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 如果有来生(三毛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

三毛语录如果有来生

三毛语录如果有来生 1、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惑不安。 2、学着主宰自己的生活;即使孑然一身,也不算一个太坏的局面。不自怜、不自卑、不怨叹,一日一日来,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 3、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 4、个人的遭遇,命运的多舛都使我被迫成熟,这一切的代价都当是日后活下去的力量。 5、如果你给我的,和你给别人的是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 6、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7、有时候,我多么希望能有一双睿智的眼睛能够看穿我,能够明白了解我的一切,包括所有的斑斓和荒芜。那双眼眸能够穿透我的最为本质的灵魂,直抵我心灵深处那个真实的自己,她的话语能解决我所有的迷惑,或是对我的所作所为能有一针见血的评价。 8、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9、人活在世界上,重要的是爱人的能力,而不是被爱。我们不懂得爱人又如何能被人所爱。 10、没有人能够“弃”你,除非你自暴自弃,因为我们是属于自己的,并不属于他人。 11、所有的人,起初都只是空心人,所谓自我,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全靠书籍绘画音乐电影里他人的生命体验唤出方向,并用自己的经历去充填,渐渐成为实心人。而在这个由假及真的过程里,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是时间。 12、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最可贵,贵在雪中送炭;朋友中的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但不扑鼻,缓缓飘来,似水长流。 13、知音,能有一两个已经很好了,实在不必太多。朋友之乐,贵在那份踏实的信赖。 14、从容不迫的'举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态度,更能令人心折。 15、爱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会长久的。真正的爱情,就是不紧张,就是可以在他面前无所顾忌地打嗝、放屁、挖耳朵、流鼻涕;真正爱你的人,就是那个你可以不洗脸、不梳头、不化妆见到的那个人。 16、男人是泥,女人是水。泥多了,水浊;水多了,泥稀。不多不少,捏两个泥人——好一对神仙眷侣。 17、人类往往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欢将别人的成就与自己相比较,因而觉得受挫,好不容易活到老年仍是一个没有成长的笨孩子。我们一直粗糙的活着,而人的一生,便也这样过去了。 18、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儿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19、在这里,与各位再共同勉励一次,我们要做聪明的人,做有智慧的人有慈爱又肯诚实对人对己的勇者。就算天大的事情来了,也不逃避它,心平气和地为自己争取最合理的解决之道,不可以做一个弱者,凡是不顺心便跌倒的人是要被社会淘汰的,做一个有弹性的人,当是我们一生追求的目标。 20、婴儿诞生,一般人不知晓婴儿的未来,可是都说——恭喜!恭喜!某人死了,一般人也不明白死后的世界,却说——可惜!可惜! 21、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22、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23、当我们面对一个害怕的人,一桩恐惧的事,一份是人不安的心境时,唯一克服这种感觉的态度,便是面对它。 24、爱情有如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 25、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们就这样迷散在陌生的风雨里,从此天各一方,两两相忘。 26、情,亲情……我们之间无所不有,却唯独没有爱情~ 27、如果有来生,我愿做你的妹妹,即使我们无法步入婚姻的殿堂,我也可以做你永远无法割舍的亲人! 28、知道吗,男孩站在女孩的左边是因为那样可以离她的心更近一些…… 29、终有一天你会知道:公交5分钟一班,地铁9分钟一班,我们的爱——一辈子只有这一班! 30、为追求到我喜欢的人,我愿意放弃我所拥有的一切,可当我放弃这一切后,她还会接受我的爱吗?首语:都说世上伤心的人比开心的人多,可更多的时候我认为伤心是会上瘾的…… 31、生活,匀速的是爱,不匀速则变成一种伤害…… 32、守一颗心,别像守一只猫。它冷了,来偎依你;它饿了,来叫你;它痒了,来摩你;它厌了,便偷偷地走掉。守一颗心,多么希望像守一只狗,不是你守它,而是它守你! ;
三毛语录如果有来生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颗树。这是三毛的诗这首诗主要是想表达什么?

