不足,安有信。——《管子》31、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32、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33、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34、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35、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36、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37、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38、甚至上帝也助诚实勇敢者一臂之力。——米南德39、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40、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41、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42、信用是无形的资产。——日本43、坦白是诚实与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44、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4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46、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邓小平47、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48、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了生命。——法国49、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50、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51、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5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53、一言而适,可能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刘向54、坦白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西塞罗55、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56、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57、言必信,行必果。——孔子58、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59、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60、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6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62、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斯宾诺莎63、忠诚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实。——夏尔丹64、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65、一切的美德都包含在自我信赖里。——爱默森66、靠着忠诚,你能与伟大的心灵为伴,有如一个精神上的家庭。——莫洛亚67、语言犹如枝叶,行为犹如果实。——洪都拉斯68、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69、失信就是失败。——左拉70、宁可失钱,不可失信。——英国71、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高尔基72、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73、有一种真话是人所需要的,它以羞耻的火焰烧掉人心头的污秽和庸欲——这就是真话万岁!——高尔基74、坦白真爽最得人心。——巴尔扎克75、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76、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77、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寓言》78、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拉罗什夫利79、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80、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萨特81、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列宁82、真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又是商业成功的秘诀,谁能信守不渝,就可以成功。——德莱塞83、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84、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力中而变成真实。——泰戈尔85、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了美。——别林斯基86、处己、事上、临下、皆当以诚为主。——薛敬轩87、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88、如同性格的惟一基础那样,深邃的真诚也是才能的惟一基础。——爱默生89、养心莫善于诚。——荀子90、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91、不相信任何人人的人知道自己无信用。——奥尔巴赫92、如果习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格言93、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伏尔泰94、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95、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96、要正直地生活,别想入非非!要诚实地工作,才能前程远大。——陀思妥耶夫斯基97、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98、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99、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孔子100、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绪儒斯101、诚实是最好的政策。——富兰克林102、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103、当今世界的所有恶劣品质中,不真诚是最危险的。——阿尔及利亚104、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05、诚实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高尔基106、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毛泽东107、诚信为人之本。——鲁迅108、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109、存心光明正大,言论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谓君子。——陶觉110、私人的信用是财产,公众的荣誉是保证金。——朱尼厄斯111、诚实是科学家的主要美德。——费尔巴哈11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113、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持久和平》114、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115、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116、信用是最大的资本。——英国117、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李嘉诚118、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程颢、程颐《二程集·论学篇》119、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淮南子120、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121、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富兰克林122、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康德,德国哲学家)123、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124、我希望我将具有足够的坚定性和美德,藉以保持所有称号中,我认为最值得羡慕的称号:一个诚实的人。——华盛顿125、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子路》126、当你背叛别人时,你也背叛了自己。——辛格127、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128、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129、难听的实话胜过动听的谎言。——苏尤里·郁达列夫130、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131、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132、没有一种罪恶比虚伪和背义更可耻了。——培根133、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卢梭134、一言九鼎重千秋。——陈毅135、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136、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137、一个正直的人在无论什么地方应该知道自重。——巴尔扎克138、信用重于黄金。——德国139、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140、一个人的信用和其钱柜里的钞票是成正比的。——玉外纳141、信用是成功的伙伴。——英国142、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143、没有比正直更富的遗产。——莎士比亚144、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145、凡人立于天地间,遇事必当之以"诚",而后人始信其为人,乃得有为人之价值。尚诈术者,何能立名建业。——吕鹏搏146、祸莫大于无信。——傅玄147、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契诃夫148、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149、失去信用是一个人的最大损失。——约·克拉克150、正直是为人最良之品性,且为处世之最良法,与人交接,一以正直为本旨。正直二字,实为信用之基。——管绿荫151、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列夫。托尔斯泰152、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莫里哀153、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154、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15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论语·为政》156、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157、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158、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159、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160、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161、菲劳德说真话是件好事,因为说真话能使心里轻松愉快,也因为说真话是少见的事。——大仲马162、获取信用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杰罗尔德163、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164、我的座右铭是:第一是诚实,第二是勤勉,第三是专工作。——卡耐基165、坦白真爽,最能得人心。——巴尔扎克166、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167、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168、即使开始时,怀有故意的人,只要自己抱有真实和诚实去接触,就一定能换来好意。——池田大作169、民无信不立。——孔子170、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171、守信用胜过有名气。——罗斯福172、自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173、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约翰·雷174、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裴多菲175、信用难得易失。费10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176、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www.lz13.cn)177、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178、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鲁迅179、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三毛180、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181、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毛泽东182、你憎恨被别人欺骗吗?