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的生平简介
仓央嘉措,门巴族,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仓央嘉措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仓央嘉措生平简介 仓央嘉措简介中介绍仓央嘉措于康熙二十二年的时候出生于西藏南部地区的一个农奴家庭之中,约死于1706年。仓央嘉措是门巴族,他的父亲叫做扎西丹增,母亲叫做次旺拉姆,他的家族世世代代信奉宁玛派佛教。 虽然他的家族世代信仰宁玛派佛教,但是这个教派并没有要求信奉者不能结婚生子。康熙三十六年,仓央嘉措成为五世__的继承者,那个时候已经十五岁的仓央嘉措还在摄政王的主持之下完成了坐床之礼,举办典礼的地方就是如今闻名世界的布达拉宫。 仓央嘉措可以说是当时的西藏摄政王为了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产物。在举办过坐床之礼之后,仓央嘉措就成为六世__喇嘛,法名叫做罗桑仁钦仓央嘉措,他是一个极有才华的人,在西藏文学历史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藏族民歌诗人,他的一生有着多部的传世之作,大多都是描写的很真挚感人的诗歌在这些传世之作中,尤以《仓央嘉措情歌》的木质版本最为经典。 仓央嘉措生于农村,在成为六世__之前也常跟随在父母的身边一起下田种地。因此对于农村生活极为熟悉,在成为六世__之后,由于受到各种清规限制,让他对于那种闲散,自由的生活更是极为的热爱。再加上他的人生经历及他本人对于大自然的热情,让他对于诗歌有着很大的灵感。他根据自己的意识思想,写下来很多缠绵悱恻的“情歌”。后来这些诗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传海外。 仓央嘉措的爱人 提起仓央嘉措,大家熟悉的便是他是一位在写情诗方面很有天赋的僧人。其实了解一些仓央嘉措的爱人也会让我们对仓央嘉措有更深入的了解。 据历史记载仓央嘉措一共有三位爱人。仓央嘉措第一位喜欢的女子是仁珍旺姆,他俩在一起十分快乐,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持续很久,因为佛教等原因,仓央嘉措被要求必须要去布达拉宫,即使仓央嘉措十分不情愿可还是抵不过众人,最后他还是去了布达拉宫,在走之前她和仁珍旺姆都没有见面,这样他们之间的恋情也就结束了。 在仓央嘉措去了布达拉宫后,因为一些政治斗争仓央嘉措便对政事失望了,于是仓央嘉措又开始了创作自己的情诗并与大家一同欢愉。在一次偶然仓央嘉措又遇到了一个女子,她的名字叫做达娃卓玛。这便是仓央嘉措的第二位女友,她长得清秀俊俏,说话又温柔,于是他们在白天同大家唱歌跳舞,晚上会偷偷的私下约会,慢慢的就相爱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达瓦卓玛不再来唱歌跳舞了,原来是她被父母带回家乡去了,这又是一次永别,他们再也没有见面了。 仓央嘉措的第三位爱人是于琼卓嘎,在和达瓦卓玛失去联系后,他为了排解内心的悲伤便经常出去和其他女子玩耍,不经意间他们相遇了,仓央嘉措经常会在晚上约于琼卓嘎出来,于是仓央嘉措又开始了新的恋情。 仓央嘉措为什么写情诗 仓央嘉措是西藏的六世__,是藏传佛教的最高领导人,也是西藏王,作为一位活佛仓央嘉措在历史上具有非常大的争议,因为仓央嘉措不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纵情于声色,甚至是写作了大量的情诗,仓央嘉措作为一个转世的活佛为什么不遵守清规戒律,仓央嘉措为什么写情诗呢?下面我们就简单的总结一下仓央嘉措写情诗的原因。 仓央嘉措写作的情诗不仅仅在西藏广为流传,而且被翻译成了各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世界各地的人民都非常喜欢仓央嘉措的情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诗人仓央嘉措是非常成功的,仓央嘉措的情诗可以说是出自自己的内心的。