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典励志名言短句
古代经典励志名言短句 古代励志名言诗句 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 原《离骚》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3、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7、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 列传》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9、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 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联璧·处事》 26、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 植《白马篇》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32、命为志存。 —— 朱熹 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 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 备 3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魏 徵 39、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陆 游 40、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4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经典古代励志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知缘斋主人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知缘斋主人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史记》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知缘斋主人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

古语激励的励志名言
古语激励的励志名言1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2、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3、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周) 5、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6、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 7、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10、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11、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 1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1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15、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16、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1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2、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2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7、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释道原》) 28、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29、万里归心对月明(唐·卢轮) 30、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杜甫) 31、每思闻净话,雨夜对禅床。未得重相见,秋灯照影堂。孤云终负约,薄宦转堪伤。梦绕长松塔,遥焚一炷香。——郑谷 3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33、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3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杜牧 35、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魏征 36、一家相别意,不得不潸然。远作南方客,初登上水船。岳钟思冷梦,湘月少残篇。便有归来计,风波亦隔年。———杜荀鹤 37、欲露尘中事,其如不易言。家山一离别,草树匝春暄。吹梦风天角,啼愁雪岳猿。伫思心觉满,何以远门轩。———杜荀鹤 38、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39、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40、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41、遐荒迢递五羊城,归兴浓消客里情。家近似忘山路险,土甘殊觉瘴烟轻。梅花清入罗浮梦,荔子红分广海程。此去定知偿隐趣,石田春雨读书耕。———殷尧藩 42、异乡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梦遥。渐喜一阳从地复,却怜群沴逐冰消。梅含露蕊知迎腊,柳拂宫袍忆候朝。多少故人承宴赏,五云堆里听箫韶。———殷尧藩 4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4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4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46、快骑璁珑刻玉羁,河梁返照上征衣。层冰春近蟠龙起,九泽云闲独鹤飞。行想北山清梦断,重游西洛故人稀。汉庭狗监深知己,有日前驱负弩归。———王初 47、去年八月此佳辰,池上闲闲四五人。久行月影愁迷梦,误入华光笑认春。一与清风上芸阁,再期秋雨过龙津。今年此日何由见,蓬户萧条对病身。———鲍溶 4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49、好学而不贰。——《左传》 50、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51、城上高楼飞鸟齐,从公一遂蹑丹梯。黄河曲尽流天外,白日轮轻落海西。玉树九重长在梦,云衢一望杳如迷。何心更和阳春奏,况复秋风闻战鼙。———耿湋 52、逸妻稚子应沟壑,归路茫茫东去遥。凉叶下时心悄悄,空斋梦里雨萧萧。星霜渐见侵华发,生长虚闻在圣朝。知己只今何处在,故山无事别渔樵。———耿湋 5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5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5、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56、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57、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58、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 5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6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古语激励的`励志名言2 1、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 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4、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0、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11、《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12、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1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1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1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16、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18、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鲁迅 1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0、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21、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2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3、没有受过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矿石中的银子。——富兰克林 2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25、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26、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27、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2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2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0、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31、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3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34、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35、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3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3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9、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40、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41、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4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43、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4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7、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4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京 4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50、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超精辟的古代励志格言