那就不要去欺骗别人。——克里索斯托183、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哈伯特184、诚实是最丰富的传代物。——克尔185、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大学》186、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司马光187、诚信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和善与神一样。——毕达哥拉斯188、信用出黄金,因为黄金比信用易得——英国189、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惠能190、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191、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192、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193、人不守信,无异于叫旁人对他失信。——英国194、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195、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瓦·阿扎耶夫196、真诚是处世行事的最好方法。——怀特19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198、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陀思妥耶夫斯基199、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200、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冯玉祥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2、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孔子 3、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4、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孔子 5、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7、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8、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其他人说的: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 10、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松下幸之助 11、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 哈伯特 12、喜迎东西南北客人人皆诚,笑纳五湖四海财事事讲信—— 佚名 13、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 裴多菲 14、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朱熹 15、诚实,道德之基;守信,和谐之源—— 佚名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1、言必信,行必果。——春秋孔子《论语·子路》 释意:说的事就一定守信任,做事一定办到。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则不立。——春秋孔子《论语·颜渊》 释意: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释意: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4、言忠信,行笃敬。——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 释意:说话要讲忠诚,守信用;行动要忠实、有礼。而慈祥母亲的溺爱,却会出现败家子。 5、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释意:子路啊,告诉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即对待学问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1、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 2、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3、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4、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5、虚假的坦白实在是一个可怕的事情。——巴尔扎克6、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8、失去信用而赚的钱应结算在损失里。——罗马9、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10、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11、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西塞罗12、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13、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14、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镜子,不可能修复。——德国15、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德国谚语16、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17、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1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19、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2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21、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22、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23、世界未有比真诚人更为可贵的。——西塞罗24、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25、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的最高贵品质。——歌德26、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27、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2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29、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汉·韩婴《韩诗外传》30、信不足,安有信。——《管子》31、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32、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33、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34、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35、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36、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37、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38、甚至上帝也助诚实勇敢者一臂之力。——米南德39、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40、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41、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42、信用是无形的资产。——日本43、坦白是诚实与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44、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4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46、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邓小平47、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48、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了生命。——法国49、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50、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51、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5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53、一言而适,可能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刘向54、坦白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西塞罗55、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56、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57、言必信,行必果。——孔子58、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59、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60、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6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62、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斯宾诺莎63、忠诚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实。——夏尔丹64、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65、一切的美德都包含在自我信赖里。——爱默森66、靠着忠诚,你能与伟大的心灵为伴,有如一个精神上的家庭。——莫洛亚67、语言犹如枝叶,行为犹如果实。——洪都拉斯68、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69、失信就是失败。——左拉70、宁可失钱,不可失信。——英国71、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高尔基72、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73、有一种真话是人所需要的,它以羞耻的火焰烧掉人心头的污秽和庸欲——这就是真话万岁!——高尔基74、坦白真爽最得人心。——巴尔扎克75、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76、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77、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寓言》78、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拉罗什夫利79、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80、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萨特81、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列宁82、真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又是商业成功的秘诀,谁能信守不渝,就可以成功。——德莱塞83、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84、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力中而变成真实。——泰戈尔85、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了美。——别林斯基86、处己、事上、临下、皆当以诚为主。——薛敬轩87、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88、如同性格的惟一基础那样,深邃的真诚也是才能的惟一基础。——爱默生89、养心莫善于诚。——荀子90、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91、不相信任何人人的人知道自己无信用。——奥尔巴赫92、如果习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格言93、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伏尔泰94、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95、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96、要正直地生活,别想入非非!要诚实地工作,才能前程远大。