《如果有来生》三毛这首诗主要是想表达今生充满遗憾,愿来生了无憾恨的感情。 《如果有来生》浅白易懂,其实回顾三毛生平,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荷西的逝去,她在埋葬了荷西之后,写下:“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自此,诗人对尘世再无眷恋。 《如果有来生》也让人想起海子知名的《面向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皆是用很直白的句子,描述当下仿佛了却一桩心事般的心情。 扩展资料: 如果有来生,大多数人会选择做一个更符合自我期待的人,或伟大,或平凡,或热闹,或孤独……但诗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她宁愿做一棵树、一阵风、一只鸟,而不是一个人。 诗的结构一目了然,着重突出了来生的“非人”和现世的“人”的差别。今生过于依赖,过度寻找,来世便愿为一棵树,告诉自己不再寻求,能伫立于此,静静地看世间万物变迁。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如果有来生》
一种内心的孤独,但又宁愿孤独,是一种执着与永恒,安静不被打扰,坚守着心里的爱恋过往,也是一种等待,等一种轮回,某天,他会来,等一份甘之若饴的绝望,在这天地间,滚滚红尘里…
一种逃避的思想,像一棵树一样,不需要思考,也没有烦恼
灵魂自由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颗树。这是三毛的诗这首诗主要是想表达什么?

三毛《如果有来生》表达什么意思?

《如果有来生》三毛这首诗主要是想表达今生充满遗憾,愿来生了无憾恨的感情。《如果有来生》浅白易懂。 其实回顾三毛生平,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荷西的逝去,她在埋葬了荷西之后,写下:“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自此,诗人对尘世再无眷恋。 诗词正文 如果有来生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 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 没有善感的情怀,没有多情的眼睛。 一半在雨里洒脱, 一半在春光里旅行; 寂寞了,孤自去远行, 把淡淡的思念统统带走, 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 南方有温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如果有来生, 希望每次相遇, 都能化为永恒。
三毛《如果有来生》表达什么意思?

