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的诗词(岑参的诗词风格特点)

岑参的名句

岑参的诗词名句 1、桑叶隐村户,芦花映钓船 2、想法荒唐,结果必然糟糕 3、人生不得恒少年 4、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宛若风飞雪,悦如飞燕游龙 7、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8、更催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9、黄河西际海,白草北连天 10、旷野看人小,长空共鸟齐 11、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12、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13、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14、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15、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16、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17、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18、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1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20、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21、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22、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23、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24、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25、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26、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27、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28、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29、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30、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31、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32、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 33、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34、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35、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36、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37、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3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9、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40、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4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4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4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6、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 47、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48、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49、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50、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51、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简介 岑参 (715-770),荆州江陵人, 南阳人。早岁孤贫,博览经史。岑参为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世称“高岑”。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尤长于七言古诗。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寄左省杜拾遗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岑参的诗词名句 1、桑叶隐村户,芦花映钓船 2、想法荒唐,结果必然糟糕 3、人生不得恒少年 4、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宛若风飞雪,悦如飞燕游龙 7、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8、更催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9、黄河西际海,白草北连天 10、旷野看人小,长空共鸟齐 11、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12、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13、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14、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15、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16、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17、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18、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1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20、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名人名言21、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22、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23、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24、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25、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26、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27、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28、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29、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30、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的名句

