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最高的禅诗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 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色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文益 《法眼录》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 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弓|清风。 ——法演开悟诗 一重了一 重云,行尽天涯转苦辛。 蓦扎归来屋里坐,落花啼鸟一般春。 ——法演开悟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梅花尼嗅梅诗 不是风幡不是心,迢迢一路绝追寻。 白云本自无遗迹,飞落断崖深更深。 ——草堂清禅师诗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守安南台静坐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颂平常心

意境最高的禅诗
1、了然知是梦,既觉更何求?死入孤峰去,灰飞一焊休。云无空碧在,天静月华流。免有诸徒弟,时来吊石头。 2、无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 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4、是日已过,命则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5、莫谈生灭与无生,谩把心神与物争。陶器—藏松树下,绿苔芳草自纵横。 6、渐调渐伏息奔驰,渡水穿云步步随。手把芒绳无少缓,牧童终日自忘疲。 7、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禅室从来尘外赏,香台岂是世中情。云间东岭千寻出,树里南湖一片明。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将梦薜易簪缨。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 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色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文益 《法眼录》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 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弓|清风。 ——法演开悟诗 一重了一 重云,行尽天涯转苦辛。 蓦扎归来屋里坐,落花啼鸟一般春。 ——法演开悟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梅花尼嗅梅诗 不是风幡不是心,迢迢一路绝追寻。 白云本自无遗迹,飞落断崖深更深。 ——草堂清禅师诗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守安南台静坐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颂平常心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 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色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文益 《法眼录》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 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弓|清风。 ——法演开悟诗 一重了一 重云,行尽天涯转苦辛。 蓦扎归来屋里坐,落花啼鸟一般春。 ——法演开悟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梅花尼嗅梅诗 不是风幡不是心,迢迢一路绝追寻。 白云本自无遗迹,飞落断崖深更深。 ——草堂清禅师诗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守安南台静坐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颂平常心

