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最有名的古诗
1. 关于春节的有名古诗句 关于春节的有名古诗句 1.描写春节的古诗名句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在除夕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春风送来温暖,大年初一,人们喝着屠苏酒。千家万户都被阳光照耀,大家开心地把旧的桃符摘下,换上新的桃符。 2、《新年》 唐代-无可 燃灯朝复夕,渐作长年身。紫阁未归日,青门又见春。 掩关寒过尽,开定草生新。自有林中趣,谁惊岁去频。 译文:从早到晚都点着灯火,肉体逐渐年长。还没从紫阁回归,就又要投入青门了。坐关不觉寒冷的天气都已过尽,开定的时候都长出了新草。心中自然有在禅林的乐趣,谁会对一年的过去而惊讶呢。2.描写春节的诗句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日(宋)王安石 2.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已酉新正(明)叶颙 3.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4.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唐 王涯《春游曲》 不觉春风换柳条——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宋·秦观《好事近》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宋·陆游《马上作》 东风吹雨细于尘 ——宋·辛弃疾《浣溪沙》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宋·陈亮《南歌子》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黄柳》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栻《立春偶成》3.关于春节的著名古诗词《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感觉每次讲春节,王安石这首诗都会被大家提起。因为这首诗讲了好几个古代春节的习俗。首先是放爆竹,然后是过年喝酒,然后过年要贴春联。尽管有些习俗随着时间演变而可能被后人淡忘,但是古代那种过年的热闹景象却可以靠着这首诗让千万年后的人们感受体会。 稍微解释下诗中几个词语的意思,屠苏是酒的意思,对联古代称为“桃符”, 曈曈是形容日出明亮的日子。这样流传千年的好诗,大家赶紧背下来吧。4.有名的有关过年的古诗词、《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6、《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7、《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8、《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0、《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1、《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12、《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13、《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5.有关春节的古诗句 3个《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守岁》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6.关于春节的诗句年代:宋 作者: 陆游《己未新岁》饯岁愁虽剧,迎年喜亦深。 桃符带草写,椒酒过花斟。车马久无迹,儿孙聊慰心。 更欣春意早,处处有鸣禽。年代:宋 作者: 李思衍《元日》笋班玉立五云阶,曾醉天家舞马杯。 坐困庚楼分月久,明从尧殿带春来。洪钧暖入宫桥柳,金鼎香传驿使梅。 爆竹一声春梦晓,沈香亭北牡丹开。年代:唐 作者: 张说《岳州守岁二首》夜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 愁逐前年少,欢迎今岁多。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 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年代:宋 作者: 晁补之《失调名》残腊初雪霁。 梅白飘香蕊。依前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 灶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 交年换新岁,长保身荣贵。愿与儿孙、尽老今生,祝寿遐昌,年年共同守岁。 年代:宋 作者: 史浩《喜迁莺》雪消春浅。听爆竹送穷,椒花待旦,系马合簪,鸣鸦列炬,几处玳筵开宴。 介我百千眉寿,齐捧玉壶金盏。最奇绝,是小桃新坼,争妍粉面。 女伴。频告语,守岁通宵,莫放笙歌散。 酒晕朝霞,寒欺重翠,却忆凤屏香暖。笑拂满身花影,遥指珠帘深院。 待到了,道一声稳睡,明年相见。年代:宋 作者: 李处全《玉楼春》年光箭脱无留计,才过立春还守岁。 要知一岁已寻侬,听打个惊人喷嚏。椒盘荐寿休辞醉,坐听爆竹浑无寐。 明朝末后饮屠苏,白发从渠相点缀。年代:宋 作者: 孙惟信《水龙吟》小童教写桃符,道人还了常年例。 神前灶下,祓除清净,献花酌水。祷告些儿,也都不是,求名求利。 但吟诗写字,分数上面,略精进、尽足矣。饮量添教不醉。 好时节、逢场作戏。驱傩爆竹,软饧酥豆,通宵不睡。 四海皆兄弟,阿鹊也、同添一岁。愿家家户户,和和顺顺,乐升平世。 年代:宋 作者: 刘辰翁《鹧鸪天》旧日桃符管送迎,灯毯爆竹斗先嬴。鹿门乱走团栾久,才到城门有鼓声。 梅弄雪,柳窥晴,残年犹自冷如冰。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是元宵与踏青。 年代:宋 作者: 刘辰翁《金缕曲/贺新郎》岁事峥嵘甚。是当年、爆竹驱傩,插金幡胜。 忽晓阑街儿童语,不为上元灯近。但笑拣、梅簪公鬓。 莫恨青青如今白,愿年年、语取东君信。巾未堕,笑重整。 他年不信东风冷。鼓连天、银烛花光,柳芽催迸。 漫说沈香亭羯鼓,自著锦袍吟凭。待吹彻、玉箫人醒。 不带汝阳天人福,便不教、百又馀年剩。歌此曲,休辞饮。 年代:元 作者: 邵亨贞《恋绣衾 辛丑元日》门前爆竹儿女喧,野人家、时序尚然。尽说道、春来好,老来人、长怕换年。 东风到底无崖岸,也殷勤、相过小园。第一是、朱颜改,纵花开。 年代:元 作者: 王寂《转调蹋莎行 元旦》爆竹庭前,树桃门右。香汤□浴罢、五更后。 高烧银烛,瑞烟喷金兽。萱堂次第了,相为寿。 改岁宜新,应时纳祐。从今诸事愿、胜如旧。 人生强健,喜一年入手。休辞最后馀、酴酥酒。 年代:宋 作者: 陆游《丁酉除夕》浮生过五十,光景如飞鸿;寒暑俛仰间,四序忽已终。殊方感漂泊,晚境嗟龙锺。 桃符舆爆竹,嬾复随儿童。不寐非守岁,燕坐夜过中。 气定神自凝,海日何曈曨。岂惟三彭逃,坐觉六人空。 徂年勿惆怅,阅事方无穷。年代:宋 作者: 陈与义《除夜二首》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年代:元 作者: 高士谈《庚戌元日》旧日屠苏饮最先,而今追想尚依然。 故人对酒且千里,春色惊心又一年。习俗天涯同爆竹,风光塞外只寒烟。 残年无复功名望,志在苏君二顷田。年代:宋 作者: 苏辙《次韵王适元日并示曹焕二首》井底屠酥浸旧方,床头冬酿压琼浆。 旧来喜与门前客,终日同为酒后狂。老大心情今已尽,尘埃须发亦无光。 江南留滞归何日,万里逢春思故乡。放逐三年未遣回,复惊爆竹起春雷。 祈年粗有樽中桂,寄远仍持岭上梅。莫笑牛狸抵羊酪,漫将崖蜜代官醅。 二君未肯嫌贫病,犹得衰颜一笑开。年代:宋 作者: 陈天麟《除夕偶成呈同舍兼简陈仲恕》东皇送暖下青都,雪在梅梢半有无。 爆竹旧闻驱罔象,传杯今旧饮屠苏。暗中石火频过眼,忙裹银丝欲上须。 不解玉堂供帖子,双扉聊与换桃符。年代:宋 作者: 邓深《除夕把酒》爆竹惊今夕,屠苏荐诘朝。 去来时转眼,新旧岁中腰。立地符先钉,倚门钱未烧。 土人珍裂饼,聊以荐金蕉。