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露的作用(鱼露的作用和功效)

鱼露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呀

一: 什么是鱼露:鱼露,又称鱼酱油、虾油,胶东称为鱼汤,是潮汕地区流行的调味酱汁。鱼露是一种以鱼、虾为原料发酵而成的调味酱汁,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含量也很丰富。二:鱼露特点:经实验研究发现鱼露有致癌性。鱼露中含有多种亚硝胺类物质,食用鱼露与胃癌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鱼露以无苦涩异味、澄清透明者为佳。鱼露的烹调应用和酱油相同,具有提鲜、调味的作用。鱼露是发源于广东潮汕的咸味调味品,与潮汕菜脯、酸咸菜并称“潮汕三宝”,色泽呈琥珀色,味道咸而带有鱼类的鲜味,现潮菜的烹制,厨师仍多喜用。三:鱼露的用途:鱼露除广用于潮菜外,随着潮人的海外流动,逐渐也成东南亚料理的常用调味料。现在泰国和越南的料理,范围包括海鲜、沙律以及其他菜肴的烹煮也常用之。此外,鱼露亦可作为蘸料作额外调味之用,例如食用煎蚝饼时。 鱼露又名鱼酱油,福建称鱼油,是各种小杂鱼和小虾加盐腌制加上蛋白酶和利用鱼体内的有关酶及各种耐盐细菌发酵,使鱼体蛋白质水解,经过晒炼溶化、过滤、再晒炼,去除鱼腥味,再过滤,加热灭菌而成。味道鲜美,是可作酱油用的调味品。产于福建、广东等地。除当地食用外,产品大部外销东南亚各国。
鱼露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呀

鱼露在菜里面起什么作用?

鱼露在菜里面起提鲜和使菜带咸的作用。 鱼露,又称鱼酱油,是一种广东,福建等地常见的调味品,能够延续至今,与其独特的风味密不可分,主要包括鲜味和咸味。 是闽菜、潮州菜和东南亚料理中常用的水产调味品,是用小鱼虾为原料,经腌渍、发酵、熬炼后得到的一种味道极为鲜美的汁液,色泽呈琥珀色,味道带有咸味和鲜味。 鱼露原产自福建和广东潮汕等地,由早期华侨传到越南以及其他东亚国家,如今21世纪欧洲也有逐渐流行。 扩展资料 鱼露用途: 鱼露可用于汤类、鱼贝类、畜肉、蔬菜等菜肴的调味,如“铁板鱼露虾”等;也可用作烤肉、烤鱼串、烤鸡的调味料,如“酒炙鲈鱼”一菜,即以鱼露为蘸碟。 鱼露的烹调运用与酱油相似,可赋咸、起鲜、增香、调色。因其含有多种呈鲜味的成分,味道极其鲜美,风味与普通酱油显着不同,是某些高档菜式的理想调味料。 适用于煎、炒、蒸、炖等多种技法,尤宜调拌,或作蘸料,也可兑制鲜汤和用作煮面条的汤料。有的地方还常用其腌制鸡、鸭、肉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露
简介:鱼露,又称鱼酱油、虾油,胶东称为鱼汤,是潮汕地区流行的调味酱汁。越南、韩国和泰国的菜肴中经常用到鱼露。按照美食家们的说法:吃了鱼露,就等于去过了越南。 功效:鱼露是一种以鱼、虾为原料发酵而成的调味酱汁,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含量也很丰富。 适合人群:一般人皆可食用。痛风、心脏疾病、肾脏病、急慢性肝炎患者不宜食用。 适用量:每次5~10克。 温馨提示: ●经实验研究发现鱼露有致癌性。鱼露中含有多种亚硝胺类物质,食用鱼露与胃癌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鱼露以无苦涩异味、澄清透明者为佳。 ●鱼露的烹调应用和酱油相同,具有提鲜、调味的作用。 鱼露是发源于广东潮汕的咸味调味品,与潮汕菜脯、酸咸菜并称“潮汕三宝”,色泽呈琥珀色,味道咸而带有鱼类的鲜味,现潮菜的烹制,厨师仍多喜用。 制作方法 鱼露的制作方法比较复杂,要经过五道大的工序:1. 盐腌:一般在渔场就地加部分盐,趁鲜腌渍;2. 发酵:通常以自然发酵为主,将盐腌后的鱼虾加盐腌渍2~3年,在此期间要进行多次翻拌使鱼逐渐在酶的作用下分解咸汁和渣;3. 成熟:分解完毕后,移入大缸中进行露晒,每天翻拌1~2次,日晒1个月左右,逐渐产生香气而趋于成熟;4. 抽滤:将竹编长筒插入晒缸中,抽出清液,即得原油。滤渣一般再浸泡过滤二次,鱼渣供作饲料或肥料;5. 配制:取不同比例原油、中油、一油混合,即为各级鱼露。鱼露共分6级,级别越高,质量越好。 用途 鱼露除广用于潮菜外,随着潮人的海外流动,逐渐也成东南亚料理的常用调味料。现在泰国和越南的料理,范围包括海鲜、沙律以及其他菜肴的烹煮也常用之。此外,鱼露亦可作为蘸料作额外调味之用,例如食用煎蚝饼时。 鱼露又名鱼酱油,福建称虾油,是各种小杂鱼和小虾加盐腌制加上蛋白酶和利用鱼体内的有关酶及各种耐盐细菌发酵,使鱼体蛋白质水解,经过晒炼溶化、过滤、再晒炼,去除鱼腥味,再过滤,加热灭菌而成。味道鲜美,是可作酱油用的调味品。产于福建、广东等地。除当地食用外,产品大部外销东南亚各国。
作用:鱼露是调味品,可以调味,而且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提供各种营养元素。 鱼露生产的原料是食用价值较低的鱼虾或水产品加工下脚料,但其营养价值却不容小觑。鱼露中含有18 种以上的氨基酸,其中包括8 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作为水产品重要功能成分之一的牛磺酸也是鱼露的重要成分;另外,鱼露中富含多种有机酸如丙酮酸、富马酸、琥珀酸等和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Cu、Zn、Cr、I、Se等。
和酱油的作用一样。
鱼露在菜里面起什么作用?