一些精辟的古代励志语录,读完能够令人心有所动,心灵越发强悍,身上蓄满正能量。下面献上我整理的超精辟的古代励志格言,相信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超精辟的古代励志格言1.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 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完颜璹《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3.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4. 于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贰处,登庸裴度。——李纲《念奴娇•宪宗平淮西》 5.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6.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7. 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8. 当那条唯捷径省略了朝拜者,我便在一滴花露中瞬间彻悟。——仓央嘉措 9.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10.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洪应明 11. 没有铁的纪律,战车就开的不远。——成吉思汗 12. 我一旦得到贤士和能人,就让他们紧随我,不让远去。——成吉思汗 13. 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到处追杀你的敌人,侵略他们的土地,掠夺他们的财富,然后听他们妻子儿女的痛哭声。——成吉思汗 14.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纳兰容若 15.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 16. 学人一骄便不能为学,所以第一要去“骄”字。——谭嗣同 17. 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梁启超 18. 万紫千红总是春,开天入地不犹人,曲径危桥都历遍,出来依旧一吟声。——康有为 19. 春已堪怜,更能消几番风雨;树犹如此,最可惜一片江山。——梁启超 20. 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谁似我无尽头!须知道人心不似水长流。——关汉卿经典励志的文言文语录1.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仓央嘉措 2.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曾国藩 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 死不瞑目的人就该睁着眼睛客观,过得不像话的人就该竖起耳朵听话。——仓央嘉措 5. 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曾国藩 6. 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曾国藩 7.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 8.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9.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洪应明 10. 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容若 11.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容若 12. 我被世俗隐瞒,转身又被自己撞倒。从莫须有的罪名起步,行色简单,心术复杂。——仓央嘉措 13. 未知来生相见否?陌上逢却在少年。——仓央嘉措 14.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阳明 15.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洪应明精彩绝伦的古文励志 名言1. 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沈复 2.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 3.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岳飞 4.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曹雪芹 5. 用一朵莲花商量我们的来世,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奔向对方。——仓央嘉措 6.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7. 重到旧时明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纳兰容若 8. 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望珍惜。——曹雪芹 9.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顾炎武 10. 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魏源 11. 大仁之极,而大勇生焉。——谭嗣同 12.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13. 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袁枚 14. 虽被万戮,岂有悔哉!——《史记》 15.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 看了超精辟的古代励志格言的人还看: 1. 古代名人的励志句子 2. 古代最霸气励志名言 3. 经典中国古代励志名言警句 4. 经典的励志古诗词 5. 古代励志格言 6. 古代的励志名言警句摘抄

古文励志名言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下面是关于古文励志名言的内容,欢迎阅读! 1、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2、善恶之习,朝夕渐染,易以移人。 3、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4、解仇怒箴:法生便扫,莫论是否。百年偶聚,何苦烦恼。太虚之内,无物不有,万事从宽,其福自厚。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7、宁人负我,毋我负人。 8、乱臣贼子,皆从一傲字养成。 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0、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纳,此皆学问得力处。 1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2、清苦固是佳事,然亦不可过,天下岂有薄于待自而能厚于待人者乎? 13、做人念头重,做官念头轻,则祸福不足动心。做官念头重,做人念头轻,则毁誉常足堕志。 14、一念之慈亦足作福,一言之戾亦足伤和,存心不忽微,所造自即于大。 15、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16、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喜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嫉恶心不可不明;嫉恶语不可不忌。 17、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18、德不怕难积,只怕易累。千日之积,不禁一日之累,是故君子防所以累者。 1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0、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 21、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22、花经雨后香微淡,松到秋深色尚苍。 23、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我。恭可以平人之怒气,我贪必至启人之争端,是皆存乎我者也。 24、财与色之地须当远避,近则有污。 25、称人之善,虽有过情,不伤厚道。攻人之短,即有实据,终属浇风。 26、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27、人亦不可闲惯,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 28、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9、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近之。 3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1、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时放。 32、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 33、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34、人有差错,他怕你恼,便当含容,若责之不已,他知你意不可挽回,反不怕起来,有何趣味? 35、欲心一萌,当思礼义以胜之。 36、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37、容耐是处境第一法;安祥是应事第一法;退让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若将富贵贫贱死生,置之度外,是养心第一法。 38、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39、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4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41、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42、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43、以祸福得丧付之天,以赞毁予夺付之人,以修身之德责之己,此是至简于易之事。 44、安分即安命,做人即是做官。 