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尊师重教的名言(关于尊师重教的名言简短一点)

关于尊师勤学的诗句名言

1.关于尊敬老师、长辈或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 尊敬老师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2.关于尊师的名言 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12。——康有为 146、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7、吾爱吾师。——李惺<。师友者。——亚里士多德 8、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圣人无常师,吾更爱真理;广潜书> 16?惑而不从师、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学问之资也;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9、事师之犹事父也。关于尊师的名言警句。——<;吕氏春秋劝学> 10;今世说> 17、师者,所以传道、师以质疑,友以折疑,授业,解惑也。——唐。韩愈 11;西沤外集·冰言补> 13、师道既,学风自善、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清)王卓<,其为惑也,终不解也。——韩愈 15、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 3.有关尊师的名言,警言,谚语,成语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毛泽东 尊师故事:《程门立雪》说的是杨时尊敬老师程颐的故事。 4.关于尊师重教的名言警句 1、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唐代:韩愈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朝·韩愈 3、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4、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5、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6、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7、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和自由地发展。——罗素 8、把完善的教育留给,就是最佳的遗产。——英国:司各特 9、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重大的、最光荣的职业。这一职业的意义和作用必将日益提高和增加。——克鲁普斯卡娅 10、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11、尊师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曲啸 12、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13、善者一日不教,则失而入于恶;恶者勤而教之,则可至于善。——宋朝:欧阳修 14、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吕氏春秋》 15、应当把我们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前:列宁 16、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 17、学校,王政之本也。——宋朝:欧阳修 扩展资料: “尊师重教”出自《礼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尊师重教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可见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关于尊师的名言】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15、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16、天才可贵,培养天才的泥土更可贵.——鲁迅17、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老师栽培.——华罗庚18、教育为公以达到天下为公.——陶行知19、教育工作者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俄)加里宁20、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21、圣人无常师.-----韩愈22、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23、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24、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斯大林25、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26、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27、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28、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29、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30、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6.有关勤学的诗句(名句)5句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昨日诗》 昨日复昨日,昨日何其好! 今日徒懊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去了。 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 成功立业在今日,莫待明天朝悔今朝。 文嘉《今日诗》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文嘉《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诗迟。 杜秋娘《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花落空摘枝。 朱熹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岳飞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关汉卿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屈复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 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增广贤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董必武《惜时》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7.关于尊师的名言 1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出自《孝经。 天子章》 2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意思是: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出自《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3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出自《苟子》。 4 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思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 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5 疾学在于尊师。 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出自《各氏春秋•劝学》。 6 君子隆师而亲友。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 出自“《荀子•修身篇》。 7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8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意思是: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 出自《朱舜水集•劝兴》。 9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老师指导学习。出自(汉)王符《潜夫论•赞学》。 就:靠近。 10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出自〔唐〕韩愈《师说》。 11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 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出自(清)王卓《今世说》卷一。 冀:希望。敬:重视;人虽有性质美12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意思是:人即使本质很好,又有聪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师学习,这择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出自《荀子•性恶》。 辨:慧。 13若要好,问三老。 意思是:要想把事情办好,要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见于(明)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14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意思是:拜师解答疑难,交友辨析疑难,师、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15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意思是:师友之间贵在尊敬和亲热,考察古代文化应当反躬自问。 出自(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16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 意思是:教师得到敬重,然后知识才有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视学问。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 17师者,人之模范也。 意思是;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18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意思是:老师呀老师,简直是儿童的生命,致力于求学,不如下功夫去找寻好的老师。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19师道立则善人多。 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 出自《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2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师长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出自《论语•述而》。 21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 出自《礼记•学记》。逸:安逸;轻松。 庸:功劳。 22 为学莫重于尊师。 意思是: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出自(清)谭嗣同《刘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23 务学不如务求师。 意思是:努力求学不如努力找位好老师。 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篇》。 24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意思是;学习要有老师讲授,也要有朋友间的切磋。出自(明)唐甄《潜书•讲学》。 25 学莫便乎近其人。 意思是:为学之道,再没有比接近良师更便利的了。 出自《荀子•劝学》。 26 尊人共客语,侧立在傍听。 莫相前头闹,喧乱作亚鸟鸣。 意思是:长辈同客人说话,应站在旁边听,不要跑到人前去嬉闹喧叫。 出自《全唐诗补逸》卷二(王梵志诗)。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 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
关于尊师勤学的诗句名言

有哪些尊重教师的古诗、谚语或名言?