仓央嘉措之所以写情诗个人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仓央嘉措虽然是转世的活佛,但是仓央嘉措并不是从小就接受佛教的教育的,在仓央嘉措被迎到拉萨的时候仓央嘉措已经十四岁,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子已经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在家乡的生活让仓央嘉措养成了追求自由,热爱自然的天性,这些天性一旦是受到束缚,就会让仓央嘉措感觉到难受,所以仓央嘉措追求自由、向往爱情、渴望尘世中的生活,这些都是其在家乡生活中养成的习性,很难改变,所以仓央嘉措不会为了自己活佛的身份放弃这些。这是一种天性的释放,写作情诗就是其天性使然。 二、仓央嘉措虽然是活佛,是六世__,但是仓央嘉措没有任何的实权,实际上就是一个政治傀儡,这样一个傀儡却又要被佛教的清规戒律所束缚,这对于天性要求自由的仓央措嘉是痛苦的,这就导致仓央措嘉走上了反叛的道路,仓央措嘉写作情诗就是对这些束缚自己,让自己做傀儡的实权人物的反抗。 猜你喜欢: 1. 仓央嘉措经典语录 2. 关于仓央嘉措的散文 3. 仓央嘉措最美的句子 4. 仓央嘉措的经典句子 5. 仓央嘉措语录大全

仓央嘉措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人,为什么写的诗却不像那个时期的,反而很像现代诗?
仓央嘉措作为六世啦嘛,他十四岁前是在凡世度过的。这就导致了他对佛教的反叛。其实能够理解的,突然给你加某些东西,你也会反抗。正值青春年华,人不风流枉少年。加上他的才华横溢,所以能写出那么多经典诗句。他是藏民,因为翻译问题,所以看起来很多句子是现代人的杰作。 当然,不排除部分假借古人的现代人鸡汤文。
仓央嘉措14年的乡村生活,又使他有了大量尘世生活经历及他本人对自然的热爱,激发他诗的灵感。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志,写下了许多缠绵的“情歌”。他的诗歌约66首,因其内容除几首颂歌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遭挫折时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译成《情歌》。 仓央嘉措的诗歌表现了他短暂而传奇一生的爱与憎、苦与乐、行与思、感与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主题积极深刻 而且他的诗是藏文,现代人翻译过来的,所以像现代诗。
现在流传的仓央嘉措的诗有很多都不是他本人写的,所以虽然他是很久以前的诗人,但是有很多诗都是现代人创作的,所以说反而像现代诗
仓央嘉措14年的乡村生活,又使他有了大量尘世生活经历及他本人对自然的热爱,激发他诗的灵感。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志,写下了许多缠绵的“情歌”。他的诗歌约66首,因其内容除几首颂歌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遭挫折时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译成《情歌》。 仓央嘉措的诗歌表现了他短暂而传奇一生的爱与憎、苦与乐、行与思、感与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主题积极深刻 而且他的诗是藏文,现代人翻译过来的,所以像现代诗。
现在流传的仓央嘉措的诗有很多都不是他本人写的,所以虽然他是很久以前的诗人,但是有很多诗都是现代人创作的,所以说反而像现代诗

仓央嘉措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他是如何写出那么凄美的诗歌的?