岑参的诗词有那些?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岑参边塞诗中杰出代表作之一: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这首诗是写封常清的一次西征。诗人极力渲染朔风夜吼,飞沙走石的自然环境,和来势逼人的匈奴骑兵,有力地反衬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将军金甲”三句更写出军情的紧急,军纪的严明,用偶然听到的“戈相拨”的声音来写大军夜行,尤其富有极强的暗示力量,对照着前面敌人来势汹汹的描写,唐军这样不动声色,更显得猛悍精锐。“马毛带雪”三句写塞上严寒,也显出唐军勇敢无畏的精神。诗里虽然没有写战斗,但是上面这些描写烘托却已饱满有力地显出胜利的必然之势。因此结尾三句预祝胜利的话就是画龙点睛之笔。这篇诗所用的三句一转韵的急促的节奏,和迅速变化的军事情势也配合得很好。《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也是写唐军出征的:“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这是白昼的出师,因此写法也和前诗写夜行军不同。前诗是衔枚疾走,不闻人声,极力渲染自然;这首诗却极力渲染吹笛伐鼓,三军大呼,让军队声威压倒自然。不同的手法,却表现出唐军英勇无敌的共同精神面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说是和前两诗鼎足而三的杰作: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首诗写的是军幕中的和平生活。一开始写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出人意表地用千树万树梨花作比喻,就给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的感觉。以下写军营的奇寒,写冰天雪地的背景,写饯别宴会上的急管繁弦,处处都在刻画异乡的浪漫气氛,也显示出客中送别的复杂心情。最后写归骑在雪满天山的路上渐行渐远地留下蹄印,更交织着诗人惜别和思乡的心情。把依依送别的诗写得这样奇丽豪放,这正是岑参浪漫乐观的本色。岑参还有不少描绘西北边塞奇异景色的诗篇。象《火山云歌送别》的“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天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读之好像炎热逼人。《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更充满奇情异采: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这是少数民族的神话,经“好奇”的浪漫诗人加以渲染,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新奇世界。他的诗歌中有关边塞风习的描写,也很引人注目。这里军营生活的环境是:“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首秋轮台》);将军幕府中的奢华生活的陈设是:“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驼酥”(《玉门关盖将军歌》);这里的歌舞宴会的情景是:“琵琶长笛齐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曼脸娇娥纤复浓,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裙转袖若飞雪,左延右延生旋风”(《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延歌》)。这些都是习于中原生活的岑参眼中的新鲜事物。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诗中还反映了各族人之间互相来往,共同娱乐的动人情景:“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赵将军歌》)。岑参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锺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事情很平凡,而情意却很深厚。但是,他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一诗:闻说轮台路,年年见雪飞。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更表现了他把国事放在首位的动人心情。安史乱后,他虽然也在《行军二首》等个别诗篇中,发出了一些伤时悯乱的感慨,但比之前面说的那些边塞诗,就未免有些逊色了。他的《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诗说:“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这种心情也可以说明他浪漫豪情消失,对安史之乱反映得很少的原因。岑参的诗歌,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这和高适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缺乏高适诗中那种对士卒的同情。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和早年经历和高适不同。岑参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他的好奇的思想性格,使他的边塞诗显出奇情异采的艺术魅力。他的诗,形式相当丰富多样,但最擅长七言歌行。有时两句一转,有时三句、四句一转,不断奔腾跳跃,处处形象丰满。在他的名作《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等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也很注意向民歌学习。杜确《岑嘉州诗集序》说他的诗“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可见他的诗当时流传之广,不仅雅俗共赏,而且还为各族人民所喜爱。殷番、杜甫在他生前就称赞过他的诗。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更说他的诗“笔力追李杜”(《夜读岑嘉州诗集》)。评价虽或过当,岑诗感人之深却可以由此想见。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以后曾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载回长安。十三载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乱后,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他的诗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的。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的诗题材很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兆、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象殷番《河岳英灵集》所称道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诗句,都是诗意造奇的例子。杜甫也说“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陂行》),所谓“好奇”,就是爱好新奇事物。自出塞以后,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里,他的诗境空前开扩了,爱好新奇事物的特点在他的创作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主要风格。天宝后期,唐帝国内政已极腐败,但在安西边塞,兵力依然相当强大。岑参天宝十三载写的《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一诗就曾经描写了当时唐军的声威:“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安史之乱发生。岑参的边塞诗就是在这个形势下产生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是岑参边塞诗中杰出代表作之一: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这首诗是写封常清的一次西征。诗人极力渲染朔风夜吼,飞沙走石的自然环境,和来势逼人的匈奴骑兵,有力地反衬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将军金甲”三句更写出军情的紧急,军纪的严明,用偶然听到的“戈相拨”的声音来写大军夜行,尤其富有极强的暗示力量,对照着前面敌人来势汹汹的描写,唐军这样不动声色,更显得猛悍精锐。“马毛带雪”三句写塞上严寒,也显出唐军勇敢无畏的精神。诗里虽然没有写战斗,但是上面这些描写烘托却已饱满有力地显出胜利的必然之势。因此结尾三句预祝胜利的话就是画龙点睛之笔。这篇诗所用的三句一转韵的急促的节奏,和迅速变化的军事情势也配合得很好。《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也是写唐军出征的:“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这是白昼的出师,因此写法也和前诗写夜行军不同。前诗是衔枚疾走,不闻人声,极力渲染自然;这首诗却极力渲染吹笛伐鼓,三军大呼,让军队声威压倒自然。不同的手法,却表现出唐军英勇无敌的共同精神面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说是和前两诗鼎足而三的杰作: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首诗写的是军幕中的和平生活。一开始写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出人意表地用千树万树梨花作比喻,就给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的感觉。以下写军营的奇寒,写冰天雪地的背景,写饯别宴会上的急管繁弦,处处都在刻画异乡的浪漫气氛,也显示出客中送别的复杂心情。最后写归骑在雪满天山的路上渐行渐远地留下蹄印,更交织着诗人惜别和思乡的心情。把依依送别的诗写得这样奇丽豪放,正是岑参浪漫乐观的本色。岑参还有不少描绘西北边塞奇异景色的诗篇。象《火山云歌送别》的“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天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读之好像炎热逼人。《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更充满奇情异采: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这是少数民族的神话,经“好奇”的浪漫诗人加以渲染,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新奇世界。他的诗歌中有关边塞风习的描写,也很引人注目。这里军营生活的环境是:“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首秋轮台》);将军幕府中的奢华生活的陈设是:“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驼酥”(《玉门关盖将军歌》);这里的歌舞宴会的情景是:“琵琶长笛齐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曼脸娇娥纤复浓,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裙转袖若飞雪,左延右延生旋风”(《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延歌》)。这些都是习于中原生活的岑参眼中的新鲜事物。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诗中还反映了各族人之间互相来往,共同娱乐的动人情景:“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赵将军歌》)。岑参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锺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事情很平凡,情意却很深厚。但是,他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一诗:闻说轮台路,年年见雪飞。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更表现了他把国事放在首位的动人心情。安史乱后,他虽然也在《行军二首》等个别诗篇中,发出了一些伤时悯乱的感慨,但比之前面说的那些边塞诗,就未免有些逊色了。他的《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诗说:“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这种心情也可以说明他浪漫豪情消失,对安史之乱反映得很少的原因。 岑参的诗歌,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这和高适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缺乏高适诗中那种对士卒的同情。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和早年经历和高适不同。
岑参的诗词有那些?