1、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法言》 翻译:(努力学习不如努力求师。) 2、圣人无常师。——韩愈《师说》 翻译:(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3、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后汉纪·灵帝纪上》 翻译:(找个教书本上知识的老师很容易,找个教你怎么做人的很难,而且是以自己的行为教导你的。) 4、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吕氏春秋·卷四·劝学》 翻译:(古代圣贤的帝王,没有不尊敬老师的) 5、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师友箴》 翻译:(当今社会,干老师这一行被人耻笑。而全社会人都不当老师都不尊重老师,所以整个社会就愈加地背离道统。) 扩展资料 尊师重道,汉语成语,指尊敬师长,重视自己的教育事业。出自范晔 《后汉书·孔僖传》。 尊师重道,注重师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它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尊师重道是指尊敬师长,重视自己的教育事业。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人之模范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 等等。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的道德观念。古代流传下来许许多多这方面的故事。如,《子贡尊师》、《魏照尊师》、《李世民教子尊师》、《张良拜师》、《陆佃千里求师》、《程门立雪》等等。 "重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我国传统上把学问知识分为“道”、“经”、“术”三个层次。“道”是最高的学问。“经”是对“道”的阐述。“术”是实践“道”的手段和方法。古代所有学派都把“道”作为最大的学问,最终的追求目标。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中国政府决定从1985年起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从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相关故事——程门立雪 据《宋史·杨时传》记载,杨时小时候聪明伶俐,人称神童。他考中进士后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攻读经书、写作教学,后来拜著名理学家程颐为师。 北宋时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和学友游酢,因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得正确答案,就一起去程颐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他们行至半途,就下起雪来了。赶到程颐家时,适逢程颐坐在火炉旁闭目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地立在门外等候。 过了良久,程颐醒来,从窗口发现了站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他们浑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程颐急忙起身迎他俩进屋。后来,杨时学到了程门理学的真谛,世称“龟山先生”,被后人推崇为“程学正宗”。“程门立雪”的典故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影响久远。 参考资料:尊师重道-百度百科
尊敬教师的古诗、谚语或名言主要有: 1、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葛洪《勤求》: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3、关汉卿: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4、《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荀子·大略》: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6、《吕氏春秋.劝学》: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7、李觏《广潜书》: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8、布鲁纳: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9、斯大林: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0、夸美纽斯: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务了。 扩展资料 尊师重道,注重师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它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尊师重道是指尊敬师长,重视自己的教育事业。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人之模范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 等等。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的道德观念。古代流传下来许许多多这方面的故事。如,《子贡尊师》、《魏照尊师》、《李世民教子尊师》、《张良拜师》、《陆佃千里求师》、《程门立雪》等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尊师重道
尊敬教师的古诗: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15、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老师啊,我怎能把您遗忘! 16、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17、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18、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 19、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在这不寻常的节曰里,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 20、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
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圣人无常师。 -----韩愈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李贽.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乌申斯基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84070145088647948.html
有哪些尊重教师的古诗、谚语或名言?