流传仓央嘉措在当选达赖前,在故乡有一位貌美聪慧的心上人,她们终日相随,耕种放养,青梅竹马,相爱至深。仓央嘉措进到布达拉宫后,他厌烦深宫腔内简单而呆板的黄教领导者生活,时刻想念着民俗多姿多彩风俗习惯,思恋着靓丽的情人。 仓央嘉措便常常微服私访夜出,与情人相聚,追求完美烂漫的感情生活。有一天下雪,清晨下去,铁棍喇嘛发觉雪天上有些人出门的足印,便沿着足印寻觅,最终足印进入了仓央嘉措的寝殿。接着铁棍喇嘛用严刑处理了仓央嘉措的随身喇嘛; 还派人把他的情人处决(也是有观点仅仅将情人驱赶出拉萨流放去远方),采用严格对策,把仓央嘉措关掉下去。有关相近的浪漫传说还许多,但都以悲惨而结束。 仓央嘉措是藏族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写下的诗文闻名中外,不仅在藏族中国文学史上面有主要的影响力,在藏族人民中形成了普遍长远的危害,并且在全球文坛上也是引人瞩目的一朵奇花异草异葩。造成了许多专家的探究兴趣爱好。藏文原着有的以手抄本面世,有的以木版画版印出来,有的以口头上方式流传。足见藏族人民喜情之深。 仓央嘉措14年的农村生活,又使他拥有很多世间生活历经及他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激起他诗的设计灵感。他不但并没有以教规来管束自身的观念言谈举止,反倒依据自身单独的观念信念,写出了很多缠绵悱恻的“情歌”。 仓央嘉措的诗文约66首,因其具体内容除一首赞歌外,大多数是描绘男女故事的忠诚、快乐,遭挫败时的凄楚,因此一般都译成《情歌》。 《情歌》的藏文原着普遍流传,有的以口头上方式流传,有的以手抄本面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见藏族阅读者喜情之深。汉语译版国内外最少有10种,海外有英语、法文、日语、德语、印地等文本译版。
他和一个出身平民的女子相爱。但奈何两个人的身份地位悬殊,最终没有在一起,最后这个女子自杀了,所以他深有感触,才能够写出这么凄美的诗歌。
他在进入布达拉宫前,有一位青梅竹马的恋人,恋人聪慧美丽,他们终日陪伴着彼此。在他入选达赖后,这份情缘就彻底消失了,他时常思念着曾经的恋人,在宫中写出了自己内心情感的诗歌。
他的爱情故事非常的悲惨,而且也非常的让人难过。这是由于他亲身经历了这些事情,所以才能够写出这样的诗歌。
他和一个出身平民的女子相爱。但奈何两个人的身份地位悬殊,最终没有在一起,最后这个女子自杀了,所以他深有感触,才能够写出这么凄美的诗歌。
他在进入布达拉宫前,有一位青梅竹马的恋人,恋人聪慧美丽,他们终日陪伴着彼此。在他入选达赖后,这份情缘就彻底消失了,他时常思念着曾经的恋人,在宫中写出了自己内心情感的诗歌。
他的爱情故事非常的悲惨,而且也非常的让人难过。这是由于他亲身经历了这些事情,所以才能够写出这样的诗歌。

那一世,我遇见了你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的一生是一个难以捉摸的迷,也是一个永恒不朽的传奇。既有宗教的神圣、政治的诡谲,又有爱情的凄美、命运的无常。在匆促的生命旅程中展尽命运的神奇,三百年来为后人所追索和探奇。他也是一个天生的诗人,他的唯美诗篇感动着后世里的无数男女。他——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是当今华人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文化人物之一。 仓央嘉措的一生仿佛是一出戏。起承转合,波澜壮阔。他仿佛是那台上清雅幽静的小生,淡淡然两三句便把情意唱入你我心底。是这样的一个男子。半生荼蘼,半生寂。清净而生,清净而去。圆满的却是锦绣的一辈子。也曾在这世间趟过凡心不灭的水,笃定地要去握住那二三女子,去觅罕有的爱。以不喧不嚣之心去言明爱的正身。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他就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那一天》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呀,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十诫歌》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问佛》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佛曰: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经意的夜晚? 佛曰: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佛曰: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明年才懂得珍惜。 我问佛: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我问佛:如何能静?如何能常? 佛曰:寻找自我。 我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我问佛:人为何而活? 佛曰:寻根。 我问佛:何谓之根? 佛曰:不可说。 我问佛:你多大? 佛曰:我就算一岁,我也是佛,你就算100岁如果固守自己的心灵那也是人。 我问佛:世事本无常是什么意思? 佛曰:无常便是有常,无知所以无畏。 我问佛: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 佛曰: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佛曰:执着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佛曰: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佛曰:执着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 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我再拜无言,飘落,坠入地狱无间。 佛曰:缘为冰。 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我信缘,不信佛道。缘信佛,不信我。 佛曰: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 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曰:将生命结束在爱人面前,瞬间的痛苦,永恒的幸福,无法抵挡的诱惑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 生。

"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为什么独独对理塘如此钟爱?