年代:宋 作者: 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十首》穷巷闲门本閴然,强将爆竹聒阶前。 人情旧雨非今雨,老境增年是减年。口不两匙休足縠,身能几屐莫言钱。 扫除一室空诸有,庞老家人总解禅。年代:宋 作者: 葛起耕《除夕》爆竹传声又岁除,流年不驻隙中驹。 屠苏未用斟春酒,馎饦先教促晓厨。彩绚户庭更郁垒,欢传院落竞樗蒲。 老来乐事关心懒,吟对梅花捻断须。年代:宋 作者: 李洪《元日》元日欢情客里稀,追陪人事强开眉。 不知爆竹催年去,但怪屠苏到我迟。梅蘂欲撩东阁兴,宦情终愧北山移。 未甘直道犹萧索,詹尹何辞为拂龟。年代:宋 作者: 刘克庄《岁除二首》儿童烧爆竹,妇女治椒花。 独有龙钟叟,凄凉感岁华。年代:宋 作者: 舒邦佐《和洪龟父岁暮韵》两鬓点秋霜,黑白交相互。 倒指数行年,如日。7.关于春节的诗句除夜有怀 【唐】杜审言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 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除夜 【唐】李世民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春节看花市》 【近】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拜年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新年有感〔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试笔(选一)〔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癸巳除夕偶成〔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词〔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迎春〔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迎春歌〔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8.有关春节的诗句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说明]这首诗说,宋代人的春节一定要喝屠苏酒,因为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二要及时在门两旁贴上新桃符,以驱鬼辟邪。可见过年的意义在于对新的一年寄于美好的希望。 苏酒 瞿佑 紫俯仙人授宝方, 新正先许少年尝。 八神奉命调金鼎, 一气回春满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 春风晓入九霞觞。 便将凤历从头数, 日日持杯访醉乡。 [说明]元日讲喝屠苏酒。这首诗告诉我们,酒是仙人的药方调制的,事前用红色囊袋装好,浸泡在井下。元日这天清晨倾于杯中,由年最少者先开口品尝,然后按年龄递增依次喝下去。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说明]元日人人出外拜年,拜年者,并不求其与主人见面贺礼,只是姿态性地投张名帖,表示礼数已到罢了。这一风俗始于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由于世俗把过年投送名帖作为奉承讨好的手段,所以受到诗人的讥讽,这种过年送的名帖,大概就是我国最早的贺年片吧。 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说明]这首诗生动而形象地记载了人们的迎春活动。从内容上看,人们主要是祭神,为的是盼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但从气氛上看实在是娱人,表演者尽兴狂欢,观者也耳目一新,处处体现了生活的欢乐。 凤城新年辞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说明〕在古代,民间妇女一年到头忙累只有到了新年才有闲空玩耍。这首诗从侧面写出妇女过年的心情,为了年后能清闲一个月,年前却分外满碌。她们巧制首饰试做新衣,争相打扮,体现女子爱美天性。

关于春节的古诗20首
春节的古诗如下:1、《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2、《卖痴呆词》(唐)范成大除夕更阑人不睡,厌镶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3、《除夜》(唐)来鹊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4、《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5、《元日玉楼春》(宋)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6、《除夜》(南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未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7、《拜年》(明)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8、《已酉新正》(明)叶_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得,松算老态多;居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禽。9、《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10、《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巧裁帽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11、《甲午元旦》(清)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12、《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13、《春节看花市》林伯渠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14、《上元竹枝》(清)符曾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15、《元夕影永冰灯》(清)店顺之正怜火树干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皎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16、《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昙。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7、《除夜宿石头驿》(唐代)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18、《客中除夕》(明代)袁凯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19、《岁夜咏怀》(唐代)刘禹锡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跑。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20、《除夜对酒赠少章》(宋代)陈师道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起舞,滚倒略相同。

关于春节的诗句