关于尊师的名言。

1、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吕不韦《吕氏春秋·劝学》 释义: 古代圣明的君主没有不尊敬老师的。 尊重老师是不讲究老师地位的尊贵或低下,生活上贫穷或富裕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名声和德行就可以得到显扬了。 2、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 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不韦《吕氏春秋·劝学》 释义: 曾子说:“君子在路上,可以看出谁有父亲,谁有老师。但对那些不孝敬父亲、不尊重老师的人能有什么办法呢!”这是说侍奉老师就像侍奉父母一样。 3、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吕不韦《吕氏春秋·劝学》 释义: 想要努力学到本领,就一定要尊师,师道尊崇了才能谈得上讲求信义,弘扬儒学传统。 4、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班固《汉书·萧望之传》 释义: 国家将要兴盛,尊崇老师而尊重师傅。 5、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荀子《荀子·大略》 释义: 国-家将要兴盛,一定尊敬老师并看重有技能的人;如此,规矩和制度就能保持并得以推行。 6、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刘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释义: 做学问的人,做的再好也要敬重或者尊敬自己的老师。 7、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释义: 师道,指尊师重道之理,从师问学之道。大家都遵从师道的话,学风自然就好了。 8、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等种子。 ——居里夫人
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务了。 ——[捷克]夸美纽斯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美国]布鲁纳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德国]歌德没有激情,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 ——[德国]黑格尔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 ——[前苏联]捷尔任斯基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我宁愿把有这种知识的老师称为导师而不称为教师,因为问题不在于要他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 ——[法国]卢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关于尊师的名言。

关于勤学好问尊师重教的名言

1. 关于尊师重教的名言诗句 关于尊师重教的名言诗句 1.尊师重教的名言和古诗名句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能够为你解答是我最大的荣幸!2.关于尊师重教的名言警句1、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唐代:韩愈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朝·韩愈 3、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4、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5、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6、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7、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和自由地发展。——罗素 8、把完善的教育留给,就是最佳的遗产。——英国:司各特 9、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重大的、最光荣的职业。这一职业的意义和作用必将日益提高和增加。——克鲁普斯卡娅 10、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11、尊师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曲啸 12、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13、善者一日不教,则失而入于恶;恶者勤而教之,则可至于善。——宋朝:欧阳修 14、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吕氏春秋》 15、应当把我们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前:列宁 16、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 17、学校,王政之本也。——宋朝:欧阳修 扩展资料: “尊师重教”出自《礼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尊师重教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可见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关于尊师重教的名言警句1、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 ——唐代:韩愈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朝·韩愈3、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北周书》4、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5、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6、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7、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和自由地发展。 ——罗素8、把完善的教育留给,就是最佳的遗产。——英国:司各特9、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重大的、最光荣的职业。 这一职业的意义和作用必将日益提高和增加。——克鲁普斯卡娅10、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11、尊师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曲啸12、师以质疑,友以折疑。 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13、善者一日不教,则失而入于恶;恶者勤而教之,则可至于善。 ——宋朝:欧阳修14、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吕氏春秋》15、应当把我们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 ——前:列宁16、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17、学校,王政之本也。 ——宋朝:欧阳修扩展资料:“尊师重教”出自《礼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尊师重教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可见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4.关于有尊师重教的诗句或者句子一、诗句 1、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____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周文王将要前往渭水打猎,临行前卜了一卦,卜辞说:“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彲,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遣汝师以之佐昌”。 2、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____韩愈《听颖师弹琴》 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 3、为学莫重于尊师。____谭嗣同 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蚕一直吐丝直到死,蜡烛一直烧到成灰才不会流蜡烛油。现在普遍表现的意思,歌颂老师等辛勤工作的人的辛苦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 。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二、句子 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俄〗斯大林 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美〗布鲁纳 5、假定美德既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古希腊〗苏格拉底5.尊师重教的名言和古诗名句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3、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5、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8、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9、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10、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11、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北周书》12、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13、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14、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15、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毛泽东16、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荀子·劝学》17、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18、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19、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20、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21、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22、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24、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25、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26、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27、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28、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宋〕李觏《广潜书》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6.尊师重教的名言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意思是: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出自《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 出自《苟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思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疾学在于尊师。 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 出自《各氏春秋??劝学》。 君子隆师而亲友。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出自“《荀子??修身篇》。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 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意思是: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出自《朱舜水集??劝兴》。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老师指导学习。 出自(汉)王符《潜夫论??赞学》。就:靠近。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出自〔唐〕韩愈《师说》。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 出自(清)王卓《今世说》卷一。冀:希望。 敬:重视;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意思是:人即使本质很好,又有聪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师学习,这择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 出自《荀子??性恶》。辨:慧。 若要好,问三老。 意思是:要想把事情办好,要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 见于(明)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 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意思是:拜师解答疑难,交友辨析疑难,师、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 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意思是:师友之间贵在尊敬和亲热,考察古代文化应当反躬自问。出自(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 意思是:教师得到敬重,然后知识才有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视学问。 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 师者,人之模范也。 意思是;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意思是:老师呀老师,简直是儿童的生命,致力于求学,不如下功夫去找寻好的老师。 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道立则善人多。 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出自《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师长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 出自《论语??述而》。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出自《礼记??学记》。 逸:安逸;轻松。庸:功劳。 为学莫重于尊师。 意思是: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 出自(清)谭嗣同《刘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务学不如务求师。 意思是:努力求学不如努力找位好老师。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篇》。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意思是;学习要有老师讲授,也要有朋友间的切磋。 出自(明)唐甄《潜书??讲学》。 学莫便乎近其人。 意思是:为学之道,再没有比接近良师更便利的了。出自《荀子??劝学》。 尊人共客语,侧立在傍听。莫相前头闹,喧乱作亚鸟鸣。 意思是:长辈同客人说话,应站在旁边听,不要跑到人前去嬉闹喧叫。出自《全唐诗补逸》卷二(王梵志诗)。 择师,不可不慎也。 意思是:选择老师不可不慎重。 出自《礼记??学记》。 不好意思,就这些。7.有关尊师重教的古诗有哪些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译文: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二、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玉镜台》 译文: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比喻十分尊重老师。 三、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译文: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 四、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译文:办教育没有比尊重教师更重要的。 五、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译文:国家要兴旺发达,必须发自内心地尊师重道。
关于勤学好问尊师重教的名言