"白羽的仙鹤呵,借给我你的翅膀,我不会飞的太远,只到理塘便折回。”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痴爱,能让情诗王子仓央嘉措如此地不顾一切?这呼喊,让我对理塘产生梦幻般的向往,能去理塘,哪怕只是走上一遭,也不负此生对仓央嘉措的痴迷。 而来自驴友们的劝告却是这样的:他们说,理塘天高皇帝远,去时千万带着防身的器械----总之,我们走走停停,无数次地犹豫彷徨,如果不是一路缤纷的秋色,不是雪域高原璀璨的佛塔和经幡,不是更前方稻城亚丁那片世界上最后一抹净地的召唤,我们就真的退缩了。 沿着壤塘到理塘的317国道,一路上,山涧中的草地,点缀着群群牛羊,成片的水塘,泛着粼粼波光。不是春天,也早过了蝉噪林欲静的季节,却还是有许多不知名的小花,紫的,粉的,白的,开在水边。一幅历经沧桑与风雨的茁壮。而阳光,花蕊般撒落在草地上,缤纷绚丽,没一点深秋瑟缩的迹象。 我一直认为,这里的秋色被高寒的风一吹,一定是廖落寂寞,只能远望一下而已,所以当车子在山脊一转,大片杨树撞入视野时,我目瞪口呆,失声惊叫,张大的嘴巴久久不能闭上。 在中原地区随处可见的杨,被这里的秋色一染,却是金黄透亮。 这些成片的阔叶乔木,夹杂在绿色的针叶林中,就像水墨画一般,层层叠叠地渲染。 远处的神山在蓝天下高耸,分外耀眼。远处草地上斑斑点点的黑,原来是牦牛群。 牦牛们见怪了公路上这些游人和车队,在马路上悠哉悠哉地横穿,一点不顾及我们的焦躁。 司机不得不左右转动着方向盘躲避它们。有时突然来一个鸣笛,却一点也吓不住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它们。 理塘愈近,海拔愈高,路却愈来愈崎岖慌乱。落石把狭窄的土路堵塞得只有一个车道。路上到处是积水。 房车被迫停下来。 一边是高耸的山崖,一边是汹涌澎湃的江水。当对面一辆大货车吼叫着冲过来时,房车发出咔嚓咔嚓的碎裂声, 两块车窗玻璃被蹭成碎片。 货车停下来,司机从口袋里掏出一百块钱,举在我们面前, 嚷道:我就这些,再没钱了。 路过的司机也围上来试图调解。 我们小心地抚摸着我们的房车,心疼得真想流泪。 一路上,它为我们遮风挡寒,像家一样给我们温暖。我们却没能好好保护它。 对方是一辆无牌照的大货车。 车里空无一物。年轻的司机一看就是精明难缠的角色。 大家没了主意。 队员小李忽然指向天空,一脸的惊恐。几块硕大的石头悬在半山腰里,岌岌可危。一旦掉落下来,就是车毁人亡的悲剧。 赵老师大手一挥,走! 车子启动了,风从碎了的车窗里嗖嗖地往车厢里灌。没走多远,就又是一处塌方地段,房车停下来, 大家一起动手往外搬石头。 再往前,车辆就稀少了,四周的植被也越来越稀疏,周围不见了放牧的藏民。 天地苍茫,连喘息也被压迫着。 山峦之间被风化的雪白,一两汪死寂般的水,给人一种冰川纪的怆然。只有白皑皑的远山,和天空上翻滚的云絮变幻着色彩和形状陪伴我们。 一百多公里的路程,走了六个小时还没过半。一路的波澜壮阔,耗尽了我们对雪域高原最后的那点想像,人人昏昏欲睡,只剩下房车爬坡时发出的喘息。 当我们双脚踏上理塘,是夜里十点,队员们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反。人人伸长脖子,想把稀薄的空气多吸入一点。 