岑参咏雪的诗句

岑参咏雪的诗句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其创作的关于雪的诗句,下面就和我一起来赏析一下吧!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杜甫在《渼陂行》诗中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此诗就处处都体现出一个“奇”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诗人心想: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这最后的几句是极其动人的,成为此诗出色的结尾,与开篇悉称。结束处留下了很大的思索空间: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诗人在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这里有悠悠不尽之情,形成了一个艺术空白,其意境与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名句差近,但用在诗的结处,效果更见佳妙。 充满奇情妙思,是此诗主要的特色(这很能反映诗人创作个性)。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大笔挥酒(如“瀚海”二句),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有声画”的称誉。 ;
岑参咏雪的诗句

岑参名句

1、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知音难再逢,惜君方老年。 出处:出自唐代岑参的《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译文:楚客为之愁肠欲断,湘妃为之泪落斑斑。是谁用那青桐木料,拉上根根红色琴弦?琴中弹出古人乐曲,乐曲转给今人流传。 2、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出处:出自唐代岑参的《山房春事二首》 译文:园中树木你怎能知道,人已散尽失去了繁华,一年一度春风又吹过,依然开着昔日的鲜花。 3、水宿已淹时,芦花白如雪。颜容老难赪,把镜悲鬓发。 出处:出自唐代岑参的《下外江舟怀终南旧居》 译文:水要到住处了,芦花白的像雪。容颜老去,把鬓发理理。 4、忽觉莲花峰,别来更如长。 出处:岑参《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 译文:突然觉得莲花长出,比平日更长。 5、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行书。 出处:唐·岑参《玉关寄长安李主簿》 译文:向东去长安万里路径,故人怎可恋昔一封封信。
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出自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释义:自小衷心地希望献身国家危难,哪把高官与厚禄耿耿挂于心间。 2、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出自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释义:古来青垂史名屡见不鲜,如今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释义:忽然间如同刮起了一阵春风,成千上万的树木,都盛开了梨花。 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出自唐·岑参《逢入京使》。 释义:在骑马的旅途之中相遇,没有随身携带纸和笔,只能通过你口头给家中报个平安。 5、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出自唐·岑参《山房春事二首》之二。 释义:庭院里的树木不知道这里已经没有人了,春天来时它还像过去一样开放着鲜花。 6、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出自唐·岑参《碛中作》。 释义:碛:沙石地,沙漠。今天夜里不知道将在哪里宿营,这茫茫沙漠是万里不见人烟啊。 7、今年花似去年好,去年人到今年老。 出自唐·岑参《韦员外家花树歌》。 释义:今年的话似乎比去年的更好看,但是去年的人在今年却老了。
一、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翻译: 弯弯的月儿爬上了凉州城头,城头的月儿升空照着全凉州。凉州方圆七里住着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动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兮长夜漫漫。 河西幕府里我有很多老朋友,老朋友分别以来已有三五春。如今在花门楼前又见到秋草,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变老?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须痛饮醉倒。 二、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扩展资料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是岑参在凉州节度使幕府做客时所作,凉州幕府中有许多诗人的老朋友,期间市场欢聚夜饮,乃作此诗。 诗中开头两句直白通俗却颇为优美:“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弯月徐徐上升,从城头升至高空,银光铺泻,将整个凉州城照耀成白银世界。诗人虽然未加修饰,但字里行间仿佛流露出塞外月夜的清景。 后两句换韵转而写凉州城内的情景:“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大笔淋漓地勾勒出凉州的气派风光,和浓郁的边塞风情。
岑参的诗词名句 1、桑叶隐村户,芦花映钓船2、想法荒唐,结果必然糟糕3、人生不得恒少年4、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6、宛若风飞雪,悦如飞燕游龙7、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8、更催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9、黄河西际海,白草北连天10、旷野看人小,长空共鸟齐11、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12、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13、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14、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15、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16、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17、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18、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1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20、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21、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22、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23、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24、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25、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26、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27、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28、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29、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30、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31、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32、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33、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34、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35、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36、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37、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3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9、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40、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4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4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4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4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4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46、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47、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48、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49、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50、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51、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逢入京使》 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是王维的,谢谢……
岑参名句

岑参写的古诗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shé),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bó)。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zhuó)。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qiāng)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写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