鱼露怎么用?

用途: 鱼露除广用于潮菜外,随着潮人的海外流动,逐渐也成东南亚料理的常用调味料。现在泰国和越南的料理,范围包括海鲜、沙律以及其他菜肴的烹煮也常用之。此外,鱼露亦可作为蘸料作额外调味之用,例如食用煎蚝饼时。 鱼露的烹调应用和酱油相同,具有提鲜、调味的作用。鱼露是发源于广东潮汕的咸味调味品,与潮汕菜脯、酸咸菜并称“潮汕三宝”,色泽呈琥珀色,味道咸而带有鱼类的鲜味,现潮菜的烹制,厨师仍多喜用。 鱼露的制作方法比较复杂,要经过五道大的工序: 1、盐腌:一般在渔场就地加部分盐,趁鲜腌渍; 2、发酵:通常以自然发酵为主,将盐腌后的鱼虾加盐腌制2~3年,在此期间要进行多次翻拌使鱼逐渐在酶的作用下分解咸汁和渣; 3、成熟:分解完毕后,移入大缸中进行露晒,每天翻拌1~2次,日晒1个月左右,逐渐产生香气而趋于成熟; 4、抽滤:将竹编长筒插入晒缸中,抽出清液,即得原油。滤渣一般再浸泡过滤二次,鱼渣供作饲料或肥料; 5、配制:取不同比例原油、中油、一油混合,即为各级鱼露。鱼露共分6级,级别越高,质量越好。
鱼露可用于汤类、鱼贝类、畜肉、蔬菜等菜肴的调味,如鱼露介蓝菜、铁板鱼露虾等;也可用作烤肉、烤鱼串、烤鸡的调味料,如酒炙鲈鱼一菜,即以鱼露为蘸碟。鱼露的烹调运用与酱油相似,可赋咸、起鲜、增香、调色。 鱼露一般呈红褐色,澄明有光泽,富含多种氨基酸与呈味性肽含,氮量高,有鲜味和浓厚的美味;还能掩盖畜肉等的异味,缓减酸味、咸味;鱼露入口留香持久,香气四溢,具有鱼虾等水产品原材料特有香质,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鱼露的营养价值 虽然用于鱼露生产的原料是食用价值较低的鱼虾或水产品加工下脚料,但其营养价值却不容小觑。鱼露中含有18 种以上的氨基酸,其中包括8 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作为水产品重要功能成分之一的牛磺酸也是鱼露的重要成分;另外,鱼露中富含多种有机酸如丙酮酸、富马酸、琥珀酸等和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Cu、Zn、Cr、I、Se等。 鱼露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的鱼露,应是指腌制咸鱼时排出的鱼汁,这些鱼汁的成分除了盐水,主要是鱼类蛋白水解产生的多种氨基酸,既鲜味又营养,渔民觉得倒掉可惜,就留下来充当调味料。潮汕人也将这种鱼汁称为“醢汁”,将腌制的海产品称为“咸醢”。如清光绪《揭阳县正续志》记载说:“涂虾如水中花……土人以布网滤取之,煮熟色赤,味鲜美,亦可作醢。”这里“醢”是指用鱼(虾)肉制成的酱料,与上古的字义完全相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鱼露
鱼露怎么用?