关于春节的诗句: 1、《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北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 译文:莲花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在井悬冻酒,晓寒侵人之时,柳枝的苗条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气息。虽有佳人歌女劝酒佐兴,可词人却为早春的物候所惊,犹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旧。 3、《新年作》 唐代: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译文: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到了老年被贬居于人下,春归匆匆走在我的前头。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晓,江边杨柳与我共分忧愁。我已和长太傅一样遭遇,这样日子须到何时才休? 4、《除夜》 宋代: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译文:天地之间一片空旷,时光公然地离我而去。在人生的末路上因为风雨而受惊,在偏僻的边疆饱经了冰雪寒霜。如今生命跟这一年一样快要结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经历也会被遗忘。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 5、《守岁》 宋代: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译文:要知道快要辞别的年岁,有如游向幽壑的长蛇。长长的鳞甲一半已经不见,离去的心意谁能够拦遮!何况想系住它的尾端,虽然勤勉明知是无可奈何。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 晨鸡呵请你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催促也叫人惧怕。长久夜坐灯花点点坠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经横斜。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努力爱惜这一个夜晚,少年人意气还可以自夸。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入暖送屠苏‘’小时候这些都是烂熟于心的古诗词,每到过年时就会向亲戚炫耀一番,小时候只知道这个读起来朗朗上口,直到长大才发现这些古人的浪漫,古人简简单单几句诗词就把古时候的年味描写得淋漓尽致,瞬间画面就来了,而今天我们借着古人的浪漫再看看这些诗词吧! 给大家挑选了十首关于春节的经典古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 给大家挑选了十首关于春节的经典古诗词 ,一起来看看吧!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风送暖,旭日初升。 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多么喜庆的一派春节景象! 王安石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 《田家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 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 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 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除夜》 【宋代】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本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 文天祥甚至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代】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天黑之后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 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四处漂泊随行处且行乐。 《甲午元旦》 【清代】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此诗前四句写除夕,围炉守岁,饮酒消夜。 第三句过渡,借分赠,买春钱”暗示旧年已去,新岁已来,后四句转入写元旦。 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孔尚任一颗赤诚的童心。 《癸巳除夕偶成》(其一) 【清代】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除夕之夜,时间在千家万户欢声笑语中慢慢逝去。 诗人孤独寂寞,一人站在市桥之上,长时间仰望星空,陷入沉思。 《新年作》 【唐代】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又是新年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新年里诗人自然特别思念家乡、思念家人。 但诗人却被贬到了遥远的天边之地,千里迢迢,欲归不能,只好独自潸然泪下。 《迎春》 【清代】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从树木的角度写春的到来,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显得冬天不雕的松树有了些老态。 春节中的人,因为高兴饮了过多的屠苏酒,欢笑的声音响彻了云霄。 《元日(玉楼春)》 【宋代】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在井悬冻酒,晓寒侵人之时,柳枝的苗条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气息。 虽有佳人歌女劝酒佐兴,可词人却为早春的物候所惊,犹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旧。 此诗构思新颖,饶有情致。 《拜年》 【明代】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不要求见面只是希望通过拜贴来问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满了各种名贵的拜贴。 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人们只会嫌弃简慢,而不会嫌弃这其实只是空虚的礼节。
1.《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3.《除夜》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4.《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5.《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6.《凤城新年词》 黄景仁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7.《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8.《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9.《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10.《迎春》 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11.《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2.