——陀思妥耶夫斯基97、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98、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99、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孔子100、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绪儒斯101、诚实是最好的政策。——富兰克林102、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103、当今世界的所有恶劣品质中,不真诚是最危险的。——阿尔及利亚104、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05、诚实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高尔基106、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毛泽东107、诚信为人之本。——鲁迅108、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109、存心光明正大,言论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谓君子。——陶觉110、私人的信用是财产,公众的荣誉是保证金。——朱尼厄斯111、诚实是科学家的主要美德。——费尔巴哈11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113、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持久和平》114、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115、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116、信用是最大的资本。——英国117、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李嘉诚118、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程颢、程颐《二程集·论学篇》119、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淮南子120、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121、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富兰克林122、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康德,德国哲学家)123、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124、我希望我将具有足够的坚定性和美德,藉以保持所有称号中,我认为最值得羡慕的称号:一个诚实的人。——华盛顿125、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子路》126、当你背叛别人时,你也背叛了自己。——辛格127、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128、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129、难听的实话胜过动听的谎言。——苏尤里·郁达列夫130、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131、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132、没有一种罪恶比虚伪和背义更可耻了。——培根133、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卢梭134、一言九鼎重千秋。——陈毅135、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136、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137、一个正直的人在无论什么地方应该知道自重。——巴尔扎克138、信用重于黄金。——德国139、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140、一个人的信用和其钱柜里的钞票是成正比的。——玉外纳141、信用是成功的伙伴。——英国142、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143、没有比正直更富的遗产。——莎士比亚144、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145、凡人立于天地间,遇事必当之以"诚",而后人始信其为人,乃得有为人之价值。尚诈术者,何能立名建业。——吕鹏搏146、祸莫大于无信。——傅玄147、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契诃夫148、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149、失去信用是一个人的最大损失。——约·克拉克150、正直是为人最良之品性,且为处世之最良法,与人交接,一以正直为本旨。正直二字,实为信用之基。——管绿荫151、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列夫。托尔斯泰152、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莫里哀153、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154、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15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论语·为政》156、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157、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158、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159、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160、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161、菲劳德说真话是件好事,因为说真话能使心里轻松愉快,也因为说真话是少见的事。——大仲马162、获取信用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杰罗尔德163、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164、我的座右铭是:第一是诚实,第二是勤勉,第三是专工作。——卡耐基165、坦白真爽,最能得人心。——巴尔扎克166、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167、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168、即使开始时,怀有故意的人,只要自己抱有真实和诚实去接触,就一定能换来好意。——池田大作169、民无信不立。——孔子170、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171、守信用胜过有名气。——罗斯福172、自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173、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约翰·雷174、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裴多菲175、信用难得易失。费10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176、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www.lz13.cn)177、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178、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鲁迅179、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三毛180、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181、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毛泽东182、你憎恨被别人欺骗吗?那就不要去欺骗别人。——克里索斯托183、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哈伯特184、诚实是最丰富的传代物。——克尔185、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大学》186、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司马光187、诚信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和善与神一样。——毕达哥拉斯188、信用出黄金,因为黄金比信用易得——英国189、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惠能190、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191、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192、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193、人不守信,无异于叫旁人对他失信。——英国194、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195、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瓦·阿扎耶夫196、真诚是处世行事的最好方法。——怀特19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198、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陀思妥耶夫斯基199、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200、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冯玉祥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2、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孔子 3、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4、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孔子 5、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7、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8、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其他人说的: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 10、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松下幸之助 11、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 哈伯特 12、喜迎东西南北客人人皆诚,笑纳五湖四海财事事讲信—— 佚名 13、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 裴多菲 14、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朱熹 15、诚实,道德之基;守信,和谐之源—— 佚名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孔子说过哪些有关诚信的名言
1、言必信,行必果。——春秋孔子《论语·子路》 释意:说的事就一定守信任,做事一定办到。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则不立。——春秋孔子《论语·颜渊》 释意: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释意: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4、言忠信,行笃敬。——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 释意:说话要讲忠诚,守信用;行动要忠实、有礼。而慈祥母亲的溺爱,却会出现败家子。 5、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释意:子路啊,告诉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即对待学问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态度。 言必信,行必果。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对朋友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輗(ní大车辕端与衡相接处的关键),軏(yuè置于车辕前端与车横木衔接处的销钉),輗軏:比喻事物的关键。2、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kēngkēng气量小而固执)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矣。”《论语•子路》3、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假如百姓不相信国家,那么国家就不可能站住脚)。”《论语•颜渊》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言不信者,行不果。一孔子
孔子名言之诚信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态度。 言必信,行必果。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对朋友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輗(ní大车辕端与衡相接处的关键),軏(yuè置于车辕前端与车横木衔接处的销钉),輗軏:比喻事物的关键。2、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kēngkēng气量小而固执)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矣。”《论语•子路》3、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假如百姓不相信国家,那么国家就不可能站住脚)。”《论语•颜渊》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言不信者,行不果。一孔子
孔子名言之诚信篇