鱼露的用法和功效

鱼露是闽菜、潮州菜和东南亚料理中常用的水产调味品,是用小鱼虾为原料,经腌渍、发酵、熬炼后得到的一种味道极为鲜美的汁液,你想知道鱼露的使用方法和功效作用吗?下面就让我来给你科普一下鱼露的用法和功效。 鱼露的用法 鱼露南瓜 材料 青芦笋100克(切成小条),南瓜100克,粉丝50克,鲜冬菇50克,云耳20克(浸水),豆豉半汤匙,鸡上汤150毫升,鱼露1汤匙,砂糖l茶匙,鹅帝1汤匙(切碎),洋葱1汤匙(切碎),生油2汤匙。 做法 1、南瓜去皮,切成6厘米长方形条,用清水加少许盐炒2分钟,取出沥干。 2、粉丝用清水浸,备用。鲜冬菇洗净、去柄,沥干后备用。豆豉用刀压成泥状。 3、将锅用中火烧热,加点生油、下豆豉茸、鹅帝碎及洋葱碎炒香,注入鸡上汤煮沸。 4、投入芦笋、南瓜、粉丝、鲜冬菇及云耳煮烩1分钟,加入鱼露及砂糖,用大火煮至近乎干身便可上碟。 鱼露凉面 材料 鸡蛋面80g,油少许,海苔丝适量,葱花少许,鱼露汁20㏄ 做法 1、取一汤锅,放入鸡蛋面烫熟后捞起。 2、法1的面条加入少许油搅拌,并将面条拉起吹至凉备用。 3、取一盘,将作法2的鸡蛋面置于盘中,淋上鱼露汁后撒上葱花、海苔丝即可。 鱼露酱汁 材料 鱼露2大匙,柠檬汁1大匙,细砂糖2小匙,红辣椒1支,蒜泥1小匙。 做法 1、将红辣椒切碎。 2、将鱼露、柠檬汁、细砂糖、红辣椒碎、蒜泥放入碗中混拌均匀即可。做好后可以沾食各种肉品,具有极佳的提味作用。 潮州蚝煎 材料 主料:牡蛎(鲜)200克, 辅料:鸡蛋150克,香菜20克, 调料:大葱15克,玉米淀粉75克,鱼露5克,味精5克,甘薯粉75克,花生油20克 做法 1、蚵(牡蛎)加淀粉15克,揉搓后洗干净,控干水分; 2、葱洗净切成葱花; 3、将鸡蛋打入碗内并搅匀; 4、蚵、葱花加番薯粉、淀粉、鱼露、味精、清水适量调匀,倒入热油炒锅中摊平,用小火煎,淋些油,使之不粘锅,呈黄色时翻面,浇淋蛋糊、油,继续煎,再翻面煎,煎熟后起锅切成两份,盛在盘中,用香菜拌盘即可。 鱼露的功效 虽然用于鱼露生产的原料是食用价值较低的鱼虾或水产品加工下脚料,但其营养价值却不容小觑。鱼露中含有18 种以上的氨基酸,其中包括8 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作为水产品重要功能成分之一的牛磺酸也是鱼露的重要成分;另外,鱼露中富含多种有机酸如丙酮酸、富马酸、琥珀酸等和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Cu、Zn、Cr、I、Se等。 鱼露一般呈红褐色,澄明有光泽,富含多种氨基酸与呈味性肽含,氮量高,有鲜味和浓厚的美味;还能掩盖畜肉等的异味,缓减酸味、咸味;鱼露入口留香持久,香气四溢,具有鱼虾等水产品原材料特有香质,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鱼露的做法 天然发酵 生产工艺流程:新鲜原料和盐混合(31或21)→前期发酵(自溶)→中期发酵→后期发酵(一周,保温40℃~50℃)→调配→过滤→检验→杀菌→包装→成品。天然发酵的鱼露风味独特,非常鲜美,但其生产周期较长,一般为数月甚至一年以上。为了获得更好的风味,有的甚至达到二到三年左右。 低盐发酵 天然发酵过程中,为了防止腐败微生物的繁殖,采用了高盐度盐渍的方法,高盐虽然抑制了腐败微生物的繁殖,却同时也抑制了蛋白酶的作用。设想能够创造蛋白酶作用的最适条件,同时抑制腐败微生物的繁殖,以期达到缩短发酵周期的目的。方法即采用低盐和高温的结合应用。低盐可以提高蛋白酶的作用,但低盐也能提高腐败微生物的腐败作用,为了抑制微生物的作用,可以采用高温。这样不仅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还可以蛋白酶的作用,而且还能驱除发酵液中的臭味,提高鱼露质量。 内脏发酵 在鱼露的发酵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酶活鱼内脏,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酶,如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组织蛋白酶等,可以加速蛋白质的分解,从而缩短发酵周期。 加曲发酵 在鱼露发酵过程中,加入一些酿造酱油所用的米曲霉或酿造清酒所用的曲种等,利用它们所分泌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将原料鱼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充分分解,经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形成鱼露特有的风味。还有一种方法是可以从传统鱼露的发酵过程中分离筛选出耐盐、嗜盐菌,把这些菌在合适的条件下扩大培养,再加入到盐渍的原料中去,能够加速蛋白质等的分解过程,而且其蛋白质分解度高,鱼露风味较好。 复合方法
鱼露的用法和功效