《岁除夜》 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除夜 【唐】曹松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岁除夜【唐】罗隐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除夜唐 尚颜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元日 宋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宋 玉楼春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拜年 宋 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田家元日 唐 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 孟浩然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春节看花市 明 林伯渠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明 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新年有感 唐 钱来苏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甲午元旦 凊 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元旦试笔(选一) 清 陈献章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癸巳除夕偶成 唐 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凤城新年词 宋 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入暖送屠苏‘’小时候这些都是烂熟于心的古诗词,每到过年时就会向亲戚炫耀一番,小时候只知道这个读起来朗朗上口,直到长大才发现这些古人的浪漫,古人简简单单几句诗词就把古时候的年味描写得淋漓尽致,瞬间画面就来了,而今天我们借着古人的浪漫再看看这些诗词吧! 给大家挑选了十首关于春节的经典古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 给大家挑选了十首关于春节的经典古诗词 ,一起来看看吧!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风送暖,旭日初升。 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多么喜庆的一派春节景象! 王安石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 《田家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 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 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 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除夜》 【宋代】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本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 文天祥甚至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代】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天黑之后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 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四处漂泊随行处且行乐。 《甲午元旦》 【清代】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此诗前四句写除夕,围炉守岁,饮酒消夜。 第三句过渡,借分赠,买春钱”暗示旧年已去,新岁已来,后四句转入写元旦。 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孔尚任一颗赤诚的童心。 《癸巳除夕偶成》(其一) 【清代】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除夕之夜,时间在千家万户欢声笑语中慢慢逝去。 诗人孤独寂寞,一人站在市桥之上,长时间仰望星空,陷入沉思。 《新年作》 【唐代】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又是新年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新年里诗人自然特别思念家乡、思念家人。 但诗人却被贬到了遥远的天边之地,千里迢迢,欲归不能,只好独自潸然泪下。 《迎春》 【清代】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从树木的角度写春的到来,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显得冬天不雕的松树有了些老态。 春节中的人,因为高兴饮了过多的屠苏酒,欢笑的声音响彻了云霄。 《元日(玉楼春)》 【宋代】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在井悬冻酒,晓寒侵人之时,柳枝的苗条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气息。 虽有佳人歌女劝酒佐兴,可词人却为早春的物候所惊,犹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旧。 此诗构思新颖,饶有情致。 《拜年》 【明代】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不要求见面只是希望通过拜贴来问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满了各种名贵的拜贴。 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人们只会嫌弃简慢,而不会嫌弃这其实只是空虚的礼节。
1.《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3.《除夜》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4.《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5.《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6.《凤城新年词》 黄景仁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7.《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8.《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9.《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10.《迎春》 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11.《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2.