三毛在写给自己中说: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求全部原话

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我要化成一阵风,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没有善感的情怀,没有多情的眼睛。一半在雨里洒脱,一半在春光里旅行;寂寞了,孤自去远行,把淡淡的思念统带走,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扩展内容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原名陈懋平(mào),后改名为陈平,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享年四十八岁。三毛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 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 没有善感的情怀,没有多情的眼睛。 一半在雨里洒脱, 一半在春光里旅行; 寂寞了,孤自去远行, 把淡淡的思念统统带走, 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 南方有温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如果有来生, 希望每次相遇, 都能化为永恒。 扩展资料 网络谣传三毛《写给自己》中收录的诗。 原文并非一首诗歌,而是一段话。出自于邱琼的小说《这一世木已成舟》,原载于红袖添香网站。 后被网络人继续添加,类似于《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被谣传为泰戈尔的诗句,实为集体创作一样。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 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 三毛的作品情感真实,没有太多的粉饰,而是展现生活的原貌和生活中的智慧与趣味。在她的作品中,没有一般爱情作品所描写的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唧唧絮语,即使在《结婚记》里写到她与荷西婚前谈恋爱时的生活,最多也只写到他们如何在寒风中抖抖索索地坐在西班牙公园的长椅上,想着如何解决温饱问题。 三毛经历了灰暗的少女时期和多舛的青年、中年时期,使得悲情成了她作品的基调。这种对疼痛的敏感一直在三毛的性格中保持了下来,并对她日后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她用善良、忧伤、怜悯的目光关注自我,关注周遭的世界,因此,她作品的字里行间总是溢满了悲情的美丽。如在《哑奴》中,三毛成功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生活在深重苦难之中毫无人身自由,却又充满了爱和智慧的黑人奴隶形象。 三毛在文章中对人物和景物进行了大量的白描。她总是写原生态的自然本色,不加以任何人为的雕琢。三毛刻画的人物也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和语言进行白描来再现真实的人物形象的。三毛从生活的实际出发,表现出人物多方面矛盾统一的性格,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毛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她的文字里总是流露着女性的柔美和细腻。《沙漠中的饭店》是记述她和外国丈夫荷西吃中国菜的乐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没有成为他们和谐生活的障碍,相反却成为这对柴米夫妻快乐的源泉。 《结婚记》则记录了她在沙漠中与荷西仓促结婚的戏剧性过程,种种滑稽可笑与庄严的结婚仪式交织在一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如果有来生百度百科-三毛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 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 没有善感的情怀,没有多情的眼睛。 一半在雨里洒脱, 一半在春光里旅行; 寂寞了,孤自去远行, 把淡淡的思念统统带走, 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 南方有温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如果有来生, 希望每次相遇, 都能化为永恒。 扩展资料: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人。 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 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 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 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 网络谣传三毛《写给自己》中收录的诗。原文并非一首诗歌,而是一段话。出自于邱琼的小说《这一世木已成舟》,原载于红袖添香网站。后被网络人继续添加,类似于《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被谣传为泰戈尔的诗句,实为集体创作一样。 参考资料:如果有来生百度百科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另一版: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 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 没有善感的情怀, 没有多情的眼睛。 一半在雨里洒脱, 一半在春光里旅行; 寂寞了,孤自去远行, 把淡淡的思念统带走, 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如果有来生, 希望每次相遇, 都能化为永恒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人。 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 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扩展资料: 网络谣传三毛《写给自己》中收录的诗。 原文并非一首诗歌,而是一段话。出自于邱琼的小说《这一世木已成舟》,原载于红袖添香网站。 后被网络人继续添加,类似于《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被谣传为泰戈尔的诗句,实为集体创作一样。 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正街。幼年时期的三毛就喜欢读书,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 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基础。并跟随顾福生、韩湘宁、彭万墀三位画家习画。三毛在她的散文《我的三位老师》中记录了这三位绘画老师。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国,受张其昀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因未婚夫猝逝,再到西班牙。与分开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了她潜藏的写作才华,并受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开始结集出书。 1976年5月,出版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 1979年9月30日,丈夫荷西因潜水中意外事件丧生,三毛在父母的扶持下回到台湾。 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同年1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1989年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大陆也拥有许多的读者。并专程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却夙愿。 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 1991年1月2日,她因子宫内膜肥厚,住进台湾荣民总医院,3日开刀完成手术。4日清晨,医院清洁女工进入7楼妇产科单人特等病房,打扫浴室的时候,看见坐厕旁点滴架的吊钩上,悬挂着三毛被尼龙丝袜吊颈的身体。她身着白底红花睡衣,现场没有任何遗书。法医推断三毛死亡的时间是凌晨2时。 三毛不是美女,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分的。许多年里,到处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作家贾平凹评) 有些本来是含义美好的名词,用得滥了,也就变成庸俗不堪了。才子才女满街走是一个例子,银幕、荧幕上的奇女子频频出现也是一个例子。我本来不想把这种已经变得俗气的衔头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又没有什么更适合的形容,那就还是称她为奇女子吧。“奇”的正面意思应是“特立独行”,按辞海的解释,即志行高洁,不肯随波逐流之谓也。(作家梁羽生评) 很多人批评三毛,认为她只是在自己的小天地作梦,我不以为然。基本上,文学创作是一个人性灵升华的最高表现,她既能升华出这样的情感,就表示她有这样的层次,这比起很多作家,我觉得她在灵性上要高出很多。(演员胡茵梦评) 三毛对生命的看法与常人不同,她相信生命有肉体和死后有灵魂两种形式。她自己理智地选择追求第二阶段的生命形式,我们应尊重她的选择,不用太悲哀。三毛选择自杀,一定有她的道理。 (作家倪匡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如果有来生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三毛在写给自己中说: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求全部原话