鱼露在菜品中起到什么作用?它的正确用法是怎样的?

鱼露味道鲜咸,是可和酱油等复配一块食用的调味品,产于福建 广东等地。鱼露适用于 煎 炒 蒸 炖 腌 等各种技法制作食品,尤宜调拌菜或做蘸酱料用,也可调制鲜汤和汤菜类等食品菜肴。米曲霉会生长繁殖,分泌出不同的酶,而产生了浓郁的鲜味,再经过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酱油的颜色和丰富的香味就出来了,把发酵过的液体分离出来,就成了我们今天经常食用的酱油。鱼露是一种经过发酵而形成的东西,它的里面含有了很多的营养物质,大部分人都是可以食用的。但是这种东西它不适合直接吃,作为调料品才算是最为合适。或者是将它作为配菜, 沿海人用鱼酱,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再说了,沿海人有那物质便利,不稀罕的小鱼小虾,用来晒酱,也是废物利用。内陆人就没这条件,但有丰富的豆类资源,晒制的豆酱同样是传世美食。许多人认为它是东南亚菜的专属。确实,鱼露在泰国和越南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家家户户必备的调味品。同时知名度也是颇高的,例如“泰国鱼露”,可以说是泰国菜的“根基”,丝毫不夸张。 经过腌制、发酵、熬制等程序生产出来的一种调味汁,颜色和我们常用的生抽差不多,有咸鲜味,作用也和生抽差不多,调味用的,在我国的广东、福建还有一些东南亚地区比较常用。鱼露属于整个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们。在东亚顺着海岸线直朔:从对马岛,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闽南,两广,越南,泰国,缅甸…乃至整个东南亚,都有鱼露的若隐若现的身影。 鱼露,是我国潮汕,以及福建一带特色佐料,后来通过华人的味蕾,将鱼露的足迹遍及整个东南亚,其中又以越南和泰国的鱼露最为出名。
鱼露是用小鱼腌制发酵产生的酱汁,咸鲜是它的特色,可以在菜品中起到提鲜的作用。 它的正确用法:1、鱼露在一些地区用来替代盐使用,在炒菜的时候,倒入适量的鱼露,翻炒均匀即可完成调味2、鱼露可用于汤类、鱼贝类、畜肉、蔬菜等菜肴的调味,把鱼露作为菜品的蘸碟使用3、鱼露的烹调运用与酱油相似,可赋咸、起鲜、增香、调色等,还有的地方用来进行腌制鸡、鸭、肉类制品时候使用
鱼露味道鲜咸,在菜品中起到提鲜的作用,代替盐调味,用于汤类、鱼贝类、畜肉、蔬菜等菜肴的调味,把鱼露作为菜品的蘸碟使用,也可腌制肉类
鱼露又叫做鱼酱油,是一种调味品,用它烹饪的菜肴带有特别的咸鲜味。可用于菜肴的提鲜和调味。使用方法与酱油差不多,每次用量大概在5-10g左右,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调节。
鱼露在菜品中起到什么作用?它的正确用法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