孔子诚信的名言及解释
孔子诚信的名言及解释 孔子诚信的名言及解释有哪些?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孔子诚信的名言及解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孔子诚信的名言及解释1 1.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2.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3.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翻译】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5.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 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翻译】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7.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 【翻译】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那么说话和行动都要正直;国家政治黑暗,难么行为要正直,而说话要谨慎随和。” 8.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翻译】孔子说:“听到合乎原则的话,能不接受吗?而接收之后能改正错误才可贵。听到顺从自己的话,能不高兴吗?而高兴之后能分析鉴别才可贵。而盲目高兴,不加分析;或表面接受,实际不改,对这种人我实在没有办法啊。” 9.子曰:“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宪问》 【翻译】孔子说:“他的话大言不惭,要他做起来就很难了。” 10.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翻译】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1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12.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呢。” 13.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翻译】孔子说:“君子要有九种考虑:看到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明白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待人接物的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诚恳,办事要考虑是否认真,遇到疑难问题要考虑如何向别人请教,怨怒发作前要考虑将引起的后果,看到名利时要考虑得到它是否合乎道义。” 14.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翻译】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而趟水过大河,这种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同他共事。同沃共使的一定要是遇事谨慎小心,喜欢动脑子想点子来完成任务的人。” 15.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 【翻译】孔子说:“有益的快乐由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赞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一多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快乐。以傲慢自大为快乐,以无所事事地游荡为快乐,以过度的宴饮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孔子诚信的名言及解释2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2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29、《关罘,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关罘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3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

孔子诚信的名言警句
孔子诚信的名言警句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至圣先师孔天子,对诚信的重要性的评价是多么高。下面是孔子诚信的名言警句,希望你会喜欢! 孔子诚信的`名言警句1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2)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4)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 6)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颜渊> 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 8)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9)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10)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 12)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1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孔子 14)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15)民无信不立。——孔子 孔子诚信的名言警句2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2)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廲哉?人焉廲哉?”——<为政> 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4)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6)子曰:“君子道者有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7)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8)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卫灵公> 9)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1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11)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 12)子曰:“君子义以为质,厉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 13)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 14)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15)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孔子诚信的名言警句3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德不孤,必有邻。 6、礼之用,和为贵。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诚信的名言警句4 1.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 5.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6. 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7.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8.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9.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0.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孔子诚信的名言警句5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5、不迁怒,不贰过。——孔子 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孔子 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8、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孔子 9、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 10、君子不以利害义,则耻辱安从生哉!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怠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孔子 1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 12、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 13、过则勿惮改。——孔子 1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衰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15、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 1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孔子 1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孔子 18、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孔子 1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20、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 21、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 2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 2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 24、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25、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孔子 2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2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2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29、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31、过犹不及。——孔子 32、大德必得其寿。——孔子 33、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孔子 34、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 35、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孔子 3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 37、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子 3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 39、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 40、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 4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4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 4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44、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 4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孔子 46、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孔子 47、礼之用,和为贵。——孔子 48、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 49、德不孤,必有邻。——孔子 5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5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孔子 5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 5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 54、因材施教。——孔子 5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6、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孔子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 5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5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 60、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