关于尊师重教的名言警句

1、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唐代:韩愈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朝·韩愈 3、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4、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5、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6、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7、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和自由地发展。——罗素 8、把完善的教育留给,就是最佳的遗产。——英国:司各特 9、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重大的、最光荣的职业。这一职业的意义和作用必将日益提高和增加。——克鲁普斯卡娅 10、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11、尊师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曲啸 12、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13、善者一日不教,则失而入于恶;恶者勤而教之,则可至于善。——宋朝:欧阳修 14、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吕氏春秋》 15、应当把我们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前:列宁 16、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 17、学校,王政之本也。——宋朝:欧阳修 扩展资料: “尊师重教”出自《礼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尊师重教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可见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尊敬老师,则不要在意老师的身份财富。 2、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努力学习不如努力求师 3、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我爱戴(尊敬)自己的老师,但是我更尊重真理。 4、圣人无常师。——韩愈 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 5、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古代圣贤的帝王,没有不尊敬老师的。 扩展资料: “尊师”的词义是尊敬师长,它是一种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对老师的尊称。道教一般称老师为师尊,民间百姓称别人的师父为尊师。尊师还指旧时对道士的敬称。 参考资料:尊师-百度百科
很多很多,整理列举几条,以供参考: 1、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没有人才,就啥也没有。——柏杨2、教育是廉价的国防。——古希腊·亚里士多德3、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4、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5、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6、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7、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和自由地发展。——罗素8、把完善的教育留给,就是最佳的遗产。——英国:司各特9、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重大的、最光荣的职业。这一职业的意义和作用必将日益提高和增加。——克鲁普斯卡娅10、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11、凡是教师缺泛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和自由地发展。——英国·罗素12、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13、善者一日不教,则失而入于恶;恶者勤而教之,则可至于善。——宋朝:欧阳修14、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吕氏春秋》15、应当把我们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前:列宁16、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17、学校,王政之本也。——宋朝:欧阳修18、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19、尊师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曲啸20、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21、在我看来,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育技巧之所在。——苏霍姆林斯基22、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古希腊·亚里士多德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24、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2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2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27、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勤求》28、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29、教育是一种艰巨的事业。优秀的教育家们认为,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前苏联:加里宁30、明、更加宽容仁慈。——印度:泰戈尔31、教育不应当只从智力上着眼,必须力求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加敏锐、文明、更加宽容仁慈。——印度·泰戈尔32、教育,是廉价的国防。——亚里士多德33、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34、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35、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3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朝·韩愈37、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唐代:韩愈38、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威严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海明威39、善莫大于大学教育,恶莫大于无教育之大学。——鲍克40、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康德41、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最大,最光荣的职业。这一职业的作用和意义必将日益提高和增加。——前苏联·克鲁普斯卡娅4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4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44、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45、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46、提高教师的威信,应该用教育全体居民的办法,使他们对教师表示极端尊重,在教师周围形成一种普遍尊敬的气氛。