4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6、憎我者祸,仇我者死,皆当生悲悯心。有一毫庆幸之心,便与心术有伤。 47、为人所狎与为人所恨,皆己过也。 48、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49、做当今一个好人,须壁立千仞。 50、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51、纵与人有相争,只可就事论事。断不可揭其祖父之短,扬其闺门之恶,此祸关杀身。 5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53、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54、疾恶太严,当计其所穷。或曰:太严便是一恶。 55、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 56、慎言谨行,是修己第一事。 57、深以刻薄为戒,每事当存忠厚。 58、怒时易激,义愤亦当裁抑;喜时易狂,即微言亦须谨慎。 59、常沉静,则含蓄义理深,而应事有力。故厚重、静定、宽缓,乃进德之基,亦养寿之要。 60、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61、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62、人有一事不妥,后来必受此事之累。如器有隙者,必漏也。试留心观之,知他人则知自己矣。 63、骂语谑语,须有分寸,不但不中怨恨,亦是自处忠厚之道。 64、有过不令人知,是大恶事。然有过辄自表白,又未免因不讳过三字,把改过功夫,松了一分。 65、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66、断嗜欲箴:染性触物,粘于饴胶。滥爱贼人,毒于戈矛。片时意适,永劫灵消,一丝未断,尘网难超。 67、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68、人皆狎我,必我无骨。人皆畏我,必我无养。 6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70、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71、好为诳语者,不止所言不信,人并其事事皆疑之。 72、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73、有必不可已之事,便须早作,曰捱一曰,未必后日之能今日也。 74、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 75、存一念爱异时便是爱己,有一步进德处胜于进官。 76、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行一事而损终身之福,切须检点。 7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8、义利辩以小心,须严一介。是非起于多口,务谨三缄。 79、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 80、凡人气质各有偏处,自知其偏而矫制之,久则自然,所以宋儒以变化气质为学问急务也。 81、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大也,我不可以自恃。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小也,我亦不可以自馁。 8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83、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8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85、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86、闻谤而怒者,谗之隙也。见誉而起者,佞之媒也。绝隙去媒,谗佞远矣。 87、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88、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人动气,就成了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89、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多半苦中来。 90、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91、欲为君子,非积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立见小人。故曰:“终身为善不足,一日为恶有余。 92、志不强者智不达。 93、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94、君子不能无非心之萌,而旋即去之,故曰进于圣贤。小人不能无良心之萌,而旋自昧之,故曰近于禽兽。 95、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96、称人之善或过其实,不失为君子。扬人之恶或损其真,宁免为小人。 97、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98、人须是一切世味淡薄方好,不要富贵相,常自激昂,便不得到坠堕。 99、善所当为,著一报念,胸中便要增累,口中便要增过。 100、此生泰山重,勿作鸿毛遗。

励志古代名言大全
在古代的时候就有很多励志的名言浮现了,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励志古代名言,供大家参阅! 励志古代名言精选 1. 饱谙世味,一任覆雨翻云,是慵开眼;会尽人情,随教呼牛唤马,只是点头。——《洪应明》 2. 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雍正》 3. 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唐寅》 4. 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5.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孙子兵法》 6. 草烟中寻粉黛,斜阳影里说英雄。——《孔尚任》 7. 勤俭持家富,谦恭受益多。——《增广贤文》 8.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曾国藩》 9. 能言不是真君子,善处方为大丈夫!——《增广贤文》 10.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11.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2. 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曾国藩》 13.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阳明》 14.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曾国藩》 15. 狗咬对头人,雷打三世冤。——《增广贤文》 励志古代名言经典 1.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 2.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洪应明》 3. 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易经》 4.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关汉卿》 5.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 6.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 7. 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撞打头风。——《洪应明》 8.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9. 唇齿相依关共运,戚欣与共胜天伦。——《于谦》 10.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雪芹》 11.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阳明》 12. 可与言而不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 13. 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曾国藩》 14.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15. 战胜了敌人,我们共同分配获得的财物。——《成吉思汗》 励志古代名言推荐 1. 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增广贤文》 2. 亮再不能兴兵讨贼,悠悠苍天何薄于我。——《诸葛亮》 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4. 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增广贤文》 5. 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间耳!——《罗贯中》 6.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文天祥》 7.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道德经》 8. 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战国策》 9.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10.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易经》 11.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12.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王阳明》 13. 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以借境调心。——《洪应明》 14.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冯梦龙》 15. 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天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毫便生缠缚。——《洪应明》 16. 血染征袍透红甲,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幼主,只有常山赵子龙。——《罗贯中》 17. 觅句知新律,摊书解满床。——《杜甫》 18. 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易经》 19.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论语》 20. 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侥幸以成功。——《冯梦龙》 励志古代名言大全相关文章: ★励志的古代名言句子 ★关于励志的古人名言警句120条 ★古语学习励志名言大全 ★古人励志名言名句 ★励志古语最经典的75句 ★古代励志名言100句 ★古代精辟励志名言警句收录 ★励志古代诗词名言100条 ★励志古代诗词名言106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