古代著名的禅诗
一、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出自唐代寒山的《碧涧泉水清》, 诗中的“默知”,指禅定;“观空”,指般若慧智。寒山子的这首诗,以碧涧、泉水之清激喻禅定,以寒山、月华之洁白,喻以般若慧智观色悟空,强调由定发慧。 二、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这是一代禅宗骁将曹山本寂所作的著名的意念派妙偈。该诗借“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等凡夫世间及小乘出世间难思难议之事,表明禅师见性之后所悟到的无碍法界观。 三、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金屑眼中翳》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僧人文偃所题写的一首诗作。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禅应破除思想上的蒙蔽,还原清净本心的思想。 四、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 此诗是俞紫芝代表作,宋人诗话多所称引,其最精彩之处在第四句“猛虎一声山月高”,万籁俱寂,猛虎一声,忽从天降,出门一看,山月高高,说不出的奇异怪寂,便仿佛醍醐猛然灌顶,而后一切又归于释然、寂然。 五、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出自《见桃花悟道偈》,意思是:三十年来我一直苦苦寻求大道,记不清多少回桃树落叶又抽枝。自从这一次看到桃花开放之后,直到如今我再不怀疑已经悟道。 六、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送上人》,意思是:野鹤驾着孤云高飞天空,岂肯在人间居住?你不必到著名的沃洲山福地,那可是人们最熟悉的去处。
《菩提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关于 禅 的诗句
1、《禅诗一:找到自我》 唐·无尽藏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译文:一个人光是东南西北地向外追求,哪里会找到自己呢?自己是在我们心中,找到了自己,就找到了本性。能把自己找到,认识了自己,这是很不容易的。而世间上的人,又往往不识自己,愚昧、苦恼,多么可怜! 2、《禅诗二:摆脱迷惑》 唐·鸟窠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译文:人从生到死,都无法摆脱迷惑。如果不能看破,生命中充满了迷惑,那么人就只能陷入迷中,一再沉沦,到最后一无所得。 3、《禅诗三:聚散随缘》 唐·龙牙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译文:花的朝开暮谢是无常,人的有生有死也是无常。世间上没有不变的东西,没有独存的东西,一切都要仰赖因缘才能存在。所谓“缘聚则成,缘散则灭”,要彼此珍惜。 4、《禅诗五: 自在洒脱》 宋·此庵守净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译文:洒脱自在的生活,就是禅者的生活。顺应自己的本性,何必刻意追逐名利?世间一切言语行为,都不过是心灵投射出来的影子。人生是短暂的,舍弃身外之物,舍弃功名利禄。方可活得洒脱,活得精彩,活得自在。 5、《禅诗六:去留人生》 明·憨山德清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译文:一年有春夏秋冬的更替,心念有生住异灭的起伏,人有生老病死的轮回。实在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执着留恋。不要只知忙眼前短暂的荣华富贵,还要忙于我们绵长的未来。一个生命的出现,总要给世界留一个纪念。
1、饮中八仙歌 【作者】杜甫 【朝代】唐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白话译文 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左相李适为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 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 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2、过香积寺 【作者】王维 【朝代】唐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白话译文 不知道香积寺在什么地方,攀登好几里误入云拥群峰。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古寺鸣钟。山中泉水撞危石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显寒冷。黄昏时来到空潭隐蔽之地,安然地修禅抑制心中毒龙。 3、过香积寺 唐代诗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白话译文 不知道香积寺在什么地方,攀登好几里误入云拥群峰。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古寺鸣钟。山中泉水撞危石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显寒冷。黄昏时来到空潭隐蔽之地,安然地修禅抑制心中毒龙。 4、言志 明代文学家唐寅(即唐伯虎) 不炼金丹不坐禅, 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 不使人间造孽钱! 白话译文 我不像道士那样去炼金丹以追求人生不老,也不像和尚那样去坐禅;我不去做商人,也不做农夫去耕田。空闲的时候我就画一些画去卖,不用那些人世间作孽得来的钱。 5、临江仙·送钱穆父 宋代文学家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白话译文 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像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修行偈颂》 神秀大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颂平常心是道》慧开禅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妙色王求法偈》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桃花庵歌》节选唐伯虎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退步》布袋和尚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示法诗)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示法诗)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开悟诗) 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文偃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大师《修行偈颂》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慧开禅师《颂平常心是道》
1、饮中八仙歌 【作者】杜甫 【朝代】唐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白话译文 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左相李适为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 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 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2、过香积寺 【作者】王维 【朝代】唐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白话译文 不知道香积寺在什么地方,攀登好几里误入云拥群峰。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古寺鸣钟。山中泉水撞危石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显寒冷。黄昏时来到空潭隐蔽之地,安然地修禅抑制心中毒龙。 3、过香积寺 唐代诗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白话译文 不知道香积寺在什么地方,攀登好几里误入云拥群峰。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古寺鸣钟。山中泉水撞危石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显寒冷。黄昏时来到空潭隐蔽之地,安然地修禅抑制心中毒龙。 4、言志 明代文学家唐寅(即唐伯虎) 不炼金丹不坐禅, 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 不使人间造孽钱! 白话译文 我不像道士那样去炼金丹以追求人生不老,也不像和尚那样去坐禅;我不去做商人,也不做农夫去耕田。空闲的时候我就画一些画去卖,不用那些人世间作孽得来的钱。 5、临江仙·送钱穆父 宋代文学家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白话译文 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像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修行偈颂》 神秀大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颂平常心是道》慧开禅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妙色王求法偈》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桃花庵歌》节选唐伯虎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退步》布袋和尚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示法诗)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示法诗)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开悟诗) 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文偃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大师《修行偈颂》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慧开禅师《颂平常心是道》

古代著名的禅诗
一、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出自唐代寒山的《碧涧泉水清》, 诗中的“默知”,指禅定;“观空”,指般若慧智。寒山子的这首诗,以碧涧、泉水之清激喻禅定,以寒山、月华之洁白,喻以般若慧智观色悟空,强调由定发慧。 二、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这是一代禅宗骁将曹山本寂所作的著名的意念派妙偈。该诗借“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等凡夫世间及小乘出世间难思难议之事,表明禅师见性之后所悟到的无碍法界观。 三、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金屑眼中翳》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僧人文偃所题写的一首诗作。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禅应破除思想上的蒙蔽,还原清净本心的思想。 四、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 此诗是俞紫芝代表作,宋人诗话多所称引,其最精彩之处在第四句“猛虎一声山月高”,万籁俱寂,猛虎一声,忽从天降,出门一看,山月高高,说不出的奇异怪寂,便仿佛醍醐猛然灌顶,而后一切又归于释然、寂然。 五、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出自《见桃花悟道偈》,意思是:三十年来我一直苦苦寻求大道,记不清多少回桃树落叶又抽枝。自从这一次看到桃花开放之后,直到如今我再不怀疑已经悟道。 六、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送上人》,意思是:野鹤驾着孤云高飞天空,岂肯在人间居住?你不必到著名的沃洲山福地,那可是人们最熟悉的去处。
《菩提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