——加里宁47、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48、学校之设,固治国化民之本也。——田况49、而且是艺术事业。——前苏联:加里宁50、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5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52、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捷尔任斯基53、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54、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存原则,是一切社会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多的唯一的手段。——巴尔扎克55、我不知道有什么比教育一个孩子成人更神圣的职责了。——德国·贝多芬56、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5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58、能及的事。我是凭经验这样说的。——德国:贝多芬59、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广潜书》60、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61、教育不应当只从智力上着眼,必须力求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加敏锐、文明、更加宽容仁慈。——印度:泰戈尔62、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63、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64、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存原则,是一切社会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法国:巴尔扎克65、把你的孩子培养成崇高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幸福。这是财富所不能及的事。我是凭经验这样说的。——德国:贝多芬6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67、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王夫之6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69、学校是造就人才的工厂。——捷克:夸美纽斯70、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古希腊:亚里士多德71、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72、把你的孩子培养成崇高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幸福。这是财富所不能及的事。我是凭经验这样说的。——德国·贝多芬73、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布贝尔74、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75、学校是造就人才的工厂。——捷克·夸美纽斯76、我不知道有什么比教育一个孩子成人更神圣的职责了。——德国:贝多芬77、教育之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格。——伯克78、把完善的教育留给后人,就是最佳的遗产。——英国:司各特79、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最大,最光荣的职业。这一职业的作用和意义必将日益提高和增加。——前苏联:克鲁普斯卡娅 80、夫民,衣食不足,则不暇治礼仪;而饱暖无教,则又近于禽兽。——宋朝·朱熹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意思是: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出自《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出自《苟子》。古之学者必有师。意思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疾学在于尊师。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出自《各氏春秋•劝学》。君子隆师而亲友。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出自“《荀子•修身篇》。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尊师》。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意思是: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出自《朱舜水集•劝兴》。人不可以不就师矣。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老师指导学习。出自(汉)王符《潜夫论•赞学》。就:靠近。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出自〔唐〕韩愈《师说》。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出自(清)王卓《今世说》卷一。冀:希望。敬:重视;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意思是:人即使本质很好,又有聪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师学习,这择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出自《荀子•性恶》。辨:慧。若要好,问三老。意思是:要想把事情办好,要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见于(明)唐海《中山狼》第三出。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意思是:拜师解答疑难,交友辨析疑难,师、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意思是:师友之间贵在尊敬和亲热,考察古代文化应当反躬自问。出自(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意思是:教师得到敬重,然后知识才有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视学问。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师者,人之模范也。意思是;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意思是:老师呀老师,简直是儿童的生命,致力于求学,不如下功夫去找寻好的老师。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师道立则善人多。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出自《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师长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出自《论语•述而》。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出自《礼记•学记》。逸:安逸;轻松。庸:功劳。为学莫重于尊师。意思是: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出自(清)谭嗣同《刘阳算学馆增订章程》。务学不如务求师。意思是:努力求学不如努力找位好老师。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篇》。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意思是;学习要有老师讲授,也要有朋友间的切磋。出自(明)唐甄《潜书•讲学》。学莫便乎近其人。意思是:为学之道,再没有比接近良师更便利的了。出自《荀子•劝学》。尊人共客语,侧立在傍听。莫相前头闹,喧乱作亚鸟鸣。意思是:长辈同客人说话,应站在旁边听,不要跑到人前去嬉闹喧叫。出自《全唐诗补逸》卷二(王梵志诗)。择师,不可不慎也。意思是:选择老师不可不慎重。出自《礼记•学记》。 不好意思,就这些
关于尊师重教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