《岁除夜》 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除夜 【唐】曹松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岁除夜【唐】罗隐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除夜唐 尚颜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元日 宋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宋 玉楼春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拜年 宋 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田家元日 唐 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 孟浩然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春节看花市 明 林伯渠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明 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新年有感 唐 钱来苏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甲午元旦 凊 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元旦试笔(选一) 清 陈献章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癸巳除夕偶成 唐 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凤城新年词 宋 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有关于春节的诗句
1.有关春节的古诗(3首) 元 日 [北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释]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2.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 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4. 曈曈:光辉灿烂。 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5.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 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简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元日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玉楼春) 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拜年 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春节看花市〔林伯渠〕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新年有感 〔钱来苏〕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甲午元旦〔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元旦试笔(选一)〔陈献章〕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凤城新年词〔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已酉新正〔(明)叶颙〕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新年作 〔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2.春节的诗句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 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赏析 这首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3.春节的古诗句 描写春天的古诗和描写春天的名句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 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 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 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 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一夜风:一夜春风。 唐 王涯《春游曲》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飒飒:风声。唐 李商隐《无题四首》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唐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唐 丘为《题农父庐舍》 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 赵嘏《喜张沨及第》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若个:哪个? 唐·东方虬《春雪》 马踏春泥半是花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见:显现。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唐·刘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唐·令狐楚《春游。 4.有关春节的古诗词.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拜 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凤城新年词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5.请提供与春节有关的古诗词五首 春节诗文 元会诗 (魏)曹植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尊卑列叙,典而有章.衣裳鲜洁,黼黻玄黄.清酤盈爵,中坐腾光.珍膳杂遝,充溢圆方.笙磐既设,筝瑟俱张.悲歌厉响,咀嚼清商.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家荣贵,寿考无疆.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守岁 (北宋)苏轼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元日·玉楼春 (北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小孩小孩你别馋 打油诗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关于春节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春节的古诗如下: 1、《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3、《除夜》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4、《丙申元日五绝·新年仍着旧年衣》方回 新年仍着旧年衣,老健深惭七十希。 一炷炉香拜天地,今春早早买船归。 5、《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相关内容 春节起源于上古时代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上古时代人们于一岁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岁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驱邪攘灾、纳福祈年。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