随着山势高低不平铺展的街道,从东头到西头,县城的宾馆全部暴满。最后,我们幸运地说服了两个服务员,把房车泊在一家宾馆的门前,通过沟通,服务员免费让我们煲了一锅米饭,又闷了一锅土豆。一天的疲劳就在这其乐融融的气氛里消解了。 我们香甜地睡了一个觉。计划第二天一早就启程赶往稻城。 夜里安静得能听到星星的絮语。 天一亮,我们就不想走了。 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全市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比拉萨还高了400多米。 天蓝得透明,云朵就飘浮在头顶。 这里曾是仓央嘉措的后世七世达赖的故乡。 当年,仓央嘉措被害后,人们就从他的诗句里引申,认定理塘就是他转世的地方。 这就注定了七世达赖灵童格桑嘉措被圈定在理塘,并最终得到认可。 仓央嘉措23年的人生,在清规戒律森严的佛教国度里,他用那些美到极致的情诗,一路沐心踏歌,走完了短暂而辉煌的一生。现在,又把我们牵引到这个美得让人心醉的小城。 藏传佛教里最著名的长青春科尔寺,就坐落在县城城北一面山坡上。庞大的藏式建筑,从山底一直绵延到山顶,一座座僧舍,干净,幽深,看不到僧人的出入,昏暗的空间里,经桶,经书-----处处都是佛的踪影。 钟声一响,僧人忽然就布满街巷,紫红的长袍,裸露的臂膀,成群结队的散落在树下,土墙和石头上,人人手里一本藏文经卷。 沿着山路向上去,稀薄的空气让我们费尽力气。徒步在泥泞的山路上,到处是黄色的土地,只这庙宇,突兀地呈现,承载了无数的浪漫和想像。 手持鲜花和香烛的信徒,一步一叩的虔诚,形象生动神态安祥的佛像前,堆砌着没来得及清理的烟灰。 院里香炉冒着轻烟,隔着烟雾看上去,一切都虚幻着,酥油灯昏暗而摇曳,绕梁三日的佛歌穿透清晨的安静,穿透我对长青春寺所有的记忆。 白塔后面的菩提树上,挂满珍贵的凤眼菩提。据说,这几年,它们价钱直线上涨。 有一个队员看上一串精巧的手串,他说,拿到郑州,价值一万以上。他爱惜地抚摸着,抑制着想摘下的欲望。 在藏民们心里,佛就是天,他们没有金钱的概念。最好的东西,是要贡给佛的。 却没想到一只恶狗从侧面扑过来,死死咬住她的裤角,随同的队员连忙去拉,旁边的僧人也急忙唤狗,却已晚了。 淋漓的鲜血从她腿上顺着裤角往下泄。 小心了再小心,却最终还是没能逃过命中注定的一劫。 忽然想起网上有人吟咏的那个名句: 此行莫恨天涯远, 咫尺理塘归去来。 离开理塘,才有机会细细地打量它的面目真相。 天空云彩低垂,格聂神山触手可及,山顶上有一条束带般的光线,透露出神秘的诡异。一个个典型的藏族村落依山傍水,炊烟袅袅,浅浅的一道道溪水弯弯曲曲,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几头牦牛低着头安详地吃草。 理塘,这片随着仓央嘉措被传颂的一块圣地,就以这田园般的诗意,安然在这里。静静地与它对视,不能抑制这份感动。 一路上,我们历尽艰难,终于抵达这个被勾画被想象了无数次的地方。面对着这个安静在阳光里的小城,眼泪还是抵制不住地流了下来,索性任其流淌,此时的眼泪无喜无悲,惟有纯净的激动和敬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