“如果有来生愿做一颗树”这句话出自哪里

出自三毛的现代诗歌《说给自己听》。书说: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 从不寻找。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陈懋,中国现代作家,浙江定海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 三毛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分的。许多年里,到处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 扩展资料: 三毛的作品情感真实,没有太多的粉饰,而是展现生活的原貌和生活中的智慧与趣味。在她的作品中,没有一般爱情作品所描写的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最多也只写到他们如何在寒风中抖抖索索地坐在西班牙公园的长椅上,想着如何解决温饱问题。 三毛经历了灰暗的少女时期和多舛的青年、中年时期,使得悲情成了她作品的基调。这种对疼痛的敏感一直在三毛的性格中保持了下来,并对她日后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用善良、忧伤、怜悯的目光关注自我,关注周遭的世界,因此,她作品的字里行间总是溢满了悲情的美丽。 参考资料:三毛-百度百科
出自三毛的现代诗歌《说给自己听》。 《说给自己听》部分内容: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 从不寻找。 扩展资料: 1、三毛,女,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代表作品有:《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 2、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三毛 《送你一匹马》 3、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 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 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三毛 《雨季不再来》 参考资料:三毛_百度百科
出自三毛的现代诗歌《说给自己听》。 拓展资料 一、完整诗句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 没有善感的情怀,没有多情的眼睛。 一半在雨里洒脱,一半在春光里旅行; 寂寞了,孤自去远行,把淡淡的思念统统带走,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如果有来生,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为永恒。 二、诗人简介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陈懋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 三毛散文取材广泛,不少散文充满异国情调,文笔朴素浪漫而又独具神韵,表达了作者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热爱自由和大自然的情怀。 三毛生性浪漫,三岁时读张乐平《三毛流浪记》,印象极深,后遂以“三毛”为笔名。为了追寻心中的那棵“橄榄树”,她踏遍万水千山。然而,无论是异国都市的生活情调,还是天涯海角的奇风异俗,都不能消解她深埋于心中的中国情结。 代表作品有《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等。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原文地址:如果有来生的话,我愿意做一颗树作者:小白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沐浴阳光,一半洒落阴凉,如此卑微如此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轮回”这个词,总是勾起我心底所有细枝末节的念想。如果真的有世间轮回,来生我将不再是我,我,是一棵树。如果可以,我要做一棵杨柳树,在三月的江南湖畔,纷飞我无限的情意。我要静静地看,看好友惜别,折下我柔软的枝干,寄托那一声声的不舍与珍重;看妇人望归,依着我强壮的骨骼,诉说那一句句的思念与期待。我要静静地听,听菱歌巧笑,听江南小调,听离愁别绪,听梅子黄时雨。我要轻轻地唱,如同那些不再青涩,不再鲜艳的小令,一点一点,在岁月的沉淀中变得浩瀚和凝重,把泣不成歌的调子化作低吟浅唱,留给离人的诗。我要在风里飞扬,要把世人的话带去远方,带给游子离人,带去温情和暖意。如果可以,我要做一棵胡杨树,在偌大的沙漠里,孤独地守望。我的枝干枯萎,我没有红杏的娇俏,没有槐花的幽香,也没有梨树的硕果累累,我只是一棵丑陋的胡杨。我没有同伴,在那黄沙满天的地方,只是偶尔,偶尔才会有旅人走过,他们的皮肤都已经龟裂,手和脸都很脏,但他们的心却很干净,很坚定。我一直在向那些勇敢的人们学习,我的根茂密而坚韧,它们死死地抓住泥沙,让我迎着风,站成永恒,曲折但却坚强。我要在土里安详,我要静静地守护沙漠这片贫瘠的土地,它是我一生的守望。如果可以,我要做一棵小树,面向阳光,茁壮生长,不葱郁,也不茂密,但日日向阳光致敬,看地上的小花小草在阳光的照耀下,舒展筋骨,露出灿烂的笑容。于是我也笑了,我的青翠的绿叶张大嘴,努力地呼吸阳光,在阳光里一点点饱满深沉。真的要历经很久的时光,才能拥有岁月的痕迹,如脉络般细致的痕迹。我要沐浴阳光,我要吮吸甘露,我要跟蹒跚学步的小孩,一起长高,一起变老。如果可以,我要做一棵古老的香樟树,站在道路的两旁,用我密集的香樟叶切割大片的阳光,落下一小块一小块零碎的天空。我的树干有樟木香气,它也许会有一个洞,让年轻的人诉说秘密,它抱起来亲切温暖,有点家乡的味道。我要洒落阴凉,在炎炎夏日里给世界带来一片明亮的凉意,我要老人在傍晚拿出藤椅,坐在我的身下,悠闲地闭上眼睛,想起过去的荣光。我要做一棵树,随处可见,如此卑微,但又千变万化,如此骄傲。我要做一棵树,如此温柔又如此坚强。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沐浴阳光,一半洒落阴凉,如此卑微如此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出自三毛 的《说给自己听》。 拓展资料: 1、《说给自己听》原文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2、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人。 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代表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
“如果有来生愿做一颗树”这句话出自哪里